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夏天,陳布雷於浙江高等學校畢業,回家小住旬日。晚上,夫妻兩人坐下來,陳布雷告訴其妻:“我將赴上海《天鐸報》館任事,你在家要善處家事,好好照顧自己,我會經常回來看你。”楊宏農想到結婚兩年,丈夫居家之日甚少,今畢業又要去上海任事,心中不覺有些淒然,但盼望丈夫事業上早日取得功名,自己再苦,也就忍了。於是強為笑顏說:“訓恩,你去上海任事吧,不要老掛念我,我努力照料家務,我會照顧自己的,家中老人一應事項我也會細心照顧的。”陳布雷走時,楊宏農默默地送到他到大門外,直到小船漸漸遠去,楊宏農始返身家中。陳布雷赴上海《天鐸報》任事,隻五個月,就回故鄉寧波效實中學教書來了,每月回家一次,楊宏農心中自是十分歡愉。想起幾年來的牛郎織女生活,現在已經結束,往日的愁緒,不免自然散去,人也比之過去,年輕煥發了些。如是兩年,陳布雷、楊宏農夫妻生活十分寧靜恩愛。
1914年夏天,陳布雷父親的突然去世,一下子全部家庭負擔驟然落到陳布雷夫婦身上。陳布雷一介書生,向來不會料理家事,其妻楊氏柔弱,也沒有獨自料理家務的經驗,況又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夫妻倆為此終日長籲短歎,晚上坐下來,相對無言,默默含淚。在那段極為困難的日子裏,夫妻倆咬牙堅持,挨過時日。陳布雷的父親剛去世時,陳布雷的庶母悲痛萬分,因不深知楊宏農的脾氣秉性,常常為孤兒寡母無依無靠而掉淚。半年後漸漸熟悉,乃對陳布雷夫婦坦誠相對。陳布雷勸她有什麼話直接和他說,不要與左鄰右舍東家西家扯得過深。庶母從其言,於是每天晚飯後,庶母帶著陳布雷之弟過來,陳布雷督其學習,庶母與楊宏農談家務,婆媳之間相處甚好。
1914年5月,陳布雷長子積泉生,1915年秋,楊宏農生下次子臬兒。1916年冬,楊宏農生下三子皓。1918年2月,生長女細兒。楊宏農連育三男,乃得一女,其貌酷似楊宏農,陳布雷夫婦對孩子十分喜愛。這年春,陳布雷外舅60歲生日時,陳布雷獻祝壽詞一篇,攜妻子楊宏農及孩子們前往祝壽,留住幾日而歸。仲冬,庶母去世。遺下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全部撫養責任又都落在陳布雷夫婦的肩上。陳布雷回憶其父去世時,自己曾想過,十年,等六弟長大後,就可交卸家事。今天事成這樣,再離家外出工作,已遙遙無望了。每與其妻楊宏農談及此事,夫妻倆深歎自己的命苦。
1919年,楊宏農懷二女兒憐兒時(即後來的陳璉),身體越來越壞。楊宏農本來就身體柔弱,陳布雷的父親去世後,家務繁重,勞神費思,健康狀況日漸下降。又生育太頻,致氣血虧竭,全身無力,麵色浮腫而蠟黃。日常惴惴不安,擔心臨產時會出問題。夏天某日,與陳布雷對坐室內,忽垂淚相告:“我昨夜得一惡夢,夢見三姐(當時已去世)入棺,旁有多人哭送,我亦跟在其中,忽然見三姐棺旁有一新棺,上寫一‘楊’字,此乃不祥之兆,恐怕我今生要不能與夫君結伴,白頭到老,相依為命了。”陳布雷聽後,好言相勸,說做夢根本沒準,以種種解釋進行安慰寬慰,但楊宏農未聽進去,私下準備後事。陳布雷對此不知。9月,生下次女憐兒,略有血暈,十分鍾就醒過來了。至六七日後,漸發高燒,右手右腳,感到麻痹,知覺神經,亦出現問題,舌發僵,漸發音艱難而不清楚,間或自狂而笑,找幾個醫師來治,均未見效。9月22日,氣喘厲害,招陳布雷至病床前,頻搖其頭,示不可救。遂艱難地拉著陳布雷的手,不忍離去,吃力地說出“難受”二字後,氣絕身亡。楊宏農母親聞愛女病逝,竟昏倒在地。陳布雷大悲之極,發瘋般抓起次女擲於窗外,但孩子落在天井的篾棚上,得免於死。後一周內,陳布雷昏昏沉沉,幾乎走到精神分裂的地步。第二年,陳布雷把三個兒子寄養於寧波兒童公育社,把長女細兒留在老家托人照料,次女憐兒由外婆帶去撫養。隨後,離家出走,致使父子兒女,分四處生存,真乃艱難時世也。
1911年夏天,陳布雷於浙江高等學校畢業,回家小住旬日。晚上,夫妻兩人坐下來,陳布雷告訴其妻:“我將赴上海《天鐸報》館任事,你在家要善處家事,好好照顧自己,我會經常回來看你。”楊宏農想到結婚兩年,丈夫居家之日甚少,今畢業又要去上海任事,心中不覺有些淒然,但盼望丈夫事業上早日取得功名,自己再苦,也就忍了。於是強為笑顏說:“訓恩,你去上海任事吧,不要老掛念我,我努力照料家務,我會照顧自己的,家中老人一應事項我也會細心照顧的。”陳布雷走時,楊宏農默默地送到他到大門外,直到小船漸漸遠去,楊宏農始返身家中。陳布雷赴上海《天鐸報》任事,隻五個月,就回故鄉寧波效實中學教書來了,每月回家一次,楊宏農心中自是十分歡愉。想起幾年來的牛郎織女生活,現在已經結束,往日的愁緒,不免自然散去,人也比之過去,年輕煥發了些。如是兩年,陳布雷、楊宏農夫妻生活十分寧靜恩愛。
1914年夏天,陳布雷父親的突然去世,一下子全部家庭負擔驟然落到陳布雷夫婦身上。陳布雷一介書生,向來不會料理家事,其妻楊氏柔弱,也沒有獨自料理家務的經驗,況又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夫妻倆為此終日長籲短歎,晚上坐下來,相對無言,默默含淚。在那段極為困難的日子裏,夫妻倆咬牙堅持,挨過時日。陳布雷的父親剛去世時,陳布雷的庶母悲痛萬分,因不深知楊宏農的脾氣秉性,常常為孤兒寡母無依無靠而掉淚。半年後漸漸熟悉,乃對陳布雷夫婦坦誠相對。陳布雷勸她有什麼話直接和他說,不要與左鄰右舍東家西家扯得過深。庶母從其言,於是每天晚飯後,庶母帶著陳布雷之弟過來,陳布雷督其學習,庶母與楊宏農談家務,婆媳之間相處甚好。
1914年5月,陳布雷長子積泉生,1915年秋,楊宏農生下次子臬兒。1916年冬,楊宏農生下三子皓。1918年2月,生長女細兒。楊宏農連育三男,乃得一女,其貌酷似楊宏農,陳布雷夫婦對孩子十分喜愛。這年春,陳布雷外舅60歲生日時,陳布雷獻祝壽詞一篇,攜妻子楊宏農及孩子們前往祝壽,留住幾日而歸。仲冬,庶母去世。遺下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全部撫養責任又都落在陳布雷夫婦的肩上。陳布雷回憶其父去世時,自己曾想過,十年,等六弟長大後,就可交卸家事。今天事成這樣,再離家外出工作,已遙遙無望了。每與其妻楊宏農談及此事,夫妻倆深歎自己的命苦。
1919年,楊宏農懷二女兒憐兒時(即後來的陳璉),身體越來越壞。楊宏農本來就身體柔弱,陳布雷的父親去世後,家務繁重,勞神費思,健康狀況日漸下降。又生育太頻,致氣血虧竭,全身無力,麵色浮腫而蠟黃。日常惴惴不安,擔心臨產時會出問題。夏天某日,與陳布雷對坐室內,忽垂淚相告:“我昨夜得一惡夢,夢見三姐(當時已去世)入棺,旁有多人哭送,我亦跟在其中,忽然見三姐棺旁有一新棺,上寫一‘楊’字,此乃不祥之兆,恐怕我今生要不能與夫君結伴,白頭到老,相依為命了。”陳布雷聽後,好言相勸,說做夢根本沒準,以種種解釋進行安慰寬慰,但楊宏農未聽進去,私下準備後事。陳布雷對此不知。9月,生下次女憐兒,略有血暈,十分鍾就醒過來了。至六七日後,漸發高燒,右手右腳,感到麻痹,知覺神經,亦出現問題,舌發僵,漸發音艱難而不清楚,間或自狂而笑,找幾個醫師來治,均未見效。9月22日,氣喘厲害,招陳布雷至病床前,頻搖其頭,示不可救。遂艱難地拉著陳布雷的手,不忍離去,吃力地說出“難受”二字後,氣絕身亡。楊宏農母親聞愛女病逝,竟昏倒在地。陳布雷大悲之極,發瘋般抓起次女擲於窗外,但孩子落在天井的篾棚上,得免於死。後一周內,陳布雷昏昏沉沉,幾乎走到精神分裂的地步。第二年,陳布雷把三個兒子寄養於寧波兒童公育社,把長女細兒留在老家托人照料,次女憐兒由外婆帶去撫養。隨後,離家出走,致使父子兒女,分四處生存,真乃艱難時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