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幣本身決定不了什麼事情。你還握有決定的主動權。假裝把決定的主動權交給運氣可以讓你擺脫選擇的苦惱。決定做出以後,你可以想想你究竟是什麼感覺。有時候你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但是你希望別人替你做出決定。讓硬幣幫你做出決定,即使隻是臨時的,把你從做決定的焦灼中解脫出來,讓你能夠聽聽自己真實的想法。然後你就可以決定是遵照硬幣的決定——還是相反。
對錯誤做出積極的反應
也許現在我們讓你覺得即使犯很多錯誤也不要緊。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如何麵對這些錯誤。你是否認自己的失誤,還是承認自己的錯誤?你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還是你從中學到了新的東西?你從錯誤中感受到失敗和沮喪,還是你知道下次該怎麼做會更好?對待錯誤不同的反應會帶給你截然不同的結果。看看丹·盧卡斯的故事。
無處可去,隻有向上
丹·盧卡斯從小在貧困中長大,在他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他的母親還有三個更小的孩子。有限的教育,同時接受福利救濟,找不到工作。她帶著三個孩子住進了一個舊客車裏麵,從印第安那州向加裏福利亞州出發,在那裏她找到了一個超市管理員的工作。丹在小鎮上的高中報了名。他將自己居住的小鎮描述為盜賊橫行的地方。他的同學幾乎沒有誰能夠考上大學,直到升入高年級,丹才考慮大學的事情。他不得不在一座加油站工作,從下午四點到晚上九點,幫助他的家庭賺錢。
“一天,加油站來了一位長得非常漂亮的女孩,她說她的車沒油了,要我幫助她。我說我不能離開加油站,但是我給了她一個氣罐。後來她回來歸還這個氣罐,駕著她哥哥的經過重新改裝的高速經典福特老爺車。”
丹和這個名字叫做莎利的女孩成了好朋友。莎利計劃去攻讀大學,要丹也一起去。“如果我沒有遇到她,可能我不會繼續努力了。”但是在莎利的鼓勵下,丹注冊了一所社區學院。
在大學的第一個學期,他得到了十八個“F”的成績。他選修了太多的課程,同時又得工作很長時間,每天路上單程交通要花一個小時,忘了注銷課程。
盡管他犯了這些錯誤,另一所離家更近的大學允許他進去試學一段時間。“我學習非常努力,選修了大學的預科課程,還進入暑期學校去補習以便能跟上,莎利相信我能行。”
“我不得不找個工作。那時候我惟一做過的工作就是加油站。我對汽車非常熟悉,所以我開始嚐試找一份銷售汽車的工作。”他得到了這樣一份工作,並在課餘銷售汽車。他非常喜歡這份工作,一年以後他獲得了自己的二手車經營執照。他和莎利開始買二手車,裏裏外外地進行維修,然後把它們賣出去。這就是丹·盧卡斯汽車公司的開始。現在丹是盧卡斯汽車特許經銷集團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國內十五家頂尖的多種汽車特許經銷商之一。他和莎利已經結婚十五年了。
(雷·魏猛,《聖何塞信使報》新聞,1999年4月4日。)
讓我們仔細看看丹是如何應對自己第一次上大學時的挫折的。
他轉到了另一間離家近的大學。
他學習非常用功。
他選修了大學預科課程。
他參加了暑期學校補習。
他對莎利的鼓勵報以積極的回應。
他得到了一個自己更喜歡的兼職工作。
他利用自己過去的經驗開始了嚐試經營自己的生意。
可能他會重複自己初次上大學的挫折。他也可能會一蹶不振半途而廢。他也可能會加入黑幫攔路搶劫。他也可能酗酒吸毒。但是所有這些不好的事情他都沒有做。這是一個麵對失敗,積極向上克服困難的經典案例。
不斷進取,拓展人生
當你嚐試的事情進展不如預期時,你有兩種選擇:(1)你可以堅持不斷嚐試,或者(2)你可以嚐試一下其他的事情。你可以選擇那些能讓你進步的事情。你可以感覺奮鬥或者飛躍。沒有什麼正確的選擇。在所有的事情中,你都將從錯誤中學會正確的選擇。看看萊斯利的例子。
講述失敗的經曆
我慢慢打開裝有請柬的信封,帶著恐懼閱讀上麵的字句:“我們十分遺憾地通知您,您的臨床綜合考試沒有通過。”經過幾年的心理學學習和磨練,我還是沒能通過這場殘酷的考試。
在讀完,感傷完以後,我開始向我自己和其他人講述我在心理學上的經曆——去掉個人的好惡,反思我曾經的熱情。我想起了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時光。那不是在我學習臨床心理學的時候。那是在我為剛入大學的新生服務,幫助他們適應時候。那是一段多麼美好的時光,我幫助大學新生了解並在大學環境裏成長。
這次失敗的經曆推動了我改變自己的職業道路從幼兒臨床心理學轉向高等教育管理。現在我在這一行工作得很順心。
萊斯利可以堅持心理學的道路。她可以重考一次。她可以弄清楚考試失敗的原因。但是她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
起初她悲傷了一會兒。
她反思了自己過去的學習熱情。
她與其他的朋友談論個人好惡。
她轉向了能帶給她更多快樂的領域。
下麵就是我們故事裏的主人公提出的麵對錯誤該如何行動的建議:
認識到錯誤與失敗是正常的和有益的。
讓錯誤為你所用。
讓別人的錯誤為你所用。
相信機會也是做決定時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對錯誤做出積極的反應。
不斷進取,拓展人生。
你有哪些犯錯的經曆?
犯錯是正常的。別讓自己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嚐試新鮮事物。即使事情並未如你預期一樣進行,你仍然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你可以知道將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果你不嚐試,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些。
1 你是否曾經犯過錯誤?
是 否
2 你是否知道有誰從來沒有犯過錯誤?
是 否
3 如果人們犯的錯誤都能夠彌補,你是否會讓避免犯錯的恐懼限製自己的生活?
是 否
4 現在有哪些事情你因為擔心會犯錯或者失敗而不敢做?
5 如果你傾盡了全力去做問題四所描述的事情,最壞的結果會是什麼?
6 如果最壞的事情真的發生,你將如何應對?
7 最好的——你所期望的結果是什麼?
8 如果你根本不去嚐試,你接下來要做什麼?
9 你最終將做什麼?
A 盡全力去做
B 做其他的事情 (是什麼?請寫出來。)
C 什麼也不做
充分利用偶發事件
不要幻想做個完美主義者,每個人都會犯錯誤。
我們不是鼓勵你故意犯錯,但是我們也不希望你逃避錯誤。如果你認識到錯誤是人生中很正常的一部分,你將會從中受益,你將獲得許多激動人心的新的體驗。你所需要做的隻是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