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明白“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的道理,因此想要中國人幫忙,隻要施以小恩小惠即可。如果施以“大

恩大惠”的話,會讓中國人心生警惕。

自私又愛麵子

怕吃虧和喜歡占小便宜是出於自愛的心理,很多人據此說中國人自私。確實中國文化強調自愛,很少

講愛人,不像西方人一開口就是愛人,而不講自愛。不自愛的人,心中沒有愛,拿什麼去愛別人?一個人

要先愛自己,讓自己的心中充滿愛,然後才能去愛別人。西方人講“愛人”隻是嘴上說說而已,中國人才

是發自內心的。但中國人不會愛所有的人,我們首先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愛,值得,才去愛。合理的自

私就是自愛。

老實講,中國人比較重視麵子。凡是說“麵子不重要”的人,是因為他不了解人性。一個人活得連麵

子都沒有,那活著是為了什麼?人與動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有麵子,動物沒麵子。有人認為,中國人愛

麵子是缺點。我從不認為愛麵子是缺點,一個人連麵子都不愛,那他還會愛什麼?麵子就是羞恥之心,一

個人連羞恥之心都沒有,那就無藥可救了。

愛麵子,往好的方麵發展,乃是重視榮譽的表現,沒有什麼不好。若往壞的方麵發展,則是愛慕虛榮;

更嚴重的,就是愛麵子愛到不要臉的地步,那就是本末倒置。“麵子”是“情”,“臉”則是“理”。中

國人講情理,以理為本,視情為末。換句話說,愛麵子要愛到不丟臉的程度,不丟臉就是合理;愛麵子愛

到合理的地步,才是合情合理。

有些人為了自己的麵子常常說一些謊話,比如家裏窮的人,隻能吃得起青菜豆腐,就會宣稱吃素食有

益健康,所以自己隻好常吃青菜豆腐。錢鍾書先生在其所著的小說《圍城》中,就形象地描寫了中國人這

種好麵子的本性:“汪先生得意地長歎道:‘這算得什麼呢!我有點東西,這一次全丟了。兩位沒看見我

南京的房子——房子總算沒給日本人燒掉,裏麵的收藏陳設都不知下落了。幸虧我是個達觀的人,否則真

要傷心死呢。’這類的話,他們近來不但聽熟,並且自己也說慣了。這次兵災當然使許多有錢、有房子的

人流落做窮光蛋,同時也讓不知多少窮光蛋有機會追溯自己為過去的富翁。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

子,占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譬如陸子瀟就常常流露出來,戰前有兩三個女

人搶著嫁他,‘現在當然談不到了’。李梅亭在上海閘北,忽然補築一所洋房,如今呢?可惜得很!該死

的日本人放火燒了,損失簡直沒法估計。方鴻漸也把淪陷的故鄉裏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幾倍,妙在房子擴充

而並不會侵略鄰舍的地。趙辛楣住在租界裏,不能變房子的戲法,自信一表人才,不必惆悵從前有多少女

人看中他,隻說假如戰爭不發生,交涉使公署不撤退,他的官還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

類似的話,相信每個中國人都聽過,但隻要無傷大雅,完全可以聽之任之。隻要不存心害人,或者對別人

構成不便,用謊話來維護自己的麵子,大家很容易諒解。見到有人適當地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你大可一笑

置之,不必拆穿他的謊言,否則他丟了麵子,會恨你一輩子。但是如此的“大話”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否

則就成了夜郎自大,惹人嘲笑,那就真成了“不要臉”了。中國人常說任何事情都不可以過與不及,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