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中央繼續在頤年堂開會。這是一次決定性的會議,中央決策層領導基本到齊,毛、劉、周、朱、任五大書記,陳雲、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鄧小平、張聞天、彭德懷、李富 春、林彪等中共群星濟濟一堂,今天要決策啦,這一策可是關係到共和國的生死存亡的!
林彪無精打采地繼續發言,還是困難一大堆,最後結論是加強東北邊防軍守住邊境,以免引火燒身。
毛澤東越聽越氣。古今中外,國家安全受威脅,哪一國的軍方不主戰?林彪太不爭氣!
周恩來替他開口了:“等到美軍打到鴨綠江時它會得寸進尺,侵略者是不會止步的!麥克阿瑟又會說鴨綠江不是邊界!”(後來,麥克阿瑟果然如此說了。)
彭德懷站出來了,一開口就語驚四座:“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台灣,它要發動戰爭,隨時可以找到借口!”
毛澤東趁熱打鐵:“彭老總說得好,我們出兵參戰的困難確實很多,但是,朝鮮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中國人民不能眼看著美國侵略者肆意踐踏而置之不理;唇亡齒寒,戶破堂危,我們應當參戰,必須參 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一錘定音,決策出兵!
十月六日,周恩來再次主持政治局擴大會議,研究出兵援朝有關問題,毛澤東因事未能赴會。
會議中林彪突然激動起來,聲音變得又尖又細,語調也急促起來:“打仗打仗,我們打了幾十年仗了!十年內戰,八年抗戰,四年解放戰爭,人心思和!現在出兵打仗,不得人心!國家剛解放,國內經 濟這麼個爛攤子,軍隊破槍舊炮還沒有改裝,還有土匪在活動,自己顧得過來嗎?還出去打!再說,和國民黨作戰有把握,打美國的現代化,還有原子彈,我們行嗎?我看中央要慎重考慮,穩妥行事。 ”
一向溫和的周恩來發火了:“現在不是討論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討論怎麼辦、怎麼落實和理解毛主席的決定!”
林彪難堪了。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指揮員,如此瞻前顧後膽小怕事,實在影響形象,他漲紅了臉嘟噥起來:“出而不戰行不行。把兵派出去,但不打。”
周恩來和許多人都忍不住笑起來:“別人隔岸觀火,你過江觀火,行得通嗎?”
林彪再也不做聲了。
開完會,周恩來回到西花廳,路上正好遇到毛澤東,毛澤東問:“會議開得怎麼樣?”
周恩來搖搖頭:“大多數同誌意見都統一了,隻有少數同誌還在反對,尤其是林彪同誌。”隨即將林彪發言向毛澤東做了反映。
毛澤東真的發火了:“此人打仗謹慎有餘膽略不足,身為高級將領,如此缺乏戰略眼光臨陣怯陣,實屬不該!他有他的一千條道理,一萬條道理,駁不倒我們的一條道理,那就是我國和朝鮮都是共產黨 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友好鄰邦,不論就國際主義來說,還是就共產主義來說,我們都不能見死不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有個光榮傳統和美德,見義勇為,舍己救人,我們應該發揚它!林彪怕美國的原子彈 ,那有什麼了不起?它有它的原子彈,我有我的手榴彈!手榴彈一定可以打敗原子彈,歸根到底不是原子彈消滅人民,而是人民消滅原子彈!我堅信原子彈無非是個紙老虎!”
林彪從此蟄伏八年,直到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複出……
十三
十月八日,在美國軍隊越過三八線第二天,毛澤東提議,政治局一致通過彭德懷統帥大軍入朝作戰!
會議畢,所有與會眾人一一列隊,挨個與掛帥出征的彭德懷握手。他們人人麵容嚴肅,個個不發一語,隻是使勁握著彭德懷布滿老繭的大手狠狠搖動。彭德懷深受感動,這都是幾十年朝夕相處、一起穿 槍林闖彈雨比兄弟還親的同誌啊,這握手是寄托,是信任,更是戰友深情。
散會後,高崗在南海畔看著彭德懷:“看來還不服老喲!”
彭德懷哈哈大笑……
當晚,毛澤東設家宴為彭德懷餞行,長子毛岸英陪侍。
毛澤東向來不沾白酒,但當服務員擺上紅葡萄酒時,他一擺手:
“撤下去,這是出征酒,來真的,上茅台!”
服務員欲待斟酒,毛澤東又是一擺手:“我來斟。”
樸實的彭德懷連道:“主席,這可不敢當哦。”
“什麼敢不敢當,老彭,我斟酒是有道理的啊。”
“願聞其詳。”
“我們相識多少年了,老彭?”毛澤東動情地問。
彭德懷脫口而出:“一九二八年冬,我帶紅五軍上井岡與你會師,到現在快二十三年了。”
毛澤東眼眶濕潤了:“二十三年,不容易啊。曆史上,你支持我多哦,井岡山被八麵包圍,讓你帶幾百人守,明知守不住,你也守了;三軍團那麼多幹部反對過贛江,你一言九鼎也就過了;長征人少, 你為照顧一軍團的曆史,把自己的部隊三軍團編散進一軍團;八年抗戰你挺進敵後,在太行山吃盡了苦;解放戰爭你的戰區最窮,連黑豆都吃不上。部隊最少,隻有兩萬人,裝備最差,盡是些爛槍。讓 你堂堂解放軍副總司令帶這麼一點部隊,你卻任勞任怨消滅了上百萬敵人,解放了整個大西北,不容易啊。林老(林伯渠)說得好,德懷,德懷,有德可懷,有威可畏啊!如今天下紅了,我毛澤東在北 京享福,卻又要把你派到朝鮮吃苦受累,我心中不安哪,你說這一杯該不該敬哪?”
拙於言辭的彭德懷眼睛也潮了:“共產黨員嘛!黨叫到哪裏去,就得到哪裏去,應該的。你給我敬酒,我不敢不喝,幹!”
一杯酒下肚,毛澤東連脖子都紅了起來:
“德懷,你要出征,我沒有別的可送,隻有一言一物相贈,一言麼,是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美國人的製空權很凶哪,戰略上藐視,戰術上一定要重視,我毛澤東和共產黨不能沒有彭大將軍這個人哪!”
彭德懷深受感動:“主席言重了,我彭某不過是一介農民而已,還有什麼寶貝要送給我啊,主席?”
毛澤東哈哈一笑:“我老毛和你一樣窮哩,寶貝沒有,寶氣倒有一個。”他手指陪侍的毛岸英用濃重的湘音說道:
“我要把這個大兒子送給你,讓你帶他一同去朝鮮打仗!”
彭德懷舉杯的手放下了。他怎麼也沒想到毛澤東要讓兒子上戰場!他是了解毛岸英的,岸英苦哪,十歲就帶兩個弟弟在上海討飯,以後到蘇聯又遇上二戰當了中尉。殘酷的蘇德戰爭中,中尉的生命比飛 蛾還短暫,能活下來算他命大!一回國毛澤東又讓他當農民種莊稼了解國情,進了北京又下工廠熟悉工業,總之就沒過上一天享福日子!彭德懷知道毛澤東另外幾個兒子丟的丟,殘的殘,這岸英是主席 的心頭肉啊。可戰場上誰能說得準怎麼回事,他這個統帥的命要說沒有那也就是一忽兒的事(彭總幾個親屬回憶,那幾天,彭總情緒很不穩定,他將家中幾個讀書的小輩個個叫來叮嚀一番,贈送些小禮 物,他是做好了犧牲準備才上戰場的)。
彭德懷思慮片刻,看著等待答複的毛澤東連連搖頭:“主席,那是戰爭!”
毛澤東站起身來:“我毛澤東號召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我的兒子就該第一個去打仗!”
彭德懷深為毛澤東的人格力量所震動,他猛然站起身:“好,既有主席此言,我就帶!”
毛岸英也激動了,他也站起身說道:“彭伯伯,我打仗可不怕死,不會給你丟臉的,我本來就是軍人!”
彭德懷笑了,他從內心裏喜愛這個純樸的年輕人:“你想幹什麼啊?”
毛岸英豪氣衝天:“我當近衛軍中尉副連長,從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快十年了,該升到師長了吧?”
彭德懷仰頭大笑:“好好好,算條好漢,不過你老實點,你就在我司令部裏當個俄文翻譯,不許離我左右……”
十四
出兵是定下來了,用什麼名義出兵呢?毛澤東又要動腦筋了。雖然他已做好了美國公開宣戰的準備,也下定了國內打爛了再重建的決心,但按他的設想,朝鮮戰爭應使之局部化,使其不成為中美兩國乃 至世界性的全麵戰爭。解放軍既要入朝參戰,又要讓中美兩國在國際法意義上不進入戰爭,用什麼名義好呢?毛澤東先想了個“中國人民支援軍”的名字,可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什麼地方不妥又說不出 來……哎呀,為什麼不去問那些老先生呢?他們經的事多,閱曆豐富,一定有好主意!
果然,白髯飄飄的政務院副總理、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求見毛澤東了,老人一捋胡須:“用‘支援軍’的名義,仍然難以區分這是官方或非官方的軍隊。顧名思義,支援軍是派遣出去的,誰派的, 不是國家嗎?那不等於是向美國宣戰嗎?不如用‘誌願軍’的名義,可以更準確地表達軍隊的非政府性質,這是中國人民誌願組成的軍隊!”
黃炎培先生隨手一掂就給毛澤東出了個妙策,毛澤東當即哈哈大笑:“老先生指教得好啊,我看就叫‘中國人民誌願軍’!”
名震世界軍事史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就這樣誕生了。
以後當美國慘敗時,美國軍政首腦一起高叫他們遇到的是“中共正規軍”,根本不是“誌願軍”!但由於害怕戰爭擴大,他們在行動上和談判中也承認了誌願軍的名義,並以此下台階,沒有向中國宣戰 。英法等仆從國更說自己反對並且沒有同中國交戰。黃炎培一語就為中國爭盡主動。
十月八日,周恩來飛赴莫斯科。斯大林曾承諾隻要中國出兵,他就出飛機出武器,周恩來此去就是去要槍要炮要飛機的。
就在周恩來起飛的同時,彭德懷攜毛岸英一行也飛赴沈陽執掌帥印……
十五
彭總掛帥!
消息傳出,十三兵團司令部立刻一片歡騰。
兩天前,鄧華和洪學智站在鴨綠江邊,眼睜睜看著對岸的朝鮮新義州市在幾分鍾時間內被上百架美軍飛機炸平,既義憤填膺又焦慮無比,中央怎麼還不下令?再不出兵美國人就要打到鴨綠江邊了,那時 就被動了!現在彭總來了可就好了!
洪學智看著毛澤東任命彭德懷為誌願軍司令兼政委的電報欣喜地說:“彭總來當司令,這可太好了,有咱們解放軍副總司令指揮,那還不把美國人打得稀裏嘩啦?”
樂得合不攏嘴的鄧華突然一板臉:“老哥,你可要小心腦袋!我了解彭總,他事業心強,打仗要求嚴格,責任感極高,作戰中稍出紕漏他就大發脾氣,要把他惹火了,他還要殺人呐!”
天不怕地不怕的洪學智毫不在乎:“彭總脾氣大沒關係,咱們認真按原則辦事。反正腦袋隻有一個,拿掉拉倒!”
爽朗的洪學智以後果然成了挨彭總批評最多的將軍,不過他得的表揚也最多……
工作人員趕緊為彭德懷收拾住處,別的都不要緊,千萬不能有蜘蛛。勇冠三軍的彭德懷對蜘蛛有種很奇特的畏懼感,後來他的一名部下說這種心理可能與其幼年有關……彭德懷下飛機後來到下榻的大和 旅館,推開房門不由一怔,樸一禹在客廳裏等著呢。
這位朝鮮次帥連聲道歉:“彭司令哪,實在失禮啊,火都燒到我們的眉毛了。”
彭德懷一揮手:“都是同誌,客氣什麼。”
樸一禹道:“美國人就要打到平壤了,希望你們盡快打過去呀。”
彭德懷剛毅地說:“我趕過來就是要帶兵跟美國人見仗!”
看到彭德懷到達沈陽,樸一禹心裏有底了,中國真要出兵了,來的可是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副總司令!中國的盤子肯定是定下來了,他飯也顧不上吃就趕回朝鮮報喜去了。
這邊廂樸一禹剛走,那邊彭德懷已經把各路人馬的頭頭腦腦召集起來開動員會了。
鄧華趕到後興奮地握住彭德懷的手:“歡迎老總,有老總統帥,我們的仗更好打了,我們的信心更足了。”
鄧華的喜悅發自內心,中國軍隊的絕大多數將領與彭德懷都有過隸屬關係,他們在彭德懷麾下南征北伐東討西殺,打過無數勝仗。
彭德懷微笑:“那好,我們一起打美國人,不過,我可不算誌願軍啊!”
洪學智問道:“那你怎麼來的?”
彭德懷答道:“我是主席點將點來的,本來該林彪,可他病了,主席命令我來了。”
洪學智心道,鄧華還說彭德懷嚴肅呢!他也開起玩笑了:“彭總,那我也不算誌願軍,鄧華把我鼓搗來時,我連換洗衣服都沒帶!”
彭德懷大笑:“你隻不過沒帶換洗衣服,我從西安出發時連洗漱用具都沒有,還以為是去開經濟開發會呢!”
鄧華樂了:“你們說的都不是真心話,其實,你們都是最誌願的誌願軍了,讓你們來,你們誰含糊了?誰講價錢了?不都是高高興興來了?”
眾將帥一起大笑,對於久經戰陣的職業軍人來說,保衛國家,打擊侵略者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動員會上,高崗首先發言,他說出兵中央有不同意見,他原先也不讚同出兵,但中央既已決策,大家就該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好。
一邊的彭德懷心裏有些不悅,這高麻子在這種時候說這種話幹嗎。當夜,彭德懷大會諸將齊飲出征酒。酒過三巡,彭德懷動情了:
“從井岡山到朝鮮,還是咱們這些人。說咱們是誌願軍,其實我也不是誌願的,要不是美國軍隊壓到了鴨綠江,我也不會誌願的,現在他打到咱們家來了,我誌願掛帥出征,你們誌願不誌願!”
“誌願!”
將領們的怒吼聲勢若奔雷……
第二天,彭德懷開始下部隊檢查戰備,一個幹部冒冒失失問他:“彭總,怎麼東北書記不主張打,西北書記倒要打?”
彭德懷眼一瞪:“什麼東北書記,西北書記,都要聽黨中央的,黨中央叫打就打,而且非打好不可!”
眾人肅然。
部隊情況深讓彭德懷滿意,戰士們個個小老虎似的,隨口詢問幾個戰士願不願意抗美援朝,人人胸脯挺得老高,還都講得出一番保家衛國的道理來。
彭德懷暗暗點頭。看將先看兵,戰士們軍事素質不錯,思想工作也做得好,十三兵團的幾員將領是幾把好手。
一個戰士還給彭德懷背了一首自己寫的詩:“美帝好比一把火,燒了朝鮮燒中國,中國鄰居快救火,救朝鮮就是救中國!”
彭德懷聽罷開懷大笑,這位士兵出身的樸實的中國統帥最快樂的事就是與士兵們在一起歡笑。
走到一麵黑板報前,彭德懷停下腳步,他看到一首快板“詩”:
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
保祖國
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郎
齊心團結緊
打敗美帝野心狼!
彭德懷激動地大聲念了一遍,連稱寫得好。“哪個秀才寫的?”他問道。
“是炮一師二十六團五連政治指導員麻扶搖。”陪同幹部回答。
唱得幾代人熱血沸騰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戰歌》誕生了……
就在新中國從領袖將帥到士兵萬眾一心準備出兵援朝時,杜魯門也飛到威克島會見了麥克阿瑟,美國軍隊總司令當了五年,杜魯門還是第一次看到他的這個部下呢……
十六
麥克阿瑟已經離開美國本土十四年了,他當時是負氣離開的。
十四年前,麥克阿瑟退出美軍現役,跑到菲律賓向菲總統奎鬆討了個菲律賓元帥的位置。他太想過元帥癮了。
無可奈何的奎鬆隻好修改憲法,讓他當上了當時並不存在的菲律賓軍隊的陸軍元帥。麥克阿瑟為了讓自己的元帥身分名副其實,還親自動手設計了一套誇張到極點的元帥服。他甚至還為自己設計了一個 沉甸甸的元帥金杖!
當麥克阿瑟手提金杖回到美國時,被華盛頓社交界好一頓恥笑,一位參議員甚至在宴會上看著麥克阿瑟自己設計的白底紅邊,飾滿了金線、花邊和勳章的大翻領元帥服,煞有其事地講了個故事:
“華盛頓經常有些下級軍官,比如少尉吧,被派到南美洲那些隻能產香蕉的小國的軍隊去當顧問。他們一去呢,馬上就會連升好多級,最低也會是個準將。有這麼一個準將,回到華盛頓辦事,因為所在 國關係,他也被邀請參加了外交宴會。這位受寵若驚的準將在宴會上偷偷問一位美軍少校:‘像我這種身份的準將在華盛頓通常和誰吃飯?’少校斜著眼看著準將說:‘在華盛頓,像你這樣的準將通常 隻配到廚房裏和廚子吃飯。’”
聽完了這個故事,參宴的名媛貴賓們看著麥克阿瑟身上戲服般的元帥服和羅馬式的金杖都要笑昏了,隻有麥克阿瑟氣得咬牙切齒。
當“香蕉國元帥”、“呂宋拿破侖”及其元帥服的故事傳遍華盛頓社交界時,麥克阿瑟含羞重返菲律賓,當時他甚至發誓一輩子也不回美國了。這一走就是十四年。
這十四年間,麥克阿瑟僅在一九四四年飛到夏威夷珍珠港同羅斯福進行過一次會晤,商定反攻日本的戰略方向,其餘的時間就在東方稱王稱霸,為擴展美利堅帝國在亞洲的利益效盡犬馬之勞。不過若能 在東方自成一統,他會更高興的。
十月十四日,麥克阿瑟飛到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待杜魯門的到來。還在飛機上他就笑個不停,密蘇裏鄉下佬要他到珍珠港會晤,偏不!選威克島可以讓杜魯門多飛好幾千英裏,雖然自己也不太方便。威 克島可沒珍珠港那麼好的條件,大概自己也隻能住海軍提供的瓦楞鐵活動小房屋,不過值!得給鄉下佬個厲害看看,中國人管這叫什麼?對,下馬威!待會兒還有殺威棒呢!麥克阿瑟想著想著禁不住笑 出了聲,隨從們還以為他是為能見到杜魯門而興奮不已呢。
這天晚上,麥克阿瑟隻睡了一個小時。他起床後刮了臉,穿上平時的便裝卡嘰布褲子、敞領襯衫和軟帽,連勳章也沒戴,隻隨意地在領子上佩了五星領章。他的副官惠特尼寫道:“他看起來像睡了十二 個小時一樣精神煥發。”不過,他的這位精神煥發的上司忘了穿上禮服去見美國軍隊總司令,而且還違反了晉見總統的一切禮儀軍規。連新兵都不會忘掉這麼做的。
麥克阿瑟在一大隊開道車的陪伴下來到機場,許多見過大場麵的記者都驚歎道:“這很像不同國家元首的會見。”
杜魯門到了。直到他走下舷梯,麥克阿瑟才走下吉普車迎上前去伸出手。
杜魯門一怔後笑道:“我很早就期望見到您,將軍。”說著就握住了麥克阿瑟的手。
麥克阿瑟點點頭:“我希望下一次見麵不會等得太久。”
隻有一個人注意到了杜麥會麵時的微妙之處,這就是隨同杜魯門前來的、精通七國語言的弗農·阿·沃爾特斯,這位十多年後在巴黎與黃鎮秘密談判三年,為尼克鬆、基辛格訪華鋪路的美國語言學家( 他以後還任過美國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在回憶錄中記敘:
杜魯門先生慢慢走下舷梯,向將軍走去,我有些驚奇地注意到,麥克阿瑟將軍沒有向杜魯門總統行禮。美國憲法明文規定,總統是武裝部隊總司令。不管麥克阿瑟將軍信仰如何,像他那樣老資格的軍人 竟然不向美國總統行禮,在我看來是令人奇怪的。”
後來,沃爾特斯在杜魯門晚年時,專門飛到獨立城去看他。沃爾特斯鼓起勇氣問杜魯門:“總統先生,我能向您提一個輕率的問題嗎?”杜魯門說:“沃爾特斯,不存在什麼輕率的問題,隻有輕率的回 答,在這方麵我倒是個專家,所以,你就問吧。”沃爾特斯吞吞吐吐:“總統先生,您到達威克島後下飛機時,是否注意到……”不等他問完,杜魯門就打斷他:“我是否注意到麥克阿瑟沒有向美國總 統行禮。你完全正確,我注意到了,我當時感到遺憾,因為我知道那意味著我同他打交道時將遇到麻煩。後來果然如此,我解除了他的職務,我早就應該這樣做了。不管正確與否,他就是不了解如何治 理美國。”
那邊中國舉國上下萬眾一心,這邊美國將帥勾心鬥角,戰爭之神開始向美國人獰笑了。
杜魯門此行相當急促,雖然討厭見到麥克阿瑟,但戰爭形勢的發展迫使他非會見這個瘟神不可,他寫道:“我想會見麥克阿瑟將軍的最重要和最簡單的原因,是我們從未有過任何私人的接觸,我認為他 應該了解他的總司令,而我也應該了解在遠東戰場上的高級指揮官……”
其實杜魯門所說非實,第二個原因恐怕才是最重要的:“中共在北平發出威脅,要在朝鮮進行幹涉的消息,是我渴望同麥克阿瑟將軍會商的另一個原因。我想從他的第一手情報和判斷中吸取益處。”
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早在十月三日當天就將周恩來的最後警告忠實地轉給了美國。
可惜,麥克阿瑟現在要犯第二個致命錯誤了。麵對大量中國可能出兵朝鮮的情報,他居然大言不慚地告訴杜魯門:“可能性很小。假如他們在第一個月或第二個月進行幹涉,那可能是具有決定意義的。 我們不再害怕他們的幹涉了,我們也不用畢恭畢敬了。中國人在滿洲有三十萬部隊,其中很可能不超過十萬到十二萬五千人部署在鴨綠江邊,隻有五萬到六萬人能夠渡江作戰。他們沒有空軍。既然我們 的空軍在朝鮮有了基地。”麥克阿瑟說到這裏把手惡狠狠往下一劈,向杜魯門做了一個不久後讓中國人笑掉大牙的結論:“如果中國人試圖前進到平壤,那將會出現一場最大規模的屠殺!”
會談中,麥克阿瑟忽然慢悠悠地拿出他的煙鬥,裝上煙絲,把煙鬥叼在嘴上,並取出一盒火柴。當他準備劃燃火柴的時候,發現了什麼似的停下來,裝模作樣地問杜魯門:“我抽煙,你不會介意吧?”
傻瓜都看出來了麥克阿瑟又在故意嘲弄杜魯門,他已做好了抽煙的準備,如果杜魯門回答介意,那隻會顯得美國總統粗魯霸道。
心知肚明的杜魯門狠狠盯了麥克阿瑟一眼:“抽吧,將軍。別人噴在我臉上的煙霧要比噴在任何一個美國人臉上的煙霧都多。”
會談結束,杜魯門笑容滿麵地將一枚橡葉勳章掛在麥克阿瑟的胸前。他發表了評價極高的演說:“聯合國要求我國為聯合國軍提供第一位司令官,這也是我們莫大的光榮。我們有這麼一個適合的人選來 完成這個使命真是世界的幸運。這個人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一位非常偉大的戰士。”
說這話的時候,受盡了侮辱的杜魯門大概在心裏操遍了麥克阿瑟的祖宗。幾個月後,杜魯門撤掉了麥克阿瑟的職務,大罵他是個“混蛋”。有人用“非常偉大的戰士”這句話來提醒他,並問他對於撤掉 麥克阿瑟職務一事有何遺憾,杜魯門回答:“我惟一的遺憾就是幾個月以前沒有及時撤掉這個混蛋。”
不過杜魯門沒有想到,替他報複麥克阿瑟,幫他出了這口惡氣的竟是不會說半句花言巧語、樸實得像石頭一樣的中國統帥彭德懷。他更想不到,他的蟬聯總統之夢也要被彭德懷打破。但此刻,隻待一聲 令下就要統兵出戰的彭德懷也是滿腹煩惱。幾十萬大軍已箭上弦,刀出鞘,迅雷擊出之時,毛澤東突令暫緩出兵,並命彭德懷立刻回京。出了什麼事呢?
斯大林出爾反爾,蘇聯的許諾變卦了……
十七
周恩來是和林彪一起飛往莫斯科的,林彪說是要去治病,中央各位領導自然知道他這是在找台階下,個個都裝糊塗由他去了。林彪這一走就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八年。
周恩來前往莫斯科的目的是告知斯大林中國決意出兵援朝,要求蘇聯給中國軍事援助和派空軍進駐東北及沿海大城市幫助防空。他在黑海海濱的度假勝地阿德列爾見到斯大林時吃了一驚,僅僅半年時間 ,斯大林蒼老多了,眼袋鼓鼓地突出,臉上的皮肉全鬆了。斯大林一開口更讓周恩來嚇了一跳:“蘇聯出動空軍配合中國地麵作戰有困難,我們不能出兵。”
奉誠實守信為美德的周恩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朝鮮同誌向蘇中求救後,蘇聯說好中國出人出地麵部隊,他們出武器出空軍配合,中國才同意出兵的。怎麼如此出爾反爾,不守信用!
斯大林漠然看著周恩來,他內心想什麼是再也不會有人知道的了。在真要同美國人真刀真槍幹起來時,斯大林確實害怕了,他真的害怕為此再打一次世界大戰。肅反擴大化,集體化農莊運動……他在國 內犯了多少錯誤他自己很清楚。他再不敢冒險了。
長期與蘇共打交道,深知斯大林其人的周恩來一瞬間就從最初的震驚中回過神來:“我們中央本來就有兩種意見,一種出兵,一種不出兵,分歧很大。現在好不容易達成出兵共識,我們隻要求蘇聯出動 空軍掩護,隻要求蘇聯援助我們援朝所需的武器彈藥,提供陸軍輕武器的藍圖供我們仿製。斯大林同誌,我們中國人的要求並不過分。我們沒有高射炮,沒有飛機,沒有坦克,我們整個軍隊全部使用繳 獲的舊雜式武器。為了應急,我們隻好在各個軍進行武器調配,比如讓三十八軍全部使用日本武器,這一個軍的戰士都在用日本的三八槍;四十軍全部用繳獲的美式武器,全部用湯姆槍。隻有這樣才能 勉強保證統一供應。我們甚至連步兵用的子彈都不夠,國內各部隊各兵工廠掘地三尺,連翻修舊子彈在內才搞到了一點二億發子彈,隻夠援朝部隊六七個基數的輕武器彈藥。您難道讓我們用刺刀跟美國 人拚命嗎?”
斯大林心知周恩來所說全是實情,他稍稍鬆了一點口:“可以滿足中國抗美援朝所需的飛機、大炮、坦克等裝備,但蘇聯空軍尚未準備好,須待兩個月或兩個半月才能出動空軍支援誌願軍作戰。你們要 實在不願意出兵,就讓金日成到東北搞個流亡政府。”
斯大林又在耍滑頭了,他要先讓中國人去打,看看美國人反應如何再做進退。
周恩來見再說也是無益,當即返回莫斯科,發電向中央政治局和毛澤東彙報。
十八
接到電報,毛澤東眼睛都氣紅了:“我們的戰士也是人生爹媽養的血肉之軀!炸彈落下來照樣血肉橫飛屍骨無存!我們一出就是幾十萬部隊,他卻幾百個飛行員都不肯出。說好的話又不算數,這不是釜 底抽薪嗎?你不出我也不出!叫彭德懷回來!”
毛澤東當著朱德、任弼時的麵大拍桌子,茶杯都跳了起來。
老成持重的朱德、任弼時一時也沉默了,他們同樣氣憤。過了片刻,朱德說道:“主席,慎重行事哪,急躁不得呀。”
任弼時強忍高血壓帶來的劇烈頭痛也勸慰道:“是啊,斯大林不守信義,雖是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的呀,唉。”
在共產國際工作多年,對斯大林領教多多的任弼時長歎一聲。
毛澤東望著中南海碧綠的湖水,良久言道:“百年積弱呀,我們中國人一定要爭氣,要爭氣,要爭氣!以後一定要好好想個法子,把我們的實力一下子就抓上去,越快越好,再也不用仰人鼻息!”
十三日一早,彭德懷、高崗飛回北京,中央政治局再次召開緊急會議。此時美英空軍正在朝鮮北部狂轟濫炸,地麵部隊則觀察動靜,準備一部向平壤進攻,一部由元山向鴨綠江推進,朝鮮的覆亡已是旦 夕之事。
狂怒過後的毛澤東已平靜下來:“我們不能見死不救。”
大會熱烈討論,終於達成決議:“即使蘇聯暫緩出動空軍,我們中國人也要克服千難萬險,出兵援朝!”
開完會,彭、高又飛回東北,準備十七日出兵。
在莫斯科一夜未睡,焦急等待回電的周恩來終於等到了毛澤東的答複:
“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製。
“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斯大林得知消息,混濁的眼睛頓時濕潤了,兩顆淚珠順著他的鼻梁悄悄流了下來。他喃喃說了一句:“中國同誌好啊……”
斯大林這次是徹底震驚了,太意外了。中國人竟真的要用那麼原始的武器獨自去對付美國人!
“他們是些真正的共產黨人,不是土地改革者,不是人造黃油共產黨人,那個毛澤東是個馬列主義者……”
斯大林又流下了兩滴眼淚。
眼淚流過了,錢還是要的。中國出兵援朝是為整個社會主義陣營打的一場前哨戰,以後犧牲的十幾萬戰士,消耗的巨大軍費,貧窮的中國全部獨自承擔,所有的民族犧牲和對朝鮮的人力物力援助都是無 償的。沒讓朝鮮出一分錢。而中國去打仗,蘇聯卻貸款讓中國買軍火。抗美援朝期間,中國為此總共欠下了三十億人民幣軍火款。以後在三年困難時期,中國咬著牙全部還清。
斯大林除同意賣軍火外,還答應提供十六個團的空軍二至三個月後參戰。
周恩來迅速在兩三天內與蘇聯談妥了龐雜的軍援項目,連物資的運輸、接管和集中的辦法和手續都商定妥當,其效率讓人歎為觀止。深受刺激的中國共產黨人由此下決心建立自己門類齊全的國防工業。 周恩來趁朝鮮戰爭的機會,讓類似原始手工作坊的中國兵器工業,從仿製蘇造武器入手,利用蘇聯的援助,一手建立起了新中國強大的兵器工業基礎,為今天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奠定了基礎,他是中國兵 器工業公認的奠基人。
就在周恩來談判完畢就要起程回國時,斯大林又變臉了!那十六個團的空軍二三個月後也不能進朝鮮,隻能在鴨綠江邊掩護中國領空!
這下,永遠都是那麼溫文爾雅的周恩來也憤怒了,他語調平靜卻言辭尖刻地告訴蘇聯人:“我們中國人也可以不管別人的事,關起門過自己的小日子!剛決定的事,怎麼又推翻了呢!不行,不管你們怎 麼樣,我們中國已經決定了,是一定要出兵的!”
斯大林隻當沒聽見,他算定了純樸的中國共產黨人非出兵不可。站在他身邊的莫洛托夫漲紅了臉,連這位老資格的外交家都感到不好意思了。周恩來拂袖而去,他根本就不想再談下去了,十六日,周恩 來將武器裝備的項目落實好飛回北京。
由於斯大林第二次變卦,準備十七日出兵的彭德懷也隻好帶著一肚子火氣再回到北京,如此一拖再拖,是會影響部隊士氣的。
十八日,風塵仆仆的周恩來滿臉疲憊地參加了又一次政治局會議,彙報了赴蘇談判經過。
滿懷國際主義精神,對共產主義事業無限忠誠,充滿了正義感的中國共產黨的開國領袖們一致舉手,不管斯大林出不出空軍,我們中國人自己去救朝鮮同誌!出兵時間就定在第二天,一九五○年十月十 九日!
許多年以後,毛澤東、周恩來、金日成促膝長談。當時中國與抗美援朝時的盟友蘇聯反目為仇,蘇軍剛在珍寶島被中國軍隊慘敗,中蘇大戰已是一觸即發。但偉人們評論這段曆史時仍然十分客觀。
毛澤東:雖然擺了五個軍在鴨綠江邊,可是我們政治局總定不了……在那個時候,因為中國動搖,斯大林也就泄了氣,說算了吧!後頭不是總理去了嗎?是帶了不出兵的意見去的吧?
周恩來:兩種意見,要他選擇。我們出兵就要他的空軍支持我們。
毛澤東:我們隻要他們空軍幫忙,但他們不幹。
周恩來:開始的時候,莫洛托夫讚成了,以後斯大林又給他打電話說,不能用空軍支持,空軍隻能到鴨綠江邊。
毛澤東:最後才決定了,國內去了電報,不管蘇聯出不出空軍,我們去。我看也還要感謝蘇聯,它總幫助了我們軍火和彈藥嘛,算半價。還有汽車隊呀。
這份樸素的曆史記錄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氣魄和中國人民不可侮的決心,卻也是出兵朝鮮艱難決策的最真實寫照!
十九
十月十九日,彭德懷飛赴鴨綠江邊的安東告訴部下:“再不會變了!”
這位中國統帥把手狠狠捶在桌子上,政治家們該幹的事都幹完了,剩下的事就該讓我們中國軍人在戰場上去幹了!
十三兵團的幾位領導正圍在彭德懷身邊商定各部隊入朝路線時,樸一禹又趕來了,他已經得知彭德懷回到安東。
樸一禹一見麵就問:“彭總司令,你們出兵的日子定下來沒有?”
彭總剛毅地說:“已經定下來了,時間就在今天晚上,四個軍三個炮師一齊出動!”
樸一禹的淚珠頓時就流滿臉龐:“這就好了,這就好了,你們再不出兵,朝鮮就完了!”
接著他長歎一口氣:“平壤的陷落,也就是一兩天的事,美偽軍正發瘋似的全速向中朝邊境撲過來。”
形勢之嚴峻,戰況惡化之快完全出乎中國將帥們的意料。
彭德懷思慮片刻:“敵進甚急,我跟樸一禹同誌立刻進朝鮮去找金首相,你們馬上負責組織部隊過江,決不能出半點紕漏,明白嗎?”
幾位將領一起肅然立正:“明白了,彭總,請你放心先走吧。”
彭德懷神色凝重,注視眾將良久後毅然轉身坐上樸一禹的小車衝入了夜色,他身邊僅帶了四個警衛員和通訊處長崔倫、秘書楊鳳安和一部電台車。
車到鴨綠江橋頭,彭德懷命令停車,他走到橋頭警衛戰士身邊嚴肅地問道:“就要跟美國人見仗了,怕嗎?”
那戰士才十七八歲的模樣,個兒雖小卻豪氣衝天:“怕他個鳥,美國人不是肉長的?老子一刺刀上去照樣兩眼兒!”
彭德懷仰頭大笑。這是什麼?這是士氣!帶著這樣的士兵去打仗,打不贏隻能怪我彭德懷無能!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那小戰士的肩膀:“好樣兒的!”說完轉身上車:
“給老夫開車,入朝!”
這位中國統帥就這樣先於他的百萬大軍隻身衝進了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
在他身後,在夜色的掩護下,一隊隊撕去了軍裝上所有中文標識的中國士兵肩扛武器、彈藥、被裝、土工作業工具和十天幹糧,從安東、長甸河口和集安等地跨過了鴨綠江,迎著那炮火連天的戰場義無 反顧地衝過去……
在大軍撲進朝鮮的同時,中國軍隊代總長聶榮臻走進了毛澤東的臥室:“主席,部隊已經開始進朝鮮了。”
正來回走動的毛澤東拉開床上的被子隻說了兩個字:“睡覺。”
工作人員說,多少天來,他第一次睡得很香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