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神安靜地獨處一小時,勝於和世人來往一生。
一切都寂靜休息的時候,甘露降下。
它來的時候,非常安靜,它的力量卻是偉大的。
待你的全心被靈澆灌,生命中會溢出香氣。
慢些,再慢些
攀湖的女人
一個女子去爬一座很高的山。開始的時候,非常艱難。年複一年,她越攀越高,慢慢地,她的動作已經十分熟練了。再往後,爬山對她來說,簡直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了。
有一在,這個女子攀上了最高的山峰,她為自己的成就高興極了。她想去征服另一座高峰。當她站在山上極目遠眺時,她看見一個藍藍的湖,湖麵延伸到視線的盡頭。她從沒離開過山,所以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湖。看著這個一望無際的湖,她覺得這是一座特別的藍山,她決定先征服這個藍山,再繼續她的旅程。
女子來到水邊,用她熟練的動作,嚐試攀過這個湖。一次次,毫無進展。她一次比一次集中注意力,用力爬,但這一切都是白費力氣。最後,她筋疲力盡了,隻得往下沉。
她幾乎要放棄了,這時,她看到一個男子在湖麵上,手腳輕柔地劃動著。
她很奇怪,問男子,為什麼她不能攀過這個湖,而他卻不費力氣地在滑行著。
“湖是無法攀登的,在水裏移動的唯一辦法是遊泳。”
“我是最好的登山手啊。我一定有辦法攀登這條湖。”
“你是優秀的攀登手,但爬山的技巧在水裏是用不上。你要征服山,你得比山更強韌。但你要過這個湖,得向水學習,學會向水臣服,讓它的力量強過你,你不必再用力。你越放鬆,會做得越好。”
女子在男子的幫助下,慢慢地學會浮在水麵上了,她讓微風和波浪帶著自己前進,徹底放鬆,不再使勁。
全然放鬆和奮力向前,一樣有力啊。
做事要徹底
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毛病,也許是我們生活得太匆忙。
有個經常去美國的朋友說,他第一次訪問美國,認為美國人個個是為了金錢在奔波;第二次去美國,以為他們是為了權利在生活;第三次去美國,覺得美國人好像一切都是為了速度。第三次印象一直沒有改變。
有一個鄉下朋友,他第一次到澳洲悉尼去,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人人都在跑?”
要是匆匆忙忙地做一件事,做得不好又從頭開始,那做得再快,又有什麼用呢?更重要的是,你做得快了,節省了兩分鍾,這兩分鍾你又用來幹什麼呢?
先知經賽亞說得好:“信靠的人,必不著急。”一個人要有充分的休息,減少生活中的匆忙,工作會好,脾氣也會好起來的。
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比如油漆,油到一半停下來,再重新開始油下去,兩個地方的接口顯而易見。除非不開始一個工作,開始了就得完成。
很多事情隻開了一個頭,卻一件也沒有完成,結果生命裏堆滿了有始無終的未成品,這是人生最可悲的一件事。很多人喜歡開始,卻沒有耐性貫徹到底。就像年輕時的我們,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東西,熱熱鬧鬧的一兩個星期,然後熱情冷卻,搜來的東西都進入了冷宮,早被忘得一幹二淨。就像一個還沒有養成聚精會神能力,無法專注做事的小孩子,小孩子是情有可原的,成年人卻無法原諒。
《聖經》說:“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躺臥在青草上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詩23·2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靜靜地躺臥,像土地在春雨之後,藉由經驗中的功課和造物主的言語直滲透到生命的根須,充滿心靈的深邃之處。
雙手不忙的日子,並不是在浪費時間。看哪,隻要夏季下雨的季節,農夫就在屋裏。我們的牧者,也在這個時候,讓他的仆人躺臥。
有的時候,人們說他們忙得無法停下來,他們心想著工作。但是神常常叫這人躺下來,因為他太急於穿過草場,卻沒有領略到草地的鮮綠,也沒有欣賞到花兒的可愛之處。神不願他失去這些,所以叫他躺下來。
有些人如果是被迫休息,他就應感謝神。因為隻有這個時候,他才會第一次嚐到默想的甜蜜,要感謝躺在神的懷抱中,等候神的快樂。
心靈是急躁不得的!
我們的心靈裏,必須有休息的時候。
門徒疲倦時,耶穌將他們領到一旁說:“我們來休息一刻。”他不願人們過於疲倦。他困乏了,坐在井旁。他告訴你我一切人,讓明天管明天的事,今天隻挑今天的擔子就足夠了。
以利亞在樹下的時候,天使推他說:“起來吃。”神讓他的仆人睡覺,但這種情形卻常常被人忽略。要知道“雖然路途遙遠,困倦,天使必讓你重新有力。”
有先見之明者,必然學著保存自己的能力。如果我為前途焦慮工作,就會把應付前途的力量毀壞了。如果我們貪圖太多,就會同工作一同毀滅。
我們要向塞孫市長學習。他夜裏脫下大衣,放下時說:“躺在那裏吧。”就把國家的事全部忘記,真到第二天清晨他再拿起他的公文包的時候。
旅行者在非洲的草從裏長途跋涉。他們雇了土人為他們負擔行裝。第一天,他們走得飛快,也走了很遠的路。旅行的人心裏想,這樣好,可以快點到達目的地。第二天,這些土人就不動了,因為他們要休息。旅行的人逼他們起行,他們卻說:第一天走得太快了,必須等靈魂追上他們的身體。
土人第一天的急進生活,許多人也在過著。但是,他們知道休息,讓生命得到平衡。我們卻常常忽略了這件事。
在翻騰的生命之海上,誰正呼喚著我們。——靜靜地走向水邊,躺臥在青草上。
慢走,細看
便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
從前有一個勇士,當大隊追兵逼近的進候,他的隨從都催他快點逃跑,他卻冷靜地停了下來,他要修理鬆脫了的馬鞍。當他正忙著扣綁扣帶的時假,烏雲在雷電的轟隆聲中也越來越近了。正當雜遝的馬蹄聲和尖銳的矛刺迎著他衝過來時,他的馬鞍修好了!他翻身上馬,像旋風一樣飛馳而去,很快就沒了蹤影。如果他沒有停下來修理那鬆脫了的綁扣帶,他也許會束手就擒。
適時的停頓,讓他脫離了追兵。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幸,或是一些耽擱。如果你不來及準備就縱身跳進生活的激流中,無論你多麼才華橫溢,多麼勤奮進取,也會像騎著一匹脫了韁的馬,終會跌得頭破血流。聰明的人會怎麼樣呢?他會在上馬以前,先檢查自己的裝備,然後再上馬,雖然這點耽誤讓他暫進落後了,卻保證了他後麵的萬無一失。
要慢走,細看。
每小時開五六十公裏的飛車手,能欣賞到沿途的鮮花美景嗎?能聽到鳥鳴嗎?能仰觀天上的浮雲和隻有在靜中才能得其味的優美景物嗎?
生活的美,隻有那些存敬畏之心,步履穩健的人才能體會得到。如果我們橫衝直撞,就會錯過那些美景。
靈魂需要滋養,像身體需要食物
我在黑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馬太福音》
黑暗能給人以啟迪。有時我們會進入孤單的黑暗裏,有時會進放憂傷的黑暗裏,有時會進入失意的黑暗裏,還有病患的黑暗裏……
然而,這一切都開啟我們心扉,讓我們悟出偉大、神奇、永恒,高貴。他打開了我們眼睛,讓我們看到屬天的榮耀。他疏通了我們的耳朵,讓我們聽到來自宇宙的隱秘語言。我們在黑暗中學到的,必須在明處宣揚。
沒有誰會直沉寂在黑暗裏,不久,我們會從黑暗中走向光明,那時,我們有義務把所學的講出來。
所以,我們曾經承受的一切,不是毫無意義的,不是沒有目的的。有時,當我們在苦難中悲歎:“我還有什麼用處呢?我還能為別人做點什麼呢?我虛度了自己的一生。”但,你麵對麵聽他說話,然後將信息傳給山腳下的人。
先知摩西在西奈山,神人以利亞在何烈山,外邦人的使徒保羅在亞拉伯的曠野,這一切都是徒然的麼?豈知信心的提煉與靈性的精進在於獨處時的默想,在於單獨與父神的交流。我們身體內的靈必須與至高者往來,也必須在岩石的陰影裏與晴朗的星空下靜靜地安息。當黑暗掩去了塵世的喧嘩,永恒的形象由此展開。靈魂需要滋養,就像身體需要食物。
我們就像大衛一樣,說:“耶和華啊,你與我相近。”
凡被器重的人,都先有一個特別的等待的時期。摩西的四十年,保羅的三年,耶穌的三十年,都是極好的證明。對於上天給我們安排的這樣一個時期,一個安息的地方,我們往往無法忍耐,覺得無聊。我們不領會它的美意,誤以為自己被拋棄了。
要知道,上天給我們工場,就會給我們憩休之地。給我們出發的日子,也給我們等待的時期。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休息時,他的愛,從沒有改變過。雖然我們看不見,聽不見,他的愛仍然在。所以,安息吧,感謝這為我們安排的一切
自己的小屋
有個著名的兒童讀物叫《你自己的小屋子》,裏麵說過:
有個重要的事你要記住,
人人都應該有他自己的不屋子,
男孩子應該有,
女孩子也應該有,
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子。
這間小屋子也許就放在餐桌下麵,或是在花園的樹叢中,也可能放在一個大紙盒裏,或是藏在一個假麵具後麵。放在哪兒都沒關係,重要的是,那是我們的屋子。除非我們同意,否則最好的朋友也不能進去。
有個女作家說過,她所要求的人生,隻是一間屬於自己的小房子。
一個著名的人物說他的日子隻是一連串的社交和應酬,他說:“我沒有了自己的時間,我周圍的人好像完全沒想到,我也需要幾分鍾獨處的時間。”
古代的聖者都知道小屋子的價值。聖法蘭西斯有他“所愛的群山”,使徒保羅也有他的阿拉伯沙漠,耶穌常常一個退到曠野去。
我們需要獨處來麵對自己。
我們常常太忙於生活,沒有時間靜下來想一想人生。
我們需要獨處來麵對神。
隻是在人群中見到的人,不能算是真正認識他。
我們需要獨處,才能力量麵對他人。
我們需要一間小屋子,不是為了離群索居,而是為了積蓄力量,更好地服務他人。
一個家要有了自己住屋,自己的門鎖,才真是一個家庭。
隻是現代生活裏,大多數人已經失去了獨處的藝術。
有朋友當然好,大家一起做當然有趣。因為人的天性是合群的動物。如果一個人感到煩亂,又不願意見到其他人的時候,要是他不懂得怎麼樣獨處,生活就會變得難以忍受。
滋養心靈
追尋快樂
上帝廣愛眾生,他想將人們想得到的最佳禮物都送給他們,於是,他坐在椅子上,看著人們演出所有的戲劇。
不久他發現,人們出了很大的問題。他發現,一個人隻要出了遇到什麼挑戰,或是碰到什麼困難,這個人就會對自己說:“太可怕了。我為什麼要碰到這種事情?於是他們會選擇丟下人類的的形式,而與上帝合二為一。”
上帝為這種處境而困擾。人的生活目的是學習與成長,而不是在碰到困難的時候得到保釋。所以,他想召開緊急會議。
經過考慮,他決定要隱藏生活的秘密,不讓人類知道快樂的秘密。如果他們想起來了,就會對人世的生活失去興趣。
可是,要把這個秘密藏在哪裏呢?
有人說,把它藏在最高的山頂。上帝覺得這個辦法不行。因為人類的資源很多,他們會想辦法爬上去,找到它。
有人說,藏在海底,他們永遠也不會找到那裏去。上帝覺得他們也會去的。因為人類會發明潛水艇,他們還是會找到的。
有人認為將它藏在外太空……
這時,一個女天使,用柔和的聲音說:“我知道藏在哪裏。”
“是的,親愛的,我們應該把它藏在哪裏呢?”
“把它藏在人類心靈的深處。他們永遠也不會找到那裏去的。”
上帝笑了,因為他知道,他已經找到了答案。於是他把秘密藏在了人類的心底。
心靈的耕耘者
那耕地為要撒種的,豈是常常耕地呢?——《以賽亞書》
初夏,我經過一塊美麗的草場。那青草無比柔軟,像一塊綠色的大地毯。草場上栽著一棵高大的古樹,上麵憩息著無數美麗的鳥兒,空中洋溢著它們悅耳的歡歌。還有兩隻母牛躲在樹陰下,悠閑而愜意。
路邊長著黃色的蒲公英,還有鮮豔的紫羅蘭間雜在其中。
我倚著竹籬,出神凝想:“造物主所賜的,還有哪一處會比這裏更加美麗可愛呢?”
第二天,我又走過那條路,那幅美麗的圖畫也全被毀滅!
一個農夫扶著鐵犁,站在田間,在一天之內就破壞了這一切!青草沒有了,剩下的隻一片醜陋的光禿禿的黃土地。鳥兒都不見了,卻來了幾隻找蟲的老母雞。還有那蒲公英、美麗的紫羅蘭,都到哪裏去了呢?我僅不住自語:“如此美麗的圖畫,還會有人願意毀滅?”
這時一雙全能的手打開了我的眼睛,讓我看見滿田成熟的莊稼等著人卻收割。我仿佛看見了稻草人站在金色的陽光下,等著秋風掠過麥穗的聲音。是的,沒有那塊醜陋光禿的黃土地,收割的歡樂又將在哪裏?
我們心田也需要這樣一位農夫,讓他常常耕耘,拔去那些我們自以為美麗的東西,留給我們一個光禿醜陋的景象。
我們且忍受著暫時的痛楚,仰望著豐收的豐富。
生命裏的地下河
其根雖然衰老在地裏,幹也死在土中,及至得了水氣,還要發芽,又長枝條,像新栽的樹一樣。
我的根長到水邊,露水終夜沾在我的枝上。我的榮耀在身上增新,我的弓在手中日強。
伯29·
有一棵橡樹生在山坡的石縫裏。朔風吹打著山背,雨雪衝淋著山坡。樹根生在人行道上,不時被人踐踏。雨雪來了,都順著山坡流下去,橡樹將要幹旱至死。隻是地底下的小根不斷地忍耐著向各個方向伸展,不屈地錄求著出路。
它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這裏,為了生命。後來,它的樹根伸到了一個水泉裏。泉裏流進了樹根、樹幹,隻到樹梢。橡樹仍然立在原地,依然經受著風雪,接受著人們的踐踏。隻是,它的葉子再也不會枯幹。
今天,你的生命,必須向下紮根,得到神永遠的活水的滋養,然後,向上生長。
到了帕拉斯汀旅遊的人說,在某條街下麵有一條河。白天是聽不見流水的聲音的,因為太過嘈雜。夜深人靜時分,便可聽見流水的音樂。
我的生命裏有“地下河”嗎?如果我們真實的知道,身處噪鬧之中,地下仍有清泉湧流,奏著清新的音樂,便能走在正確的路上。
將根紮在永生的水裏!
空水閘,等著被充滿
因為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提摩太後書》
我站在一座大小閘的堤壩上,外麵有一隻大船正要進港來。空的水閘正在等待著,等待什麼?等待被充滿。水閘外,是一片湖水環繞,那蓄著的水也在等待著。等待什麼?等著打開水閘讓它們湧進去,將水閘填滿。用不了幾分鍾,這個壯舉就會完成。管理員隻消按一下杠杆,一扇小閘門經過這魔術般的一觸,就會彈開,湖水立刻便衝了進去。不一會兒,水閘被灌滿了,大的閘門被打開,那隻大船就順得地進入了已注滿了水的船塢內。
這個景象不很像人的靈魂被充滿的真實寫照嗎?我們就像那個空的水閘,等待著被充滿。而水閘外的大湖也等著把豐富的水傾注在水閘內。造物主也願意把他豐盛的生命傾倒給他的兒女。 他一直等著,等什麼?就像那湖水一樣。他在等我們伸出手,開啟那扇小小的閘門,他豐盛的生命就要傾注充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