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財產“繼承人”比爾·蓋茨(1)(3 / 3)

智慧錦言。

比爾·蓋茨建立的慈善基金會資金規模超過600億美元,他留給子女的創業基金卻不過百萬元。這也是出自一種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財富觀,是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對家人的祝福。

英雄惜英雄。

1、忘年之交的珍貴情誼。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巴菲特是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巴菲特則稱自己和蓋茨為“兩個非同尋常的人”。

有一次,記者問比爾·蓋茨:“除微軟的總裁以外,你最喜歡的執行總裁是誰?”比爾·蓋茨回答說:“沃倫·巴菲特。這個人很有頭腦,我喜歡有頭腦的人。他們不會拘泥於傳統的做法。”

巴菲特則對蓋茨的恭維回應道:“我沒有資格去判斷他的技術能力,但是我認為他的商業頭腦是非同一般的。如果比爾經營的是一個賣熱狗的攤位的話,他也會成為世界熱狗之王的。他不論幹哪一行都會成功的。如果他做投資的話,他將會非常出類拔萃,但是,他那一行我卻幹不來。”巴菲特還曾說:“比爾·蓋茨是一個很好的朋友,我認為,他是我所見過的人當中最精明的一個。但是,我搞不懂這些小東西(電腦)是幹什麼的。”

這就是世界上最富的人和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在這種惺惺相惜的背後,是兩位年紀相差25歲的人之間長達17年的友誼。

蓋茨在寫給《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曾這樣描述他和巴菲特之間的友誼:

最近,我們倆攜家眷一起在中國旅行。我認為他的玩笑話說得太有意思了。他的飲食習慣—吃漢堡,喝可樂—也非常棒。一句話,我很崇拜他。任何一個人隻要和巴菲特在一起,就能看出來他是多麼熱愛自己的工作。這體現在許多不同的方麵。當他解釋屬於他本行之內的事情時,他從不說:“嗨,我對此很精通,我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多的時候他會說:“這個問題很有趣,但事實上也簡單。我稍稍解釋一下你就會明白,這樣,你就會意識到我是多麼笨,以致於用了這麼長的時間才搞清楚。”

2、當比爾遇到巴菲特。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比爾·蓋茨與巴菲特之間似乎存在著太多的差異:比爾·蓋茨代表了新經濟,微軟是全球第一大公司;而巴菲特則代表傳統產業,擅長投資,他憑借獨特、深刻但又易於理解和操作的投資哲學、選股準則、分析技術以及投資策略縱橫美國股市數十年,是20世紀人類商業曆史上八位投資大師之一。

盡管身處兩個時代,從事的產業也大相徑庭,但是蓋茨與巴菲特確實有著很多的共同點:蓋茨出生於美國猶他州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中,父母二人都是摩門教徒,名門高校畢業,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一個交易所經紀人的家庭。蓋茨和沃倫都是少年神童,都是年少成名。蓋茨輟學哈佛,憑借外公資助的100萬美元和母親“跑關係”拿來的第一張訂單,艱難地創辦了微軟,並在MSDOS時期開始揚名。巴菲特則師從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後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係,投在著名投資學理論學者、投資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門下,後者信奉的基本麵投資原則也幫助了巴菲特奠定了其個人投資的風格。巴菲特很快成了投資界的後起之秀。

17年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世界第二富翁沃倫.巴菲特還是兩個互不相幹的人,彼此隻聞其名,不識其人,兩人之間甚至還有很深的偏見:蓋茨認為巴菲特固執、小氣,靠投資發財,不懂時代先進技術;巴菲特則認為蓋茨不過是運氣好,靠時髦的東西賺了錢而已。但是,後來他們成了商場上不多見的莫逆之交,巴菲特多次公開說,此生最了解他的人就是蓋茨,而蓋茨尊稱巴菲特為自己人生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