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大的破產案——雷曼兄弟遭遺棄 第三節:雷曼公司的鬥士(3 / 3)

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最險惡的時刻,雷曼陷入現金不足的絕境。當時,雷曼公司已經因為危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流動資金困難,同時,市場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且,還因此出現了大量的對公司不利的“謠傳”。不僅如此,市場上的投機者還趁機賣空雷曼的股票。對此,福爾德采取的是不予理睬的自傲自大,以不變應萬變的對策。這種策略實際上就是諸葛亮的“空城計”——我有問題,但是如果我能夠讓大家覺得我沒有問題,那麼,我就不會有問題。

對於一家投資銀行,自己的聲譽和市場對自己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麵對市場信心的下降和自己聲譽的下跌,福爾德沒有采取必要的行動來挽回損失。相反,他授意下屬對市場謠言置若罔聞。他說,做好咱們自己的事情,給以時日,謠言自然就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自動消失,時間老人會解決一切問題。

雷曼的沉默,被市場解讀為“事態已經嚴重到無言以對”,結果是市場信心的繼續衰退,而這又導致公司的流動資金繼續枯竭,以致到了步履維艱的地步。也就是說,當時是雷曼幾乎走到了死亡線的邊緣。

在幸運獲得生存權利之後,雷曼總結危機應對的經驗時,福爾德坦承說:我們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來麵對輿論和謠言,看來是做錯了。他總算看到了民眾信心的重要性。

事實上,新千年時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對於雷曼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戰。但雷曼人也安全度過了。幾次金融危機之後的雷曼和福爾德,應該是更加成熟和強壯。可惜的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這一次,在美國的房市泡沫開始減小的時候,如果雷曼敏感一點,應該是不難感覺到的。對於一個以風險管理為上的投資銀行,對於一個自己已經深度卷入次貸放款的金融機構,雷曼不可能不注意到次貸危機的先兆和影響。問題是,在危機開始發生時,雷曼不僅沒有在看到風聲時就開始謹慎和保守,而是將它視作一次難得的賺大錢的機會,采取了更加冒進的策略。結果使自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在經營管理上出現失誤之後,麵對公關危機,雷曼倒是變得聰明了一點。在這次危機出現之後,公司吸取了1998年那次金融危機時被動應對造成的失誤的教訓。主動應對,誠實為上,作為這一次公關的主打策略。不幸的是,一切都做得太晚了一點,公司這時候已經是無回天之力了,這是後話。

【臨危不懼的硬漢】

雷曼獨立之後,福爾德作為雷曼兄弟的老大,擁有更多的獨斷權力。也正是這種權力,不僅給了他救助雷曼公司的機會,最後也是它讓公司倒掉。權力獨裁的結果,可能是大起大落,對於一家投資銀行,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穩健和保守經營,被曆史一再證明,是造就和延續一家金融百年老店的根本。

美國《商業周刊》,曾經稱譽福爾德為“華爾街的鬥牛犬”。他不僅能夠多次使公司度過難關,起死回生,而且,即使是在“9·11”那種突發災難麵前,他也能夠擔當起一個指揮若定的大將軍角色。

2001年9月11日。紐約市氣候宜人,大家一如既往,做著例行的工作。在雷曼的總部,福爾德和他的員工一樣,在為一個個的業務忙碌著。那天早上,不少員工才剛剛到辦公室不久,有人還在談論宜人氣候之下,該去什麼地方玩玩。

就在這時候,兩架飛機不期而至,先後撞到紐約世貿中心的兩棟高樓。

上午8時46分40秒,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剛起飛不久,滿載燃料的波音767飛機,在劫匪的挾持下,以每小時490英裏的速度,撞向紐約世貿中心北樓北方94至98層之間。飛機上69噸航空燃料頃刻之間被傾到進大樓,猛烈的撞擊和航空燃油所產生的熊熊烈火,將整幢大樓的建築結構嚴重破壞。被撞擊樓層以下的人員,在意識到問題之後開始疏散。但在被撞擊樓層以上的人員,則因所有的3道樓梯都被撞壞而無法逃離。

這時候,世貿南樓的工作人員,在被告知南樓“依然安全”之後,部分不聽勸告的幸運者,立刻動身撤離得以保全性命,其他多數的服從的人,則非常敬業地在繼續工作,還有一些人,甚至聚集在位於南樓第78層和第44層的空中大堂,觀看北樓發生的襲擊結果。這之中的大多數人,最後成為犧牲品。

上午9時02分54秒,美國聯合航空175次航班,另一架滿載燃油的波音767飛機,以更快的大約每小時590英裏的時速,撞入世界貿易中心南樓78至84層處,並引起巨大爆炸。在巨大的撞擊力和熊熊大火的雙重作用下,兩棟大陸很快倒塌,導致2603人死亡。

9·11恐怖襲擊對美國乃至全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繼珍珠港偷襲事件之後,曆史上第二次對美國造成重大傷亡的襲擊,它同時也是人類曆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事件發生來得突然,打擊巨大。很多人在這時候驚慌失措,帶來更大的混亂和驚慌。

可是,在這危急關頭的雷曼總裁福爾德,卻表現得異常鎮定。不僅如此,他還能夠鎮定自若地指揮驚慌失措的公司員工有持續地撤離。事件發生時,雷曼在世貿中心占有三層樓的辦公空間,而在事件中,雷曼隻有一名員工死亡。相比在同一棟大樓辦公的其他眾多公司而言,雷曼當時的見機行事能力,自然是很優秀的了。不過,在事件灰塵落地之後,雷曼拒絕搬回到原來的曼哈頓地區辦公,也引來了不少的批評意見。

當9·11事件發生之後,雷曼公司的總部被毀,公司的業務也在當時受到很大的衝擊,公司的市場份額隨之大幅下降。這時候有人說,雷曼這下真的是要完了。但福爾德對此不屑一顧,麵對巨大的來自股東和內外部的各種壓力,他繼續按照自己的邏輯行事。

事件發生不久,福爾德果斷快速地將一家附近的酒店,轉換成雷曼公司的臨時總部,讓公司的業務很快開展起來。對於時間就是金錢的華爾街,這種效率,是很有價值的。他的這種雷厲風行的軍人風格,在當時,被華爾街傳為佳話。

福爾德清醒地看到,雷曼當時的唯一選擇就是死而後生。在沒有其它退路的情況下,他帶領自己的團隊兩麵出擊:一方麵安撫自己的已有顧客,鞏固已有陣地保住現有的顧客基礎;另一方麵,他又強化公司在新業務領域的擴張,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

福爾德當時的那種熱情、幹勁和機敏,為他贏得了不少的良好讚譽。人們說,福爾德不僅給奄奄一息的雷曼賦予了上進的激情,而且還給它賦予了強大的競爭力。在他的領導下,即使以華爾街苛刻的標準來看,幾年經營之後的雷曼兄弟,也算是一家實力雄厚的投資銀行。

公司的股價變化,是市場衡量一家公司業績的最好指標。雷曼公司股價從2000年初開始到2003年底時的變化以及它的業績和納斯達克指數及標準普500指數的比較,兩大指數除了在2000年初有些上升外,就一直在下跌。而雷曼公司的股價則在強勁上漲。雖然也是起伏很大,但畢竟還是處於上升勢頭上。

9·11事件是在2001年9月發生的,那次事件之後,雷曼的股價也下跌厲害,但很快就開始反彈。由此可以說,當時市場對於公司的信心恢複得相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