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2 / 3)

歐洲十來個國家幾億人民的命運就這樣被這半張薄紙所代表的強權所決定,基本原則就是一條,誰的軍隊能占領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是誰的勢力範圍,就建立什麼樣的社會製度,他人不能問津。

似乎會談雙方都受到了某些良心方麵的責備,雙方都羞澀地沉默起來。鉛筆劃過的紙條還放在桌子中間,丘吉爾終於打破沉默:“似乎我們在處理這些與千百萬人生死攸關的問題上,用這種草率的態度 ,這不至於被人說是玩世不恭吧?讓咱們把紙條燒掉算了。”

“不,你保存著。”斯大林說道。

斯大林同意這樣的勢力劃分並非因為丘吉爾,老實說,以丘吉爾的實力已經不配做他的對手了,但是丘吉爾的背後坐著跛子羅斯福撐腰,雖然他此次並沒有來。誰都知道,二戰打掉了兩個老帝國,又崛 起了兩個新帝國,德國的廢墟上是蘇聯,英國的廢墟上是美國。斯大林可以忽視丘吉爾,卻不能無視羅斯福。

歐洲的戰後問題基本上就是這樣被解決了,現在就剩東方對日作戰和如何在亞洲劃分勢力範圍的問題了。但麻煩的是,亞洲戰局還未見最後分曉,蘇聯還未參加對日作戰,還有大得誰都頭痛的中國問題 ,討價還價的餘地著實不小,況且還有位主角未上場,那就隻好等下次的雅爾塔會議再解決吧,好在分贓原則已經確定,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

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 蘇聯克裏米亞半島雅爾塔

說來很奇怪,美國惟一連任四屆總統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竟在三十九歲得了一場小兒麻痹症,這場疾病使他下半輩子隻能坐在輪椅上縱橫捭闔。現在他已垂垂老矣。羅斯福為美國拿到了勝利的 桂冠,而勝利也耗幹了他的精血。他身體虛弱,臉色蠟黃,雙目無光,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但誰也不敢因此而輕視他。

此刻,神困力乏的羅斯福卻充滿了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美國強大的實力和對手們的衰敗。法國早在一九三九年就被打敗了,德國馬上就要完蛋了,英國已經虛脫,日本連首都都被炸成廢墟,意大利垮 了,東方的中國已經打了一百年仗了,誰都不知道拿破侖眼中的睡獅還能不能醒過來,而有兩洋保護的美國,兩次大戰都未涉及本土,都是別人拚得精疲力竭時再參戰奪取勝利果實,可謂嚐盡了戰爭的 甜頭。此時,美國已擁有全球一半的工業生產能力,僅鋼的年產量就達八千萬噸(一直到五十年後,中國的鋼產量才達到這個能力),放眼地球,誰還能與美國比肩?老實說,羅斯福現在僅僅高看斯大 林一眼,畢竟他現在擁有一支一千一百三十六萬人的軍隊,特別是他在對德戰爭中鍛煉出來的世界最強大的陸軍更讓人不能小視。

但是,羅斯福並不畏懼斯大林,他看透了斯大林的虛弱。大戰四年,蘇聯死了二千七百萬人,占國民十分之一還強。戰後,蘇聯每一個家庭的餐桌上都空出了一兩個位置,連斯大林的大兒子都被打死了 !被戰火燒得滿目瘡痍的蘇聯國民經濟更是幾欲崩潰,工業生產能力僅達美國的五分之一,鋼年產量僅有一千二百萬噸,回想在雅爾塔環城公路上見到的蘇聯警衛部隊的情景……那些部隊幾乎全是未成 年的孩子和姑娘,軍服單薄,連手套都沒有配發,持槍敬禮時身體在寒風中不住地顫抖……羅斯福的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冷笑,蘇聯的人力物力已匱乏到極點……斯大林隻能拿到他的實力所能允許拿到的 東西!

羅斯福咧嘴笑道:“希望我們此次的會議能奠定一個和平安寧的戰後格局。”

斯大林、丘吉爾一起點頭。

雅爾塔會議進行了七天,反法西斯同盟三巨頭——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斯大林、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舉行了具有極大曆史意義的會議,史稱“雅爾塔會議”。雅爾塔會議奠定了戰後世界、特 別是歐洲的基本戰略格局,直到一九八九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雅爾塔體製才宣告徹底完蛋。

雅爾塔會議的內容分為兩大板塊。一塊是美蘇英三國戰後如何處理德國和劃分歐洲勢力範圍。第二塊是美蘇兩國如何處理日本和劃分遠東勢力範圍。談到這個問題時,丘吉爾就被撇到一邊了,他和他行 將崩潰的帝國已經不夠級別處理這個問題了。令人慨歎的是,真正堅持對日作戰時間最長、出力最多、犧牲最大的中國在如何處理日本的問題上被完全排斥在外,不僅如此,作為戰勝國的中國還將被逼 迫同意切割掉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裏的一塊土地以滿足美蘇達成交易的條件。兩次大戰中國都是名義上的勝利者,但一次勝得比一次屈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後世一位中國曆史學家如是評價雅 爾塔會議。

美蘇達成交易的基本內容是蘇聯對日宣戰。條件是它將得到庫頁島(俄稱薩哈林島,它也曾是中國領土)南部以及千島群島;還可以使用中國“不凍港”大連和中長鐵路;蒙古正式獨立。戰勝國中國的 合法利益竟被美蘇盟國做了交易,中國對此卻毫不知情,連戰敗國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