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的反感。中國人重視身份地位,所謂的“大人不計小人過”,就是“大人”
不願意放下`身份去同“小人”斤斤計較。所以,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會表現出平易近人的樣子,同下屬
說話的時候就如同仁慈長者,多數是諄諄教導的口吻。凡是那些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咄咄逼人的上司,一
般是火候沒到,還不懂得中國人的“為官之道”。
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驍勇善戰。他自幼家貧,沒有讀過書,吳王孫權常勸呂蒙多讀點書,但是呂蒙
以軍務繁忙為借口推脫。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並沒有指責他不學無術且不聽勸告,而是說:“你說事多,
難道還多過我嗎?我常常抽時間讀書,感覺受益頗多……”經過孫權的勸導,呂蒙終於發憤讀書,這才有
了“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成語。
某公司副總第一次到香港出差,回來後滿腔熱情,在開會的時候不談正經事,大談特談香港的風土人
情。與會的人聽得不耐煩,又不好打斷他,隻好都看著總經理。總經理該怎麼辦?他已經暗示過副總了,
可是副總視而不見。一個總經理連會場都控製不住,還當什麼總經理?於是,總經理隻好用強製的方法,
對副總說:“這事以後再談,我們現在談正事。”副總當麵被駁,麵子上有點掛不住,為了不在下屬麵前
顏麵掃地,他依然故我,寧可散會以後挨罵,也要在下屬麵前保住麵子。
這下子,輪到總經理麵子上掛不住了,其實總經理可以這樣說:“李科長,你安排兩個小時的時間,
我們專門請副總來說說他到香港的事情,今天我們抓緊時間解決問題。副總,你的事情十分鍾也講不完,
我給你安排兩個小時,做一個專題演講,好不好?”這樣,既給副總留了麵子,又限製了他說題外話。當
領導的,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下麵的人誰會服你?可是一旦領導太凶了,所有人都會轉而同情弱者,讓領
導進退兩難。
平行溝通
對上溝通、對下溝通,彼此之間都會保留三分的禮讓空間,比較容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平級之間,
大家一樣大,很容易產生“誰怕誰”的心態,對溝通十分不利。中國人其實誰都不服誰,當大家處在同等
地位的時候,這種現象更明顯,甚至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引起他人的不滿。比如,你說“聽我說”,
別人會想:“別自以為是了,憑什麼聽你的?”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進行順利的溝通,要先從自己做起,尊重對方,對方才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中國人是講交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你尊重對方,對方也自然會尊重你,這樣才方便溝⊥思⊥兔⊥在⊥線⊥閱⊥讀⊥
通。
溝通的時候要以真誠的心去交流。中國人疑心比較重,稍不留神,就會觸動其懷疑的神經,一旦中國
人產生疑心,你說什麼都沒有用,因為他什麼都不會相信。中國人說“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不要以為
中國人太決絕,這隻是小心謹慎的表現。千萬不要存心占便宜,也不要設陷阱存心讓別人出醜,中國人很
怕吃虧,吃過一次虧後,就不願再和你打交道。所以,建立“和我打交道,一定不吃虧”的信用,增強大
家對自己的信任感,才能方便溝通。
全書完
本書下載於炫^浪TXT小說,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ncs.xvna.com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