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大的破產案——雷曼兄弟遭遺棄 第五節:華爾街謀而不救(1 / 3)

第二章 最大的破產案——雷曼兄弟遭遺棄 第五節:華爾街謀而不救

美國的華爾街,是一個競爭者相互殘殺的戰場。對手之間,為了各自不同的經濟利益,不擇手段,是華爾街的傳統。當時,在危機時刻,相互救助,也是華爾街的理性所在,因為,不僅兔死狐悲,而且,兔死之後,狐狸的生存空間也會變得狹小。在利益相關麵前,在危機時刻,通過兼並和相互持股的辦法,來互相扶持,也是華爾街應該和願意做的事情。不過這一次,華爾街對於雷曼沒有施舍善心。

【最後的掙紮】

雷曼的死亡不是在一天之內發生的。雷曼在意識到自己的生存危機之後,還掙紮了好幾個月。在雷曼公司的財務困境大白於天下之後,還有中國和亞太地區一些“勇敢”的國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還在雷曼的花言巧語之下,向它注入了大量的資金,期望趁雷曼遇到困難時“撈底”賺一筆。可惜的是,才幾個星期,數以幾十億美元計的中國國有資產和其他不少亞洲投資者的資產,就在雷曼破產之後隨之打了水漂漂。

在那時,很多投資者還在懷著一種僥幸心理,期望雷曼的困境隻是暫時的。以為雷曼有能力再次走出困境,至少是能夠有人接手這個美國曾經實力雄厚的投資銀行。在那個命運攸關的周末,在沒有同行救助的時刻,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們,也還在幻想著,至少美國政府這個最後的救助者會發善心,來拯救這個雷曼兄弟。這也是一種兔死狐悲的心態。

對於美國的華爾街而言,雷曼破產所造成的影響,不論是由此產生的心理震蕩,還是實實在在的經濟衝擊,對於金融業的同行,可以說都是一次能量巨大的地震。在大家共同的利益麵前,曆來相互競爭、為競爭獲勝不擇手段的對手,這時候也開始惺惺相惜了。大敵當前,每家公司的命運都處於生死攸關之中,大家反倒成了“同一個戰壕的戰友”。

雷曼自己,也在努力尋求任何可能獲得的幫助。先是到處找資金,雖然找到一些,但依然不夠。在這一步走到盡頭之後,就開始尋找買家,期望能夠將自己賣掉並且賣出一個好價錢。這就是華爾街的精明,死到臨頭時也還希望有人出個好價。如果雷曼在價格上不是那麼貪婪和固執,或許它早就獲得機會了。正是對“賤賣”的顧忌,讓它失去機會,結果是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一家的危機和困苦,往往意味著他人的機會,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和無情。雖然力挽雷曼兄弟於狂瀾的英雄壯舉,已經正式宣告失敗。但雷曼的破產,卻給了華爾街其他同行一個發大財的機會。雷曼死亡之後,那些幾個星期甚至幾天之前“同一個戰壕的戰友”,立即就變成了等待享受一頓腐肉美餐的餓鷹。一個個騰空而起,飛到最有利的樹梢上,準備隨時為了分享腐肉而向下衝刺。

那些看空雷曼的投機者,在為雷曼的倒閉而慶幸,在為自己的聰明算計的得逞而暗暗高興。那些看中雷曼大量績優資產的競爭同行,看到了趁機低價收購的良機。雷曼畢竟是一家百年老店,不僅有著大量的有形與無形的優良資產,同時還有著不少非常有價值的員工——難得的人力資本。

在雷曼破產之前,比它規模更大的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也由於類似的原因,最後果斷地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將自己賤賣給了摩根大通。在這之後,華爾街的投機者就已經開始盯上了雷曼。在他們眼中,雷曼公司的規模更小,對信貸抵押證券業務的涉足更加激進,這意味著,雷曼承擔的風險應該比貝爾斯登來得更大。如果貝爾斯登都不能獨立生存下去,那麼,雷曼的日子應該是更難過了。

不少華爾街的投機者,就是基於這種判斷,來大量賣空雷曼的股票和一切能夠從雷曼的敗落中獲利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這種賣空對於一家金融公司的作用,就像是牆倒眾人推,即使能夠存活的公司,在這種強大的賣空打壓之下,生存下去的幾率也會變得小很多。實際上也是,就在這些投資者的打壓之下,一天之內,雷曼公司的股價就下跌了一半。賣空者倒是大賺特賺了一筆,但卻壓得雷曼隻剩最後一口氣。

在雷曼出現困難之後,無數的投資者,對手,賣空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基於不同的動機,在仔細地觀察著雷曼的一舉一動。雖然公司在尋求各種辦法自救,同時政府相關機構也在幫助雷曼尋找救助者,但不少人還是覺得,公司最壞的情況還沒有出現,即使破產的風險都有。

曆史上的雷曼,經曆過不止一次類似的危機時刻,這也不是第一次被投機者視為破產的候選對象。但是很不幸,這次的雷曼沒有了前幾次那樣的幸運和創造奇跡的神奇力量,雷曼的結局被他們這些“烏鴉嘴”給言中。

【福爾德的忽悠】

美國人講究誠實,但似乎這也隻是一般人該有的品行。福爾德這位雷曼總裁,口口聲聲痛恨懦夫,一再強調,堅信憑借強大的企業凝聚力和深厚的客戶關係,雷曼可以不懼任何大風大浪。在他的形象公關之下,人們說,福爾德所帶領的雷曼兄弟公司,就像是一條有著19條命的貓。也就是說,一般的危機,是沒法傷害這隻多頭貓的,即使它被人砍掉了18隻頭,也照樣可以活下去。這個神話,就這麼輕易地變成了笑話。

在2008年6月16日發布的公司財報上,雷曼公布說,在截至5月31日截止的第二季度,公司淨虧損28.7億美元,是1994年上市以來第一次出現虧損。這相當於每股5.14美元。

福爾德在隨後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已經采取相應措施,確保不會繼續出現類似的糟糕業績。他在繼續忽悠,期望上帝再開恩一次,救救他。這個世界還真的有人相信他的鬼話,特別是亞洲地區的,來自日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亞洲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在這個消息發布之前的幾天,雷曼通過發行新股,還募集得60億美元資金,這之中,很多就是來自亞洲投資者的口袋。他還找了一個替罪羊,撤換了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和首席營運官。

從2008年年初開始到這年的6月份,公司的股價已經累計下跌60%。在福爾德的“信心鼓舞”之下,投資者還在樂觀地想象著,雷曼兄弟公司的未來業績將會有所好轉。在6月16日發布如此之差的業績時,雷曼股價還一度有所反彈。到這個時候,雷曼公司的高層還在想著法子,忽悠他的股民和債權人。

時間老人是不饒人的,特別是靠欺騙過日子的人。在接下來的下一個(第三季)公司財報日,9月10日,雷曼提前發布巨額虧損的消息,虧損額大大超出市場預期。福爾德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可他並不覺得臉紅。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巨虧39億美元,創下公司成立158年以來的最大季度虧損。

奇怪的是,如此巨額的連續兩個季度的虧損,財報公布前後,雷曼的股價相比也隻下跌了區區的7%。不過,從年初超過60美元,到這時候的7.79美元,可能是,華爾街認為,股價已經出現了足夠的下調,已經充分體現了公司的經營業績。這時候,市值已經縮水到60億美元。比較一下,幾個月前,那些相信福爾德的股民,花了60億美元,買下了雷曼新發行的股票,現在整個公司也隻值60億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福爾德還在做最後的掙紮,期望再從外部投資者那裏,獲取更多的資金。這次,即使是來自亞洲的那些冤大頭們,也知道不能夠再相信他了。他總算知道不被人信賴是什麼滋味。下一步的辦法,就是出售公司的非核心資產,籌集資金度難關。為此,公司決定出售旗下資產管理部門的多數股權,並分拆價值300億美元的房地產資產,以期在這場金融危機中生存下來。

福爾德承認說,公司正處於成立以來“最為艱難的時期之一”,但會挺過當前的困境。而明眼人已經看到,雷曼兄弟已經需要政府的援手,才能夠避免破產的命運。

私下的交易也在緊張地進行。不過,由於公司的業績太差,處境太壞,交易結果相當不理想。9月15日,在英國的巴克萊銀行和美國的美利堅銀行相繼放棄收購談判,美國政府也明確表示不會動用納稅人的資金救助之後,雷曼就隻有破產保護一條路了。事實上,雷曼自己也一直在做兩手準備,以防不測。一名熟知內情的人說,9月14日晚上,雷曼公司的律師已經在準備與申請破產保護有關的法律文件。雖然還沒有作出最後決定,但除了申請破產保護外,看來公司已經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