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三一

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聖與、叔夏、公謹諸公之上。亦如明初誠意伯詞,非季迪、孟載諸人所敢望也。

【賞析】

文天祥是宋末民族英雄的代表,他的早期詩作比較平庸,艱苦的戰鬥和苦難的命運升華了他的創作,從出使元營被拘逃脫直到從容就義,這一切人生經曆和心路曆程都反映到他的詩詞創作中。他的很多作品充滿了悲愴和激憤,顯得大義凜然,往往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明初文壇上,劉基占有重要地位。他具有比較係統的文學思想。首先,從儒家“詩教”思想出發,強調作品的教化作用,認為應當“美刺風戒,莫不有裨於世教”(《照玄上人詩集序》)。這種教化作用,既可以對下移風易俗,也可以對上諷諭勸諫。他貶斥元代以來的纖麗文風,提倡“師古”,力主恢複漢唐時期的文學傳統。劉基的文學創作,以詩歌最為突出。詩歌之中,又以樂府﹑古體詩為優。他在詩歌寫作中,貫徹自己的文學思想,寫了相當數量的諷諭詩。這些詩描繪元末明初的社會動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劉基詩歌的藝術風格比較多樣,或求雄渾,或求婉約,或求奇崛,或求天然,兼容並包,卓然成家。與詩相比,他填的詞大多內容空泛,情緒低沉,少有佳作。

三二

和凝《長命女》詞:“天欲曉。宮漏穿花聲繚繞,窗裏星光少。冷霞寒侵帳額,殘月光沈樹杪。夢斷錦闈空悄悄。強起愁眉小。”此詞前半,不減夏英公《喜遷鶯》也。

【賞析】

對於夏竦的《喜遷鶯》,曆來評價不一,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應製詞,歌舞升平,諂詞媚上,但是也有很多反對的意見。如果我們按照周汝昌等學者的說法,拋開對作者的評價,那麼這首詞還是能算得上是一首上乘作品的。“曲子相公”和凝所作《長命女》愁腸百結、纏綿悱惻,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也是詞中上品了。

三三

宋《李希聲詩話》雲:“唐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雖意遠語疏,皆為佳作。後人有切近的當、氣格凡下者,終使人可憎。”餘謂北宋詞亦不妨疏遠。若梅溪以降,正所謂切近的當、氣格凡下者也。

【賞析】

這一段論述,又是厚古薄今,褒北宋而貶南宋,未免太籠統,有失公允。宋朝由於商業的發展,市民階層的擴大,表現在文學上就是詩歌內容的世俗化,這是宋代詩詞對題材的擴展,也是對中國傳統詩歌的貢獻。正是由於世俗化的影響,導致這一時期的很多作品格調不高,但是也自有它們的可愛之處。正如史達祖和他以下的詞人也都有自己的開拓之處,他們對文學的貢獻是決不能簡單化地去認識的。

三四

自竹垞痛貶《草堂詩餘》而推《絕妙好詞》,後人群附和之。不知《草堂》雖有褻諢之作,然佳詞恒得十之六七。《絕妙好詞》則除張、範、辛、劉諸家外,十之八九,皆極無聊賴之詞。古人雲:小好小慚,大好大慚,洵非虛語。

【賞析】

《絕妙好詞》的選錄標準偏重於格律形式,所以隻錄清麗婉約、優美精巧的詞作;編排上以詞家為經、以時代先後為順序,體例嚴整。書中選錄了許多不見史傳的宋末詞人作品,賴此以傳,從中可見當時詞壇不同風格作品的流行情況,為研究宋詞風格、流派的演變發展提供了參考資料。《絕密好詞》以薑夔為宗,“醇雅清空”,其選詞也以此為最高境界,注重詞本身的音節詞藻之美,不注重詞對現實的反映,也因此受後人詬病。

三五

梅溪、夢窗、玉田、草窗、西麓諸家,詞雖不同,然同失之膚淺。雖時代使然,亦其才分有限也。近人棄周鼎而寶康瓠,實難索解。

【賞析】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文學。一個朝代進入它的彌留之期,往往也是這個朝代文學的衰亡時期。南宋末年詞的創作已經進入了一個收縮的階段,這一時期的詞人已經很難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突破。但是這並不代表這些創作就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在亡國的大背景下,雖然有不少詞作失之膚淺,但是詞中所傳達的那種黍離之悲、切膚之痛,表現得幽咽悲憤,又寄托深遠,也往往是前人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