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2 / 3)

那麼,可以將這些優點轉化為其他的表達方式——

工作中可以把會議中沒敢講的意見變成郵件發給大家。

朋友之間可以把要說的、忘記說的、後悔沒說的話變成短信。

想要讓更多人知道的話可以變成創作,如文章、圖畫、圖片或者攝影,將它們放在博客、微博或者論壇。

輸出的渠道很多,如果想要表達自己,總會找到合適你的表達方式。

2、獻給孤獨愛好者的正能量行動:

宅在家裏一定舒服,但並不能積攢什麼正能量,久而久之會導致自己對自己唉聲歎氣。總有一些行動,能讓你增加能量和體力,消除焦慮,同時又不會讓你覺得很難展開行動——

A、跑步。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論跑步的時候,我在談些什麼》中承認,自己是喜歡獨處的人,所以才會喜歡跑步。喜歡獨處的人是不畏懼孤獨的,並能從孤獨中找到很多喜悅和能量。當然,這種“獨處”不是指宅在家裏和人在網上聊天、一起打遊戲,而是指能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閱讀、思考、學習、寫作,做很多真正有用且有趣的事情。

跑步是適合喜歡獨處的人的,因為開始跑步之前的時候不需要約隊友、不需要溝通配合,隻需要自己安靜地,但是絕對獨立地完成這項運動。

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並且可以自由地思考。如果在路上跑步,也可以感受到路過的人、事和風景。在旅遊的時候,相比較坐旅遊大巴和打車,跑步是感受當地生活氣氛的更好的方式。

B、三分鍾的冥想。

習慣性緊張、壓力過大的人,釋放方式除了運動,冥想也是最好的方式。先從三分鍾的深呼吸開始,隻關注自己的呼吸,別的什麼都不想。不想三分鍾之後的感覺,也不想開始呼吸之前是怎樣的心情。一呼、一吸,一呼、一吸,所有的情緒都從這其中蔓延和釋放。

隻需要三分鍾,便可以將之前的壓抑、緊張和焦慮稍微緩解,是一種沒有什麼技術門檻的方式。這種三分鍾的冥想,同樣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論文答辯之前、坐在出租車上、在公交車站等車,隻要你突然有一些煩躁的情緒出現,馬上讓自己開始短暫的深呼吸,隻關注一呼、一吸,不需要很長時間,微小的平靜便到來了。

C、攝像頭的表達小訓練:

從電腦或者手機上,應該很容易找到攝像頭。

每天對著攝像頭講話五分鍾,就一個論點進行闡述,不要走神,講清楚自己的主旨和觀點。

對著攝像頭的感覺,最開始會感覺像是麵對一個人。你要讓自己試著眼神不遊離、思路不跑偏,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錄下來的好處還在於能夠倒過頭來查看,找到你認為不舒服的動作或者口頭禪。多注意,就會多進步。

好的口才也是需要訓練的,表達的不順暢並不代表你有什麼先天缺陷,隻是說得太少所以對這項技能生疏了。在國外有很多的公共演講課程,很多人都是受過演講和表達訓練的。不要隻是羨慕別人的表達能力,如果你想,自己也可以變成口若懸河的樣子,隻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

D、《把妹達人2》,又名《把妹達人聖經》,不是為了泡妞的溝通技巧書。

如果你確實希望逼迫天天宅在家裏的自己一步一步變成社交達人,那麼就去找一下這本書吧。它設計了30天的修煉計劃,據說可以由此將一個笨嘴男變成一個油嘴滑舌的夜店達人。它的行動都非常具體、可實施,直接在行動上從零開始,教大家如何和陌生人聊天搭訕。

當然,我並不是想要每個人都變成“約炮大神”,隻是希望不善於溝通的人,能夠從書中淺顯易懂的溝通技巧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因為這本書並非如表麵看起來那樣,隻教給大家把妹技巧,更多地是給出了一些讓宅男宅女走出家門、多和其他人聊天的、可操作的方法。因此,同樣適用於不善於和外人溝通的溝通障礙者。畢竟一本書很難達到作者希望的所有目的,讀者從其中各取所需就可以了。

《溝通障礙有福音》

星期六的下午他就突然出現在我麵前

心中禮炮亂響好像已經征服整個世界

該怎麼辦我卻說不出對他的想念

冒出一句你頭發好亂

頭上一直冒汗不知怎麼才能解釋明白

多想他能發現我的口是心非心有不甘

不想隱藏被他吸引的磁鐵心髒

可是外表沒有正負極的表象

表達想法對我來說永遠是問題

為什麼大腦和嘴巴之間有那麼遠的距離

可不可以製造一個表達的加速器

讓我給你一個真實的自己

不會表達的人總是因為沉默而被錯過

多麼希望說話隻是通過一種條件反射

請賜一種不能取代的表達法則

讓緊閉的心經常透一透氣

表達想法對我來說永遠是問題

為什麼大腦和嘴巴之間有那麼遠的距離

可不可以製造一個表達的加速器

讓我給你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可以拿著吉他五三二三一三唱歌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