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寅時 (3)(2 / 3)

禾然,你知道,我們最後,都會化作一抔黃土,徹底回歸。

我在那所大宅裏坐了整整一天,拍了許多照片,光線,眼神,影子,荷花,睡蓮,樹木,青草,路人,石頭路,老磚牆。突然想到一個詞,叫“人情如詩”。世間這萬物之間彼此聯係又彼此隔離,仿佛每一個物件都有自己獨特的光。在這裏,心也沉澱下來。我蓄意將自己完全陷入其中,坐在那些繁華複雜的磚雕下,抬頭看著屋簷之上的日光,想到了很多很多。

我一直告訴自己,將這一天當做自己的最後時光,那麼就會無比珍惜。我片刻不休地走路,為的就是探訪每一處的美好,生怕自己耽誤了些許的美景。但那時的自己卻沒想起,任何美好的事物背後,總有其瘡痍的地方,那些有點不堪入目的東西,可能會被忽略。畢竟人們看的是美景,誰會在乎那些微小的瑕疵呢?

但,那些不美好,也和美好一樣,是永遠的、恒定的存在。

禾然,我曾經寫過,你是否理解,人在度過時間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會有那種急切想被人渴望知道和明白自己的情緒和心情,對那些所謂的結果抱有太過單純的幻想,還有對幻想又過分地相信。

比如我對你,比如我對故鄉,還有那些曾經。

想起母親,那是對我有恩賜的人,很多人對母親的情感是負責的,我也是如此。我眷戀著她,依賴著她,但是有時又想離開她。母親的病已經痊愈,但父親說如果半年不複發就會徹底痊愈,但如果再次複發,就是癌變,到那時就已然什麼都來不及。

我頓了頓,說,我聽你的,你說什麼我都答應。

於是,禾然,你知道我要怎麼做。

我忽然覺得這幾年自己一直都在路上急匆匆地走,遇到過無數的人和風景,已經豐盛到自己都無法盛下。如果有幸能夠見到這個世間最為深刻的風景,那麼也可能是一閃而過。如果真的曾經觸碰過心靈,那麼肯定會有比別人更多的勇氣,更多的理由和分辨力。擁有了這些,也會更加容易地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然後繼續上路。

禾然,有時我突然感覺很害怕。

這幾日的夜晚,天地茫茫,一片森然,從窗外望去可以看到大朵堆積著的雲,仿若心中無法揮去的陰鬱。有時我獨自走在無聲的花園裏,身後是一片溫熱的燈光,抬眼是滿目靜默的月色,低垂照耀,如夢如覺。

我的漂泊和不定,遠方的一絲變遷都會通過這方血脈好似無聲電波一樣扶正和提醒著這一切,隻是我不自知。

這將是一場夢,或者它曾經是一場夢。

禾然,我終於知道,有了家,就不會害怕。

這個世界上那麼多的交通工具,它們帶著人們到各種地方去,那些人帶著自己的故事和感情前往一座座鋼鐵城市,然後將它充溢起來。這個充滿了愛和被愛、傷害和被傷害的城市,吝嗇得如同不是我們的生存之地,默默接受,沒有贈予。

那日我在那所老宅,站在古老的閣樓上,眼底一片古老的中原土地,滿是荒蕪的雜草和堆積的稻稈,田地兩旁是低矮破舊的村居,有老人和孩子默默地走過。耳邊簌簌的風,天地間連綿起伏,大地似一幅蒼黃的油畫,雁群飛過,留下一聲聲的鳴叫。我眺望這一幅多年未見的畫,好似與內心重重的心事和近日的周遭重疊起來,是我多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悵然和寂靜。

禾然,我終於理解了你說的話:我們做了這樣的事情,背負了不同的抉擇,又因了這樣的抉擇,走在不同的路上,似乎有足夠的力量和堅韌去抵禦這時間的流淌和變故。我們平淡和起伏的生活,是一種歸宿和結局。

我的這次眺望,將那些內心的重彩變成了淡抹,沒有比這更為充沛的情感。

想起北方的故土,想起母親的麵容,我沉浸在黑暗的過去。無法逃避的舊時光、我們的世界、那些在世界裏生活著的人們,都是一出記得又忘記、得到又失去的折子戲。

那一天,我站在閣樓上,回頭看看自己曾經生活了多少年的故土和自己的雙親,想到自此之後再也無法能夠長久地陪伴他們,看著病榻之前無法停留的遺憾,看著眉目之間無法割舍的離別,看著彼此內心裏翻湧的潮水,慢慢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