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1 / 3)

在成長中,其實我們總是在進步的。但是總被自己的遺憾壓著肩膀,被周圍的否定先生賣力地批判著。好像怎樣做都不夠好,對自己失望也對周遭失去興趣。

在這個人們不會互相表揚、隻願意互相批評的時代,讓我們學會自己表揚自己。

進步並不需要是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隻需要與昨天的自己進行比較,每天的記事可以是流水賬,進步也可以是流水賬。

我的“進步”清單

《好呀小姐》

你從未拒絕別人一次

害怕慚愧一輩子

選擇這樣的生活的方式

並糾結地堅持

“好呀”不是你唯一的措辭

對索求無度的個別同誌

收斂善良品質

好呀小姐沒有關係

你隻不過太專注做良家婦女

有些請求隨他而去

沒大不了變不成問題少女

不用永遠笑容可掬

婦女解放久矣

偶爾享受不靠譜的權利

溫柔因人而異

“好呀”不是你唯一的措辭

說“不好”有時是保護自己

善待優良品質

好呀小姐沒有關係

你隻不過太專注做良家婦女

有些請求隨他而去

那大不了變成個善良問題少女

好呀小姐沒有關係

你隻不過太專注做良家婦女

有些請求隨他而去

那大不了變成個善良問題少女

噠啦噠大無畏的聖女

溝通障礙者有福音

一個溝通障礙者的自白

《溝通障礙是不是福音》,2009年4月14日,日記。

我的人生,一切都很走運,溝通障礙除外。我的溝通能力是北京的春天,豔陽天會起沙塵暴,十分不可愛。

控製不了的時候,就一直沉默,聽你們說,看你們的表情,心裏開心,卻不動聲色,連情緒的表露都吝嗇,從各個方麵來看都是小氣鬼。小氣鬼的世界出現了很多很多新的朋友,但是完全不陌生。我覺得喜好文藝其實類似一種染色體,與生俱來,死也能帶去。

看我唱那首網絡紅歌的視頻,好多網友說這姑娘太逗了,和她一塊兒一定特好玩兒。我一看這樣的話就害怕,我最害怕大希望和大失望的落差,做人千萬別相信想象,想象永遠是想象,事實永遠是事實。唱歌那姑娘其實特沒勁。特沒勁。你可能在生活中都沒見過我這麼沒勁的人。她向來不是笑星。

有時候我也反省,小時候覺得這是酷,後來覺得這是矯情,再後來不得不承認這是溝通障礙。如果讓我寫字,哪怕寫短信,我都表情感歎號一大堆。但是一到麵對麵,我就囧臉一張,同一表情持續一晚上,十個問題踢不出一個P來。謝謝你祝福我。說這有朝一日會成為文藝氣質。有朝一日太遠,隻爭朝夕。我必須抽打自己,都成人了,已經沒有不正常的權利。

這段日子,見了很多人,聽了很多話,感受到很多幸福,接受到很多震撼,產生了很多動力。

我愛。每一個人。大家對我的饋贈太豐厚。我無力回報。滿心虧欠。給我時間清醒,讓我找到回報的好辦法。

這些溫暖包裹著我,大多時候都沉浸在一種不知所措的眩暈中,揣著滿滿的愛,左右不分,死命地沉默著……

溝通障礙不是福音,但是溝通障礙會有福音。磨練你找到的那種智慧的表達方式,讓我們的愛不再在沉默和逃避中變成狼心狗肺。

擴大自己的舒適區

人的本能是希望能在自己舒適的環境和狀況中待著的——比如宅在家裏油頭髒臉,比如重複毫無新意的工作並等著拿工資,比如坐在電腦旁不停地玩著通過、升級的遊戲,比如不斷看電影、玩遊戲卻拖延了很重要的事……這些都是處在人腦舒適區的範圍內的,我們的本能總會促使我們選擇相對簡單和舒適的那件事情去做。

學習也總要經曆這個過程,不熟悉的知識或者技能當我們不能熟悉掌握,它就存在在讓我們非常不舒服、不願意去做的區域裏。但是當我們熟練掌握了它,將它納入我們的舒適區,這項技能使用起來便顯得輕鬆容易。

不管是溝通能力、社交能力還是彈吉他、寫文章,都要經曆一個納入舒適區的過程。在寫作上我們將這種舒適感稱為“語感”,當我們堅持寫作一段時間便能夠找到對文字駕馭、表達技藝的熟悉感,這種熟悉就像我們和家人的熟悉感一樣,能讓我們毫無障礙和壓力地去做一件事情。

當你不善於溝通的時候,這項能力是在你的舒適區之外的。你隻有不斷地嚐試從自己的房間走出來、參加各種同學朋友的聚會、勇敢在別人麵前表達自己的觀點,溝通的能力才能逐漸進入你的舒適區,成為你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

這和學習英語、學習樂器沒有什麼兩樣,都是需要持續練習的。

溝通的心理障礙,隻能在溝通過程中被破除。

溝通障礙有福音的生活方式

1、找到適合我們的表達方式。

創作、寫信、視頻、動畫、塗鴉、攝影、郵件、短信……除了麵對麵的交流,人類已經創造了很多其他的表達方式,比如上述幾種或更多。其實很多口頭表達能力較為低下的人,被賦予了很多其他方麵的優點。比如:善於觀察,有很強的同理心、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善於傾聽,相對理智並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