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
浙江:浙菜香在魚米鄉(圖)
------------
浙江北臨太湖,東濱東海,有山有水,物產豐富,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其中的浙北平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夢粱錄》等文獻生動地再現了當時杭州飲食文明的發達,烹飪技藝的高超。曆經明清兩代,隨著經濟的進步,交通的改善,浙菜有了更大的發展,並成為國內地方菜係中著名的一支。
浙江菜是由杭州菜、寧波菜、紹興菜和溫州菜等地方風味構成,而以杭州菜最具代表性。
杭州菜源於杭州地區。杭州地區物產豐富,文化發達,飲食博采眾長,又獨具魚米之鄉的特色。杭州菜取料廣泛,因時而異;製作精細,富於變化,烹調技法以爆、炒、燴、炸等特長;菜品清鮮爽脆,口味適中,適應性很強。如“東坡肉”、“叫化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西湖蓴菜湯”等等,均具有顯著的杭州特色。
寧波菜源於浙東北部沿海地區,以寧波為中心。豐富的海產資源,發達的經濟,使當地人具有較高的飲食文明,並積累了豐富的海鮮烹調經驗。他們善用蒸、燉、烤等烹調技法,注重保持原料的原味;菜品鮮嫩軟滑,口味鮮鹹合一。如“清蒸河鰻”、“冰糖甲魚”、“蔥烤鯽魚”、“苔菜拖黃魚”等,都是寧波菜的代表作。
紹興菜源於以紹興為中心的浙東地區,以烹製河鮮、家禽見長。菜品湯濃味厚,香酥綿糯,富有濃厚的江南鄉村風格,如“幹菜燜肉”、“紹式蝦球”、“清湯越雞”、“紹式小扣”等。
因溫州古代稱甌,素以“東甌名鎮”而著稱,故稱溫州菜為“甌菜”。甌菜係源於以溫州為中心的浙南沿海地區。其特點是菜肴講究刀功,烹調講究輕油薄芡,注重真味本色,口味清鮮,淡而不薄。如“三絲敲魚”、“五味煎蟹”、“蒜子魚皮”、“蘭花魚卷”等菜肴為其代表作。
------------
詩情禪意五柳魚(圖)
------------
據說北京老店廣和居曾經營過五柳魚。廣和居故址在北京宣武門菜市口北截胡同內,名噪一時,許多顯達之士喜歡在此宴飲,許多著名文人包括魯迅都是這裏的常客。廣和居於1932年停業,五柳魚的烹製轉至春華樓。有人因此將此菜列為京菜。其做法大概是:將魚紅燒,以鮮菇絲、筍絲、紅辣椒絲、火腿絲、口磨絲為配菜,是為名“五柳”的原因。這種說法很難站住腳,但認為它是仿自杭州西湖,倒極有可能。
據《光緒順天府誌》載:“浙江西湖五柳居煮魚最美,故此傳名。今京師食館仿效之,亦名‘五柳魚’。”據此人們認為五柳魚乃是南宋時期宋五嫂所製,其經營的食店便叫五柳居。宋五嫂乃是南宋民間著名女廚師。根據南宋《武林舊事》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