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3)

這個工作的篩選程序還沒有開始,但是一天早晨,我接到學院的電話問我是否願意去當一段時間的代課教師。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同意了,教了四個星期的課程,然後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

當原來的教師返回的時候,我的工作就結束了。幾天後,她突然打電話給我(一個錯誤的號碼——她以為她撥打的是別人),但是我聽出了她的聲音然後說:“嗨!”然後我們開始聊天,她問我現在是否有工作,還是得到了自己曾經申請的學院聘請,我說沒有,她說她知道有些職位空缺,然後她給了我三個人名!兩天後,誌願項目的負責人就給我打電話提供了一個業餘帶薪的工作。

當坎戴斯拿起電話,她可以回答道:“對不起,你打錯了。”但是,她聽出了來電者的聲音,她並進行了一場談話,得知了她提名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並知道她喜歡的工作目前正招募人員。看看坎戴斯采取了哪些行動:

她自願無償去她的前任雇主開辦的培訓班教書。

她和從前的同事一起去參加了一個舞會。

她和至少一個舊同事進行了談話然後得知了在社區學院教書的信息。

她在報紙上尋找相關的工作並找到了一個。

她申請這一職位。

她答應擔任代課教師(不是她最初選擇的)

她作為誌願者和代課教師工作都非常出色。

她和打錯電話的人聊天並知道了額外的工作消息。

從別人的錯誤中得到啟發

有時候承認錯誤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它也許會激勵別人。肯特的事情就說明了這一點。

老師也會犯錯誤

我通常認為老師都是些完美的人,知道一切事情。在我二年的學校生涯中我看到我的同學們和我很少能夠在老師布置的測驗中獲得滿分,但是顯然老師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過了好幾年後我才知道原因,老師們之所以知道答案是因為問題是他們出的,分數也是他們給的!)當時我覺得做個老師一定很有趣。我從不認為自己夠資格當一名教師因為我覺得自己並不完美。

在十二年級時,我選修了一門課程叫做《美國政府》,開課的老師是我們這個小學校裏麵惟一一個擁有碩士學位的人。有一天他在課堂上解釋選舉總統的係統:“每個州根據每個候選人獲得的公眾投票數比例分配選舉團所投的票數。”

我舉起了自己的手然後有禮貌地說,“我認為這麼說不對。H.I先生說獲得最多公眾投票數的候選人得到該州所有的選舉團票。”

“不,肯特,選舉團票數是按比例分配給不同的選舉人。”

“這麼做聽上去很合理,先生,但是實際上選舉體係就是這麼安排的,所有的選舉團票都給了獲得最高票數的候選人。”

“好吧,我想是我錯了,肯特,但是我要回去查一下,明天給你回複。”

第二天他在課堂上宣布:“昨天,肯特糾正了我在選舉團票數分配說法上的錯誤,他完全正確。我犯了一個錯誤。肯特,謝謝你及時發現了我的錯誤並提醒了我。”

我完全暈頭了。我以前從不知道教師也會犯錯誤。我對自己說,“如果一個擁有碩士學位的老師都會犯錯誤而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名成功的教師的話,那麼也許,並不完美的我,也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我的老師的錯誤以及他對錯誤采取的坦率態度激勵了我。我走進了教育的園地並喜歡上了教育這一行。謝謝你,豪貝克先生,讓我知道了教師也是普通人。

相信機會也是做決定時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我們做職業選擇的誤區之一就是相信一定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完美的工作。人們在尋找這個完美工作的時候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們常常這麼說:“如果我錯誤地選擇了錯誤的職業怎麼辦?我將終身陷入悲慘的境地。我一定不能犯錯誤。”

其實他們可以谘詢職業顧問:“選擇哪個職業對我來說最正確?”一個坦誠的職業顧問可能會回答:“對你或者任何人來說沒有最‘正確’的職業,如果有的話,我也不知道你如何才能夠找到它。但是我們可以這麼做。我們可以坐在一起探討一下哪些行動可以幫助你找到更讓自己滿意的生活。”

有時候兩個選擇非常靠近,理性地做出決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每個選擇看上去都很吸引人,盡管各有各的吸引力,這時選擇任何一個似乎都可能犯下錯誤。如果有人相信有一個盡善盡美的工作,那麼這時候隻有一個選擇是正確,而另一個則是“錯誤”的。

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就是采用運氣機製,例如采用投硬幣的正反麵來做決定。如果兩個選擇確實非常接近,那麼任何一個選擇都具有同樣的吸引力,選擇任何一個都影響不大。看看下麵兩個不同的例子,一個是采用投硬幣做決定,另一個則投幣決定後再決定選擇。

英語?還是心理學?

薩穆勒·米斯克是世界上教育評估領域的頂尖心理學家之一。他去世以後的訃告裏講到了其早年的生活。

山姆·米斯克在費城長大,他是父親——一位政府官員薩穆勒最小的孩子,也是惟一的兒子。他的母親,卡羅林,是一家工廠的女裁縫……,他的學術成就來源於賓西法尼亞大學為其提供的一份全額獎學金——起初這份獎學金的提供者打算取消。因為山姆的家庭太貧困了,他們擔心這份獎學金不能很好地利用。幸運的是,在山姆就讀的高中提出了強烈的抗議之後,該組織的態度轉變了。

如果沒有硬幣的那一投,山姆也許永遠不會成為知名的評估專家。在賓西法尼亞大學,他曾經不知道應該選修英語還是心理學。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就是投硬幣——心理學獲得了勝利,山姆不僅在此領域獲得了本科學士學位,還獲得了碩士學位(1953年),並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1954年)。

廣告?還是投資銀行?

讀完MBA學位之後,內德有兩個非常好的工作機會——一個是廣告業,另一個是投資銀行業。他感到非常難以選擇。每個工作機會都非常有吸引力,盡管吸引人的地方各不相同。留給他做決定的時間很短。每家公司都催促他快做決定。

他和他的妻子就這個問題探討了無數遍,當他們從舊金山到奧克蘭駕車穿過灣區大橋的時候,終於,他的妻子瑪麗說:“如果這兩個選擇都很好,為什麼不投硬幣決定呢?”

“好主意,”內德說,當時他們正好碰到堵車停了下來。“正麵就去廣告公司,反麵就去銀行。”

他扔起了硬幣。結果是正麵。“好的,”他說:“廣告公司,我來了。”

接著他們安靜地穿越了七英裏的路程到達奧克蘭。在橋的另一端,內德說,“那個決定是錯誤的,我決定去投資銀行工作。”

他接受了投資銀行的工作,最近已經成了銀行銷售部的一員。

瞧瞧這兩個例子的差別。山姆接受了硬幣的決定,內德拒絕了。山姆也可能拒絕硬幣的決定,他可以宣布將英語作為他的專業。但是我們不會知道。不過,兩個故事中,扔硬幣都幫助他們打破了選擇的僵局。扔硬幣幫助內德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他發現有時候做出一個決定然後前進,這樣做比在兩個選擇中爭持不下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