正文 第6章 ·寅時 (5)(3 / 3)

看到一篇文章裏有這樣的話:這樣的人是在燃燒著自己的生命。我深為動容,我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也有義務要肩負自己對生命的責任,我們燃燒了自己的生命來成全靈魂,又在這對生活愛的輪廓上,描下獨特的一筆。而更多的極限不由我們把握,那是在經曆了諸多試探摸索和碰撞當中交換而來的新的認知。

熱愛生活的人,應該是相信它的人。如果生活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快樂,那麼那些非快樂的事情也是資本;如果時間能夠帶走所有的傷痛,那麼曾經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刻意掩飾的疤痕也終究會被覆蓋,我們不用感到罪惡和難堪,就讓時間帶走;如果無法被掩飾,那麼不用勉強,因為我們都明白,終究不會感覺到的傷和不會有任何的痛,都是峰回路轉的另外一種風光。

我們都應該是在這道路上越走越穩的人,我們索要了周遭所有的一切,來為自己豐滿羽翼,卻依然願意相信這索求好似是從天而降的奇跡,亦步亦趨的不僅僅是成長,還有隨之而來越來越難填滿的欲望,在未來的日子裏,或許再也不會有從前的單純地伸手,而是搶奪身邊可以被利用的一切,在我們開始懂得的時候,生活變成了一種責任,壓在肩上。

廣廈萬間,不過夜宿一床;良田萬頃,不過日食三餐。

不會忘記生活便是我們最大的課題,對於旁人的生活我們無法揣測,但同樣需要勇氣的是於自己內心的那份負擔,你願意扛起什麼,或許不自知,但想要丟棄的卻毫不猶豫,或許我們用一言一行豐富了自己,但卻無法包辦他人的日子,即使歲月以各種名義向我們施壓,卻依然猶如在夢中一樣,深陷赤裸的欲望之中,卻獨身一人。

或許,在經曆了更多之後,每一個人才會真正地學會舉重若輕,現在的我不行,你也不行。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不斷借著別人的經驗來修葺自己的人生。有句話講人生真正的妙處在於無常,而在這無常當中如果有機會能夠直麵自己,坦然自若地麵對那些失敗,也是一種偉大,生活就會更加有趣。

與青春為伴,我們都擁有,但與未來同行,卻需要感恩、自足、沒有遺憾。

劉墉先生曾經說過“以求不負我心”。想來覺得深奧,而其實卻淺顯到無人察覺,這一份自得其樂的奧秘,或許隻能在真正經曆過之後才能明白,明白了自己,就等於明白了生活,因為我們就在這平凡點滴時光之中,也在這時光之中最核心的位置。心之所要,心之拋棄,都源於自己的癡念,而最終停止的,首先也是自己的心。

自己的心是如何,終點便是如何。我們無法追究和避之不及的是人生後半程的平淡,但負於了最初的悸動,終歸是稍稍可惜。一定會有那麼一天,平淡與轟烈有一個交界,猶如在我最初那場在深山中的行走,隔開時間空間,幾多他人的時光都已無法排解自己內心的距離,而當甘願接受這安排時,就是用言語去訴說那般熱鬧的過去,接受現在平淡的現實。

在那場夢後,我想或許隻有在無人的黑暗當中才能夠感受到自己——是那份存在。世界有多麼遼闊,我們總想踏遍這個世間的每個角落,但我們的步伐就隻有那麼大,無論走得再遠,也沒有辦法一步登天。而這一路上,回望當中的往事被抽取了最核心的部分,僅僅留下了當初的情愫,但在我們風塵仆仆趕路的途中,很多的事情,就那麼遠去了。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或許將我們的想法完全固守住的,是不知所措的現實,以後的種種故作鎮定,以後的種種抒情揮灑,以後的種種緘默無言,統統都是外在和裝飾。如果包裹在這灰暗的時間外麵是一層幻覺,那麼存在於我們身邊那些所謂的真實和無所拋棄的事情都是黃粱一夢。

也許我們再經曆得多一點,或許就可以知道,改變我們的不是時間不是生命,而是腳下漫長的道路。重新看到最初的模樣,走出去的也不僅僅是外表,我們在時間的推移下繼續前行,我們的內心世界裏,希望之路永遠都是古老的夢想,永遠把今天當做剛好踏上這希望的第一天。

有人說,生活像一件大大的不可思議的禮物,但永恒的生命就在於這不思議的力量,哪怕腳下是萬丈深淵,也要向著心中的理想邁進。

縈縈繞潭溪/垂釣臥石磯/笑請農夫同飲酒/醒來又是夕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