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五 誰能給你幸福:愛生愛(3 / 3)

幾個月過去了,情況沒有什麼改善。我說:“當你不再受對方的影響,他就不會再那麼殘酷了,這些都是你的負麵情緒招引過來的。”

我告訴了他印度兄弟之間的之間的問候方式。他們彼此之間見麵不說“早安”,而是說“我向你內在神性致敬”。他們向每個內在的神性致敬,甚至對叢林中的野生動物亦如此。在每種生物身上,他們都能看見神。我對她說:“向這個男個人致敬,並告訴自己,你看到了他的隻是完美。”

慢慢地,她發現自己越來越沉著、鎮靜,忿恨也逐漸消失了。那個男人是船長,她就說:“無論他在哪裏,我祝福他。”

我告訴他:“現在,這才是真愛,當你自身處於圓滿狀態,不被幹擾時,你主湧得到他的愛,或是吸引另一個愛你的人。”

有句俗話說:“沒有人是敵人,沒有人是朋友,所有人都是老師。”

因此,一個人要善於從其他人身上學習,這樣他獲得的自由也就越多。這個女士的愛人讓她學會了無私的愛,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學習的。

一個人的成長並不一定非得經受磨難,但似乎隻有很少的人可以不經曆磨難,就能從“靈魂的沉睡”狀態中蘇醒過來。人在幸福快樂時,往往會變得自私,因果法則就會開始啟動。人通常是因為缺乏感恩,才會備嚐失落之苦。

我認識一個女士,她有個很好的丈夫,但她卻常常說:“我對婚姻不感興趣,這與我稱生沒有關係,我隻是對婚姻生活不感興趣而已。”

她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忙到幾乎忘記了自己的丈夫,甚至隻有看見他的時候,她才能想起他來。有一天,她的丈夫對她說,他愛上了另一個女人,並決定離開他。她為此既懊惱又憤怒,跑來找我。

我說:“這正應了你的願望啊。你說你根本不在乎婚姻,所以潛意識就自行運作,讓你離開婚姻。”

她說:“噢,我懂了,這就是心想事成,但我確實也因此受傷很深。”

沒多久,她便恢複了平靜,也了解到,分手後,她的丈夫也更加快樂了。

當一個女人變得冷漠、苛刻且不再對自己的丈夫關懷備至時,丈夫就會懷念先前兩人之間的關係,並變得不安定、不開心。

所有的疾病與不幸,都是因為違反了愛的法則,一個人投放出去的恨、憤怒與批評都會隨著疾病與悲傷,回到自己身上。在今天看來,愛似乎是一門逐漸消失的藝術,但了解宇宙法則的人都知道,我我們必須重拾愛的藝術,如果沒有愛,我們將會變成“鳴的鑼,響的鈸”。

有個學生她每個月都會來找我,幫她清除意識裏的憤怒。一段時間過後,她得出了一個結論,她怨恨的女人隻剩下一個了,但就這一個已經讓她忙碌不堪了。慢慢地,她變得平靜和諧了,直到有一天,她心裏所有的怨恨都消失了。

一天她容光煥發地走進我的辦公室,驚喜地說:“你無法想像我的感覺!當那個女人又對我說些不中聽的話,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變得友善而溫和,結果,她向我道歉,對我也變得非常好了。 我的內心變和輕盈無比,這種感受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

在工作方麵,愛與友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曾有一位女士對她的老板滿腹牢騷,說她的老板既冷酷又挑剔,而且根本不想讓她繼續擔任這項職務。

“那麼,你就多關注她身上好的一麵,並表示出你對她的關愛。”

“我做不到,她是個冷酷的女人。”

“那麼,記住這個雕刻家的故事吧。一個雕刻家向別人要大理石,當別人問他要那塊大理石做什麼時,他回答:‘因為那塊大理石藏著一位天使。’後來,他將大理石雕成一件偉大的藝術品。”

她說:“很好,我會試試看。”一個星期後,她回來找我,說:“我照你的話做了。現在她對我非常好,還開車載我出去。”

人們有時會由於自己對人不友善而感到自責。對於這些朋友,請你們記住,如果當時所犯的錯誤無法彌補,可以通過當下對其他人行善而得到化解。

“我所要做的隻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的,努力麵前的。”

悲傷、懊悔與自責不僅會破壞身體細胞,讓一個人魅力盡失,還會損害到一個人的生活。有個極度哀傷的女士對我說:“請讓我變得幸福快樂,因為我心中的哀傷,讓我和家人相處時態度惡劣,製造出更多的惡業。”我讓她放棄失落分離有關的想法,讓她多想想愛、喜悅和平靜,她似乎很快就鎮定下來了。後來她的兒子說她快樂得似乎有點過頭了,因為這對一個失去了孩子的母親來說好像是不得體的。

由此可見,消極思想會緊緊抓住傷痛與懊悔不放。

過去大家總認為,一個母親若不操心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個好母親。而事實上,孩子生命裏所發生的許多病痛與意外,都跟母親的恐懼有關。

因為母親的恐懼讓孩子生病或發生意外的畫麵變得鮮明、生動,這些畫麵如果一直持續存在,總有一天,會變成具體的事實。快樂的母親應該讓孩子獨立,因為她知道獨立的孩子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每個人都要相信,她的所愛,會“住在至高的隱秘處和全能者的蔭下。”

正如《聖經》中所說:“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會挨近你的居住你。”“愛既完全,就把恐懼除去。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

愛是人生有遊戲中的基本法則。

愛生愛,恨生恨

不要抗拒邪惡。不要去征服邪惡,以善待之,自然會得勝。——《聖經·致羅馬人書》

當一個人對不和諧的情境不起任何情緒反應時,那種情境自然會從他的人生道路上永遠消失。

“不要抗拒邪惡,不要去征服邪惡,以善待之,自然會得勝。”世界上沒有什麼能夠與不爭的人對抗。中國人說“上善若水。”因為水是完全不抵抗的,它可以穿石,也可以席卷一切。

耶穌基督說:“不要抗拒邪惡。”在他看來,現實中並不存在不可寬恕的惡,因此沒有什麼可對抗的。邪惡是來源於人類的無謂相像,或是人類誤信了兩種力量——善與惡。

聖經中傳說,亞當與夏娃吃了“善惡樹的果實”,從此他們能夠看到兩種力量,而不再是善這種單一的力量了。

惡是人的心智被蒙蔽,靈魂陷入沉睡狀態,而為自己設立起來的錯誤法則。靈魂陷入沉睡狀態,是指人類的信念諸如罪惡、病痛及死亡等等被催眠了,這些信念都是世俗、致命的想法。一個人的遭遇,其實就是他內心幻想的外在反映與表現。

我們知道,人的靈魂就是一個人的潛意識思想。任何深刻的感受,無論好壞,都會被潛意識這位忠實的仆人如實呈現出來,一個人的身體與生活是他內心圖景的外在表現——病人心裏想著疾病,窮人想著貧困,富人表現出富有。

有人經常會問:“小孩為什麼會吸引疾病?他們那麼小,甚至都不知道疾病的含義。”

我這麼想的:“小孩子對他人的想法都很敏感,接收性強。他們常常會體現出父母的恐懼。”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如果你不經營自己的潛意識,就會有人替你經營。”

如果一個母親一直過分擔心自己的孩子,抱著恐懼的心理,尋找孩子的病的征兆,就會在下意識中為孩子招來疾病與災難。

我的一個朋友問一個母親她的小孩子是否得過麻疹,這位母親馬上說:“還沒有。”她的回答就顯示出她預期孩子會生這種病。可見,她一直在預備迎接那些自己與孩子都不願意的事發生。

然而,一個人若能以正麵的思想為中心,將生活建立在正麵的思想上,並且對外散發出善的意念,沒有任何恐懼,他就不會被別人的負麵消極思想所影響。事實上,這樣一來,他就隻能接收到好的想法,正如他自己對外傳遞出的那些想法一樣。

抗拒是地獄,因為抗拒會置人於“苦惱的境地”。

一個心理學者告訴我,要在人生遊戲中取勝,最高的境界是——不爭,不抗拒。他說:“以前,我給孩子施洗、取教名,他們有許多不同的名字。現在,我不再為孩子們施洗,卻會為任命中發生的事件命名,施洗。不過,我給所有的事件都起了一個相同的名字,我替他取名為成功!”

由此,我們認識了以不爭為基礎的偉大的轉變法則。他能將失敗命名為成功,那麼對他而言,失敗也可收到成功之效。失敗由他的“口”轉變成了成功。

有位女士很需要錢,她雖然懂得財富法則,在事業上卻一直和一個讓她覺得自己貧窮的男子共事。這個男士總是說自己很匱乏、自己的局限性,她也受了這些貧窮思想的感染,越來越討厭他,並將自己的失敗歸咎到他身上去。她知道,要讓自己獲得源源不斷地財富,她自己稱必須感覺很富有,這樣財富才能實現。

有一天,她恍然大悟了,她發現自己在抗拒這整個情境,從她眼裏看到的是兩種力量,而不隻“善”這一種力量。當她自己對那位男士的厭惡之情又湧上心頭時,她決定在善的力量的引導下,祝福那位男子,並為整個情境取名為“成功”。她相信,既然隻有一種力量,善的力量的存在,那麼這個男子的存在必定會對她有益,會給她帶來富足。

在她這樣想後不久,她通個這個男子,結識了一位女士,她為這位女士提供服務,這位女士給她付了數千美元的報酬。而這個男子後來也遷居到一個很遠的城市,靜靜地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

所以,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是我利益上的黃金環節” 。因為每個人都是神的顯現,等待自己給自己機會,為自己人生的神聖計劃服務。

“祝福你的敵人,你就奪走了他的彈藥。”他的箭會轉為祝福。

人隻有通過靈性的領悟,才能明白不抗拒的真諦。我的學生經常說:“我不想當在門口任人踐踏的門墊。”我回答他:“當你用不爭法則時,沒有人能夠從你身上跨過去。”

當海麵平靜時,船隊自然就駛進來了。一個對自己所處的境遇越是抗拒,這個情境越是會緊緊跟隨著他,無論他逃到哪裏。

外在的不協調,往往來自於內在的不和諧。當你對不和諧的情境沒有了情緒上的反應時,那種情境自然對你構不成任何威脅,它就像自動消失了一般。因此,一個真正需要麵對的是他自己,從來如此。

常常有人對我說:“請你幫我想想辦法,改變我的丈夫或兄弟吧。”我會回答:“不,我要為你肯定的話,改變你;當你改變了,你的丈夫及兄弟就改變了。”

祝福別人,就是在祝福自己

憑你的話定你為義,憑你的話定你有罪。——《聖經·馬太福音》

我有個朋友打電話來說:“你一定要來找我,我們可以像往日那樣閑聊。”他所謂的像往日那樣閑聊,就是一小時裏講了近千字的破壞字眼,而且總是圍繞著失去、匱乏、失敗及病痛這些話題打轉轉。

我委婉謝絕了他,因為這種閑聊的代價太高了。但我很樂意聊些新話題,聊一些我們想要的,那些不想要的,不好的,不用提了。古人說過,人隻樂意為三個意圖開口:療愈、祝福及成功。你怎麼說別人,別人就會怎麼說你;祝福別人,也就是在祝福自己。

“咒罵別人,就會應驗到自己身上。”如果某人希望別人倒黴,必定會把黴運吸引到自己身上。如果他願意幫助別人成功,就是在祝福及幫助自己成功。

通過話語及清晰的願景,身體將會恢複並轉變,可以從意識中摒棄去疾病。形而上學者認為所有疾病都會在心理層麵上有所體現,一個人要想漢愈身體上的疾病,首先應該療愈靈魂。

靈魂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我們必須將它從錯誤的想法中拯救出來。

《聖經》的聖歌中有一句“他使我的靈魂蘇醒”,意思是,正確有想未能能使潛意識或靈魂覺醒,而所謂的“神秘的結合”是指人的靈魂與至上的宇宙法則(聖靈)結合,這兩者必須要合而為一。當人的潛意識中充滿了宇宙法則的完美理想,那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了。

可以這樣說,:所有的疾病與不幸,都是因為違反了愛的法則。“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在這場人生遊戲裏,愛或善意會戰勝一切。

每種情緒都會釋放出相應的能理,同時帶來的破壞力也是相應的。

每種思想都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痕,愛和同類情感帶來的福音——它會讓你的身體健康而富有活力,讓你的麵貌變得美麗,讓你的聲音變得甜美。

憎恨等負麵情感帶來的是不正常、不自然的影響,因為它違悖了宇宙法則。沒有人願意用痛苦和疾病來挑釁宇宙法則,但有人無法掙脫仇恨的束縛。

當憤怒、嫉妒、指責等負麵情緒影響到一個人時,他的腦組織中會釋放出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會滲透到身體的每個部分,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從而招來病痛。

波斯人有句老話:“寬和能克製暴躁,友能能克製孤僻。溫暖的手能牽著大象走。”

我認識一個女士,多年以來一直患有嚴重的皮膚病,醫生說治愈的希望渺茫,這讓她感到絕望。她是一個舞台劇演員,非常害怕不久會被迫離開舞台,而她又沒有其它謀生能力。然而,當時她爭取到一個很好表演機會,在首演當晚就獲得了滿堂彩,她覺得很開心。但第二天,她就收到了辭退通知書。原來一個男演員因為嫉妒她,想法將她排擠出去了。當時她感覺自己像著了魔,內心充溢著憤恨。但最後她哭著對自己說:“神啊,不要讓我恨他。”當天晚上,她就在靜默中這樣祈求了好幾個小時。

她說:“沒多久,我就進入了很深的寧靜裏,好像跟自己、跟那個男人、跟跟整個世界都和平共處了。我繼續這們祈禱了兩個晚上,第三天,我發現自己的皮膚病痊愈了!”

在請求愛或善意的過程中,她履行了愛的法則,因為不怨恨他人是一種情緒與心態,這種心理變化往往會作用於人的生理,她實踐了愛的法則,疾病(來自於潛意識的憤怒)也就消失了。

嫉妒、憎恨、恐懼,憤怒等種種不良情緒會引起人的不幸。很多疾病是源自人內心的不安,我曾說過:“不要問你別人,你怎麼了,而要直接問,是誰讓你不滿。”不寬恕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原因,它會引起動脈硬化、肚硬化,並影響到視力還有其它數不清的疾病。

任何外在的不協調,都反映出一個人內心的不協調——存於中,形於外。

人唯一的敵人就是他自己。當人類開始學習愛時,人首先和最後要征服的都是他自己。耶穌曾說過“平安屬於善良的人。”因此,一個開悟的人會通過身邊的人,力圖使自己完美。在他自己身上努力,力爭將善與祝神福送給每個人,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如果某人祝福另一個人,那麼另一個人就會沒有力量傷害他。

曾有位男士來找我,他想讓他的事業成功。他賣的是機器設備,但在銷售時碰以了一個競爭對手,那個對手一直宣稱自己的機器性能更好。這位男士就非常擔心自己會失敗。

我說:“首先,你必須消除所有的恐懼,並明白你的正當利益一定會受到保護,沒有人能夠傷害得到。隻有你的思想是正確的,就會有適當的人適當的機器賣給適當的人。而且,不要對那個競爭者報有任何不良的想未能,甚至,你要隨時隨地的祝福他。同時對自己說,如果有悖於愛的法則,寧可不賣出任何機器。”

於是,這位男士到了會場,沒有恐懼,沒有任何抗拒,且一直祝福著那位男士。他說結果令他非常滿意,他的機器銷售一直很好。

“但是我要告訴你人,要愛你的敵人;要祝福詛咒你的人,要對憎恨你的人行善,要為那麼利用你們,為難你的人祈禱。”這就是《聖經》給人們的人生建議。

善的意誌會在散播善意的人身邊創造出強大的保護光環。“凡為攻擊你而製造的武器,必不被使用。”換句話說,愛與善會摧毀內在的敵人。而不健康的心態卻人為地給自己製造出敵人。

“傳達善意給別人的人,會為自己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一個人如果毀滅了自己體內的敵人,外在的敵人也就不存在了。

通過寬怒,人可以從失衡的狀態中解放出來。當寬容之心不再停留在觀念中,而是融入到你的日常心態中,它不僅是“與人方便”,更是“與己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