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對他來說是充滿刺激、充滿挑戰的。他也很清楚人生之路很短暫、很寶貴,人們應該珍惜自己的人生。他希望他的人生之路可以轟轟烈烈、而自己能竭盡全力去做每一件事情。這是他的諾言,也是他的行動。從小學生活,一直到後來微軟帝國的建立,他始終信守著這樣的諾言,讓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不管是做大事,還是普通的課程作業這樣的小事,比爾·蓋茨都會全心全意地去出色完成。隻有這樣,他才會覺得人生是圓滿的。
這種想法在小學生中是很少見的,卡爾森老師深深地為他所觸動。她深刻理解作為一個早熟而又聰明的孩子,比爾·蓋茨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他的潛力隱藏在他的身體裏,需要有人進行挖掘。父親和母親也深深地相信自己兒子的不同尋常,在平時就更注意發展兒子的個性,挖掘兒子的潛力。
雖然小比爾在出色的完成作業方麵總是讓老師們一次次的驚喜和讚歎,但是他的調皮搗蛋的個性也讓老師為難。
他的坐姿一直都是老師挑剔的對象。學校的規則要求學生應該坐姿端正,可是比爾·蓋茨卻是多動的,從來沒有看到過他在課堂上端端正正地坐著。他總是在椅子上搖來晃去,有時候還影響到周圍的同學。小學的考核標準中有一項是關於上課時候表現的德行分,小比爾每次都會吃虧。
同時,課堂上的他總是流露出一副“茫然”的神情,老師講課他總是似聽非聽的,這讓老師很是無奈。可是一旦老師授課吞吞吐吐、對知識點不太明了的時候,小比爾·蓋茨就突然站起來,說出老師還未說出的內容。這老是讓許多年輕的老師下不來台。對他不喜歡的功課,他就選擇不做。
他對成績似乎沒有太熱切的追求,對得“A”不得“A”似乎不太在意。可是對成績的追求曆來是每個學校都不能忽視的部分。比爾的母親曾經為激勵他提高成績而設立了“家庭獎勵製度”,可是小比爾得到獎勵的頻率遠遠沒有姐姐克裏斯汀高。他具有強烈的個性,富於創新能力,能夠舉一反三,而卻不屑於努力學習、追求課業成績“A”,這都讓他和小學傳統的學習模式中要求的乖寶寶型學生相脫離,也和學校的培養目標相脫離。他的成績一直不是最突出的,母親和老師都深深為此感到遺憾,惟獨比爾像個大人似的老是說:“怕什麼?不就是沒有得‘A’麼?”言語中甚是不屑一顧,不過心裏還是有所失落的,還是很期盼老師多給他幾個“A”的。
整個小學生涯中,他雖然有幾次“發光”過程,小比爾幾乎是默默無聞的。
不過,當然,他不甘於坐冷板凳。他總是想得到大家的注意。為此,他想過很多點子,也玩過不少花招。譬如在課堂上發表下意見啊,或者捉弄下女同學啊,“企圖”在小學生中脫穎而出。不過都隻是曇花一現,在小學中,他還一直是“普通大眾”。
對於這樣一個聰明,但是個性突出的學生,老師對他一點辦法也沒有。也許小比爾的思想深度已經不是一般孩子所能比擬的了,也許他不適應小學的生活,老師們都這樣議論,也這樣期盼。
誠如各位老師認為的那樣,小比爾·蓋茨確實有自己追求的東西。這一點在他進入湖濱中學之後開始慢慢地顯露了出來,這是在他跟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的事情。而這一切都是微軟帝國誕生的前奏,一場科技革新風暴來臨的伏筆,他勢必要做出一點事情來證明自己的人生的意義。這才是真正的比爾·蓋茨,不服輸,更不屑於平淡地過完一生的比爾·蓋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