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2 / 3)

以簡簡單單的麵條,加點蔥花、肉末、老湯、作料,就成了一碗美味。以最簡單的材料、最簡單的方法烹製出美味的食物,這才是烹飪的最高境界。在武漢三鎮,這百年間,有多少經營珍饈美味的酒樓大張旗鼓地開張,又灰溜溜地關門大吉,而這普通的熱幹麵卻不動聲色地煮了近百年,人們也毫不厭倦地吃了近百年。可見人間美味並不是那些稀奇古怪、花樣翻新的菜肴,而是我們每天津津有味吃著的普普通通的食物。

在武漢的那幾天,幾乎天天去吃熱幹麵,熱幹麵並不像很多高貴的食品那樣,講究色香味俱全。一碗熱幹麵,看起來普通之極,味卻非常美,而且它不像很多精美的菜肴,多吃幾次就使人膩煩,這也許是熱幹麵曆經百年而不衰的原因吧。

------------

宋太祖與豆油卷的傳說(圖)

------------

豆油藕卷,俗叫豆油卷,是楚鄉湖北孝感民間傳統風味素菜名饌。因孝感向以盛產優質蓮藕出名,故當地人民素喜烹食各種藕肴。特別每適年節喜慶,幾乎家家戶戶,都少不了要烹製豆油卷這一美味佳肴。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自小家貧,早年曾浪遊楚地,以推車販運為業。一次寒冬,他手推獨輪車,從古“楚王城(今湖北雲楚)來至孝感西湖村,當獨輪車滿載販購的西湖蓮藕後,卻已時值風雪黃昏,饑寒交迫,趙匡胤便推車投宿西湖酒家。急欲酒菜充饑禦寒。然而,卻逢當年因年歲饑饉,兵禍戰難頻繁,朝廷嚴禁民間釀酒,加之此時酒館飯菜俱空,廚間僅剩兩張未用完的豆油皮及蔥、薑等零星物料。而聰明的廚師觸景生情,以顯示自己廚藝高明,便隨機應變,即取用來客獨輪車上的蓮藕作原料,經洗淨去皮,切成細絲,略用鹽醃漬後,抖入蔥、薑、香菇絲等調配料和少許麵粉,用淨布緊緊卷捏成一字條形,再用抹過麵糊漿的豆油包牢,以鋸刀法切成形似“車輪”一樣的筒片,並經油炸烹製。稍許,酒家端上一盤“豆油藕卷”和一壺私人家釀陳酒送上餐桌。趙匡胤非常感激,便一人獨酌起來,邊吃邊即讚曰:“豆油藕卷肴,兼備美酒好,落肚體通泰,今朝愁頓消。”於是,“豆油藕卷”這一佐酒美肴即問世並沿傳下來。

大約過了十多年後,在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一躍而當上了宋朝的開國皇帝。一天,他忽然想起當年在西湖酒館吃過那難得的美酒和佳肴,頓時感慨萬分,為了不忘舊情,便特對孝感頒發詔書,取消西湖禁酒令。據《孝感縣誌》轉引《方輿勝地覽》記載:“太祖(趙匡胤)踐位後,令寬西湖酒禁,仍置萬戶酒館。”自此,“西湖酒市”複興,亦沿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