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組織直銷員業務培訓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60.直銷培訓是不是“洗腦”

洗腦,顧名思義,就是在外部影響下清除或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判斷標準、邏輯關係、價值取向,形成或添加新的思維方式、判斷標準、邏輯關係、價值取向,使其出現全然不同的行為模式。“洗腦”是對一個過程的描述,就“洗腦”本質而言,無所謂善惡和好壞之分,從“洗腦”的動因與目的來分析,又往往千差萬別,其手段更是千奇百怪,其結果就是對一個群體或者某一個人進行了思想的征服和改造。一個合格的直銷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但培訓課程並不是可怕的“洗腦”,而是重視培訓學員的理性思維,以提高直銷員的實際能力。

正規的行業培訓會讓人保持理性,直銷作為一種特殊的銷售形式,必然需要一些特殊的培訓和激勵。直銷員是行商,需要走出去開發客戶的需求,加上人們對個人上門推銷方式的本能的拒絕,直銷方式推銷產品的難度有時候是傳統方式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此,直銷企業就設計或借鑒了一種特殊的獎金激勵係統來幫助銷售,同時以一套完善的培訓係統,來提高組織和個人的銷售技能。這些培訓,有產品方麵的,但更多的是對直銷員的潛能、心態等方麵的培訓,通過這種積極向上的培訓,直銷員會在精神、氣質、能力上發生較大變化,這對直銷員自身,直銷企業和社會都是有益的。所以,筆者認為直銷培訓並不是人們心中厭惡的那種“洗腦”。

61.直銷培訓為什麼被看作

“洗腦”

直銷培訓很容易被人們感覺成是在洗腦,同時認為這種洗腦是錯誤的行為。這很正常,因為直銷培訓在中國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現與中國社會存在著三大矛盾與衝突:

第一,傳統民族文化的衝突。

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在整體上是含蓄、內斂、保守的,而這種文化特征是不習慣直銷這種業態的主動推銷與送貨上門的方式。因此,改造性格成了直銷培訓的主要內容,而改造的方法又隻能是采用相對激烈的、出格的、非傳統的方式,否則難以見效。這樣,在許多人看來,培訓現場就是一群騙子領著一群瘋子。當瘋狂到一定程度時,培訓就開始讓人認為是洗腦。

第二,傳統商業價值觀的抵製。

一直以來,中國的商業欠發達,大家對坐商容易建立信譽感,對行商比較戒備。直銷是一種經銷方式的革命,是無店鋪行商的銷售方式,與人們對銷售的理解有差異,還不被廣大消費者接受,所以容易被誤認為是騙子。確實有一些直銷公司的部分商品比外麵賣的東西貴一些,一些直銷人員的死磨爛纏,讓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對直銷的誤會就進一步加深。

第三,直銷培訓中的矯枉過正。

直銷隊伍中,沒有準入製度,不要本錢,門坎低,初期都是一些下崗職工和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從事,直銷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在綜合素質偏低的直銷人群中訓練銷售技術,往往會劍走偏鋒,過多的強調情緒的飽滿,強調百折不撓的精神,強調油嘴滑舌的推銷技巧,而沒有向銷售心理學和顧客心理學方麵深入,從而加深了人們對直銷培訓的誤解。

第四,直銷培訓隊伍良莠不齊。

一些直銷培訓員社會意識差,急功近利,在培訓中用一些過激的培訓技巧,誇大其詞,把從事直銷說成是21世紀最理想的選擇,仿佛步入直銷就會使所有直銷員迅速邁入高收入人群,而且是一勞永逸的黃金產業,一些直銷公司對其培訓員“天花亂墜”的誇誇其談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極大地影響了直銷培訓的整體形象。

第五,非法傳銷殃及池魚。

非法傳銷臭名昭著,非法傳銷與直銷在培訓的形式與手段上有諸多類似與雷同之處,人們往往很難區分與辨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就一棒子打死,殃及池魚,直銷培訓也就跟著背黑鍋。

62.理性看待直銷培訓中的

“煽情”

直銷培訓的目的就是要幫助直銷員改變慣有的思維方式,換一個角度來看待自己的銷售工作,這是很平常的,之所以被人質疑,完全是因為不了解直銷的人對直銷培訓中的“煽情”的陳見。

各正規企業的直銷培訓一般會在家庭聚會、每周中心聚會和集體大會幾種會上進行,而這幾個會裏,比較激進的做法常常出現在“大會”上。公司、係統或者團隊,為了調動大家的銷售激情,根據需要,往往會在一定時間舉辦一次各種主題的大會,參加人數比較多也是很正常的,這樣的會,就跟我們平時看的各種聯歡晚會一樣,必定要涉及到煽情的地方,那樣才能使得幾百人的大會不至於冷場,且能調動參會人的熱情。會議中主持人會穿插很多充滿激情的、感人的情節,比如讓大家站立起來拉手、唱歌、背誦公司訓詞或勵誌口號等,換在平時,這些舉動確實有些不可思議,而直銷培訓中采用那種官場教條式的會議方式又是不可取的。現在,各大經營個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也有團隊,在晨會或周會等勵誌會上同樣會出現唱歌、呼口號等“煽情”場麵,為什麼就沒有人厭惡呢?筆者認為,銷售最終的目的是拿業績來說話的,而通過一定的激勵培訓,把銷售人員的銷售激情調整到最佳狀態,從而完成銷售,賺到錢,是企業和直銷員的最終訴求,為了達成銷售,采用“煽情”的培訓方法,隻要不妨礙他人工作和休息,沒有非法的政治成分夾雜其中,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63.洗腦如何正本清源

洗腦本是個中性詞,在實際的培訓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利的洗腦,一種是有害的洗腦。在此情況下,我們要趨利避害,首先必須肅清因傳銷式的洗腦帶來的惡果,被不良直銷、傳銷洗腦的人,單單勸說是沒有太多意義的,必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換句話說,必須讓他看到更有效率的方法,動搖他之前的信念。所以,廣開就業、創業渠道,梳理商業秩序,改善法律環境,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目前,正規的直銷企業要大費周折地搞直銷培訓,主要還是社會對新的商業模式接受度低,民眾的商業知識差,適合直銷的社會環境沒有形成。直銷的戰術隻能是早期的原始發展過程,它注定不會產生信譽感。在全行業和社會共同努力下,使直銷向利潤合理化、商品優質化、操作規範化、人員高素質化進步,這樣才會更有利於直銷行業的健康發展。

社會與培訓機構需要做的,實際上就是兩個字:教育。但是,此教育非彼教育,我們教育的不是語文、數學、ABC,我們要教育的是科學的思維方式,運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考是最重要的,同時,還要有批判和懷疑的精神。

培訓中的某些技術,可能在有利的洗腦和有害的洗腦中同時被使用,而且招數是驚人的相似,對此,我們一是要分析動機,二是要分析過程與結果,而且事實證明,洗腦的動機、過程和目的有所不同的。實際上,這和“傳銷”與“直銷”的關係比較類似,不管業內人士怎麼認為傳銷和直銷本質上沒有區別,但政府已將它們明確分開並將“傳銷”認定為非法。雖然洗腦並沒有被法定為非法,但是在大眾心中已然被定了罪,那麼我們不如接受現實,把洗腦的概念狹義化,也就是把動機和結果不良的部分定義為洗腦,把善意的部分定義為普通的培訓和激勵。這樣一方麵讓大家能夠接受良好的培訓,另一方麵也避免了與惡意的洗腦相混淆,說得簡單一些,善意培訓的目的是激勵人在一個既有平台上向著某個可以得到的希望奮進,而惡意的洗腦的目的則是讓人在一個本來就不存在的平台上盲目地向著一個基本不可能的方向前進。

64.雙贏製誘人的陷阱

當前各種獎勵製度在直銷市場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其中尤以“雙贏製”更為人所注目。究竟何為“雙贏製”,為何它會給國內外直銷市場帶來如此大的衝擊?

“雙贏製”又稱“雙向製”,下麵以某公司的“雙贏計劃”為例對它進行剖析:加入這家傳銷公司的條件為購買1200元產品,你按規定購買了該公司的產品後,還需要發展兩個人,這兩人各又再發展兩人為四人,按2n倍增,當網絡發展到6個人時你可以領取1000元獎金,發展了12個人可獲獎金1000元,發展了36個人可獲得獎金4000元,發展了51個人可獲獎金4000元,這時候合計獎金為1萬元。這裏麵有個原則:左右線的比例不低於二分之一,也就是說,入網絡達到12人時,一邊不低於8,另一邊不低於4。達到36人時,一邊不低於12,另一邊不低於24,以此類推。這種製度有以下幾個非常誘人的特點:

(1)隻要發展左右兩線,便可獲利,避免了傳統製度中推薦人難的問題;

(2)周薪製,滿足了部分人一夜暴富的心理;

(3)獎金循環與重複消費,號稱“同富”計劃;

(4)製度簡單,你的獎金按發展的人數計算,不需計算銷售額,一張紙,一支筆,給你畫一個金字塔就能說明白。

但真的是如上述所說的嗎?其實這種製度是非常複雜的,你永遠也弄不清公司拿出多少錢來做獎金。 比如兩家“雙贏”公司,一家加入條件為1000元,另一家為1200元,但獎金製度完全一樣,這兩家公司的獎金就差了20%。在傳銷網絡中,網絡平衡時經銷商所取得的利益最大,我們以平衡網絡來計算一下“雙贏”的獎金回報率。當你發展到第三層時,共計15人,可獲2000元獎金,回報率為2000/1800=11.1%,當你發展到第五層時,共計63人,大於51人,可獲獎金8000元,加上次的2000元,計1萬元。但這時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也可分別獲1000元、1000元、4000元獎金,共計2.2萬元,回報率為2.2萬/7.56萬=29.1%。以此類推,當發展到第七層時,回報率16.8萬/30萬=51.9%,獎金比例不斷提高。奇怪的是隨著網絡層次的不斷增加,回報率很快會大於100%,公司照獎勵製度兌現的獎金會隨著層次的向下延伸越來越高並很快超過銷售總額,公司一定會賠錢。

顯然,公司是不會這樣幹的,這時公司有兩招可以應對,第一招是每領一輪獎金(1萬元)便必須重複消費一次,相當於強迫你再加入一次。第二招是資金封頂,當你達到第十層時最高隻能領取1萬元獎金,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這個問題隻能是網絡不平衡。為什麼所有的雙贏計劃領取獎金的階段都是12人、36人、51人等,而不是2n?因為這樣的網絡必然是不平衡的,排在最底層的人往往是血本無歸的,這是“雙贏製”的第一個陷阱。

“雙贏製”采取的獎金封頂政策,會造成你的網絡越來越大,而獎金越來越少,與公司領導人的收入相比沒有吸引力。要想得到領導人的獎金,有時你必須自己成為自己的下線,即重複入會。如果你買了七份,你需布置八條線,如果你買了十五份,你需要布置十六條線,實際上這種“太陽線”是不可能辦到的,這是“雙贏製”的第二個陷阱。

“雙贏製”鼓勵一人購買多個經營權,這樣容易造成發展快、賺錢快的假象,因為實際上經常隻有幾個人加入,每個人投入的資金都高達幾千或者幾萬元,這是“雙贏製”的第三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