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永遠隔絕完美
別忙過了歇過了生過了死過了
沒有找到對的座位
喔喔,假忙的人
總是讓人莫名地傷悲
你激動的嘴我抖動的腿
一群螞蟻的騰飛
喔喔,假忙的人
總是讓人莫名地傷悲
螺絲釘破碎大機器寶貝
喔,實在讓人傷悲
誒誒……
負能量“孩紙”,接招!
“耗油跟!”
我腦中的糾結:正能量孩子和負能量孩子天天在吵架
負能量孩子的誕生,比賽開始了。
有的人學會思考的代價,就是不斷針對一些生活瑣碎費力思辨,然後把思考變得越來越無趣和廉價。思考過多、精神疲憊的結果就是情緒化,這裏的情緒化往往特指負麵情緒的溢出。
在我平凡的成長曆程中,有那麼一個拐點,好動的身體突然不再喜歡四處跑動。也是從那個點開始,所有的運動量轉移到了腦中,腦內的正負情緒兩個孩子,從此展開了一場看似沒有終場哨聲的比賽。
負能量孩子是後出生的,卻如我國的經濟一般表麵上迅猛發展,一夜之間就“大孩崛起”了。曾經完全美好的陽光和微風,開始被定義成紫外線和幹燥空氣,它們溫暖和涼爽的特質被幕布蓋上,不再被看見。
負能量的崛起是我們意識的一次重要成長。它使得我們終於發現世界不再像童話裏所講的那樣絕對美好。這就像在腦袋裏開發了新大陸一樣,有片未知的空間供我們自由探索。發現所有已知情緒的對立麵,成為一個格外有趣的遊戲,慢慢地就像上癮了一樣,陷入了對立麵的黑洞裏。
和負能量孩子玩兒了一陣子,終於發現不再那麼好玩,還有些不太舒服,於是又去找正能量小孩回來。它們兩個雖然都是你的朋友,卻很難和彼此成為朋友。就像前女友和現女友一樣,不太容易和平共處,互相攀比,每個都想通過控製你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正負孩子的爭吵多出現在這些方麵
選擇焦慮症:選擇做一件事情,卻發現優劣各半,兩麵都不斷給自己找理由,使得下判斷變得無比困難。
自我評價障礙:我挺好的。我太混蛋了。我愛我自己。世界上最恨我自己了!
過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他喜歡我。他好像很討厭我啊。我這句話說得不錯。我一定說錯話了,奶奶的!
總之,兩個小孩的持續爭吵,不僅消耗了很多我的內在力量,還使得我失去了基本的判斷能力。要麼有那麼多人總是在懷疑人生呢,找不到任何人生的標準和方向了,不懷疑才怪。
當我發現自己就算一天到晚坐著不動,依然疲憊不堪的時候,明白必須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了。成長告訴我“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沒有絕對沒問題的美好,也沒有絕對解決不了的問題。
為什麼“正能量”變成流行詞了呢?
不是說“盲目樂觀是王道”,而是因為我們在現實中體驗到的悲催多過歡樂,不得不在意識裏為“快樂”添加些籌碼。
悲催過多,不僅因為命運或社會,更多是人類生來不滿的天性導致的。“對現狀不滿”使得我們能夠不斷向更好的世界前進,也會使得我們在當下的世界裏無法全然快樂。
所以,因為我腦中有那個呼之即來的正能量小孩,可以通過溫暖光亮的意識,照亮看似灰暗的道路。
同樣因為負能量小孩的存在,能夠讓我看清所有的困難和挫折。
能量天秤——正負能量的轉換
就像杯子裏剩了半杯水,有的人看到“隻剩下半杯了”,有的人卻能看到“還剩下半杯呢”。正負能量的區別,有的時候也隻是視角的問題。
將那些讓你傷感和痛苦的事情換一個視角來看,感受它給你的衝擊和帶來的思考,負能量便也順利轉變成正能量。
正能量是累計幸福感和前進動力的打氣筒,負能量則是逼自己審視自己、感受疼痛的切入點。
越是疼痛越能迅速成長,這基本上源於人體的應激性條件反射。比如說你的白細胞,存在在身體裏,身體健康無恙的時候,它基本上就隻負責遛彎睡覺。但是當你受傷了生病了,它們便小宇宙爆發,跑出來保護你。
潛力其實也是這個原理,人腦如此神秘莫測的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和別人甚至科學家也無法發掘的腦潛力。如果沒有一些讓它必須發揮能量的事件,它基本上就在自己的廣闊空間睡懶覺。但是如果遇到些刺激,比如追求的女生說你不行、很多人罵你除了運氣沒別的能耐之類的,大腦就會有些不爽,然後叫醒熟睡中的某個部分,讓它醒來幫你證明自己。
那些表麵上繁榮美好的勵誌偶像,基本上都是在大的挫敗之後變強大的。如果不曾經曆,不知道什麼是弱小,那也就無法知道強大是什麼了。
正負能量轉換器
(說明:將經常出現在你腦中的負麵結論填寫在圖表左邊“負能量垃圾桶”裏,如“我很笨”、“我很內向”之類的,然後換一種視角,尋找這個結論的積極麵,將它填寫在表格右邊“正能量蓄電池”裏。)
負能量垃圾桶
正能量蓄電池
我很笨
我看到自己的不足
我溝通有障礙
我善於傾聽
《灰色的孩子》
星星若像你看到的一樣
微小而閃亮
愛情也會如你的願望
不朽得發燙
微小隻是星辰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