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1 / 3)

序幕

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莫斯科

人類曆史上空前慘烈的大戰已經進入到第七個年頭了,在浩瀚太平洋上的許多個島嶼、在古老歐洲的無數個城鎮、在大西洋的狂風惡浪中、在北非黃塵蔽天的沙漠、在東方中國的山丘平原湖泊、在東南 亞潮濕的熱帶雨林、在藍色無垠的天空、甚至在北極海冰冷的水下,幾千萬軍人分成兩個敵對的陣營拚命廝殺,他們向對手瘋狂地傾瀉著炮彈、子彈、炸彈、魚雷,鋼鐵和炸藥用完了就用刺刀捅,刺刀 捅彎了用牙咬、用手扼,人類竭盡所有的智能與體力去置對手實際上是自身於死地。在軍人們的身後,是幾十個國家裏早已將全部生活、生產統統納入戰時軌道的近二十億人民,飛機大炮代替了麵包黃 油,鐵鍋耕犁甚至下水道鐵蓋都熔鑄成了機槍坦克,溫順婦女成為慰安婦,善良老人成為戰士,花季少年成為殺手。戰神之翼覆蓋著大地,寶貴的生命比垃圾更不值錢。現在,當血終於流得夠多的時候 ,地球上的任何人、甚至是正在拚死反撲的對手也不懷疑同盟國即將取得戰爭的勝利了。但此刻,即將取得勝利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卻沒有一絲輕鬆的感覺。

身軀肥大的丘吉爾深深地陷進沙發,經曆了戰爭初期不堪回首的慘敗,蘇聯美國相繼陷入戰爭成為盟友的狂喜,他依靠自己的睿智與狡詐,在綜合運用了從光明正大到卑鄙齷齪的種種手段後,他駕駛的 英國航船即將駛向勝利的彼岸。丘吉爾本應感到欣慰與快樂,但他沒有,相反,他滿懷深重的無力感,他的帝國老了,病了。丘吉爾比誰都更清楚,英國獅子雖然還能咆哮,但它已是精疲力竭、遍體鱗 傷,連尾巴都生滿了膿瘡,快搖不動了。雄踞世界之巔兩百年的大不列顛帝國再也不會有昔日的榮光了,它將不可避免地衰落成二流國家。偉人無限的抱負與所能支配的力量的衰敗使丘吉爾感到無限的 悲涼與痛苦,特別是當他側過臉看著茶幾對麵那個正抽著煙鬥的格魯吉亞人時就更是如此了,德意誌帝國的廢墟上即將站立起這個人的新帝國。

丘吉爾放下口中叼著的哈瓦那雪茄,看著正有一搭沒一搭大抽煙鬥的斯大林那掩在繚繞煙霧後顯得有些朦朧的臉,不禁感到有些惱火。當今之世,能在他麵前如此肆無忌憚抽煙的人沒幾個了,但哪怕隻 剩一個也會是斯大林。坦率地說,丘吉爾內心深處非常仇恨斯大林,那是一種天敵間的仇恨,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大國沒有一個不仇恨俄國,英法恨俄國突然退出戰爭,德國恨俄國在戰事最緊張的 時候突然在背後插了一刀,而他們又共同仇恨俄國的共產主義製度。就在二次大戰前不久,丘吉爾還在謾罵俄國人是醜惡的大猩猩、英國對俄國隻有兩個字——消滅!

沒有永恒的敵人,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徹底的實用主義者丘吉爾在俄國對德作戰後立刻忘了他詛咒蘇聯的汙言穢語,馬上以詩一般的語言歌唱:“俄國的危險就是我們的危險,俄國人為 保衛家園而戰的事業,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業!”

丘吉爾此行麵晤斯大林的目的,是為戰後世界的安排開始與斯大林進行初步磋商,他內心再仇恨斯大林,卻不能不正視斯大林麾下蘇聯紅軍的巨大實力。上千萬蘇聯紅軍已席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匈牙利、南斯拉夫等中東歐國家,目前,蘇軍已攻至波蘭首都華沙城下,而他的英國軍隊和羅斯福的美國軍隊卻還在法國中部和意大利的亞平寧山脈苦戰。他和羅斯福害怕極了,蘇聯人再 這樣打下去,整個多瑙河流域和大半個歐洲就全被斯大林拿去了,形勢逼迫他和斯大林立刻展開一次會談,以商討歐洲勝利果實瓜分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如何劃分西方世界和俄國在歐洲的勢力範圍, 後來的曆史學家們就說得更簡單了,他們說這就是一次“分贓性質”的會談。

丘吉爾微笑著看著斯大林:“我們有我們的利益,你們有你們的利益,如何才能使我們雙方共同確保我們的各自利益不受損害呢?”

斯大林同樣微笑著看著丘吉爾:“你的意見呢?”

斯大林壓根就不信任丘吉爾,他曾教訓他的部下:“羅斯福隻會拿走你的盧布,而丘吉爾會偷走你褲兜裏最後一個戈比!”

丘吉爾隨手拿出半張紙寫道:

羅馬尼亞

俄國…………百分之九十

其它國家………百分之十

希臘

英國(與美國一致)………百分之九十

俄國………百分之十

南斯拉夫…………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五十

匈牙利……………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五十

保加利亞

俄國………………百分之七十五

其它國家…………百分之二十五

丘吉爾把紙條遞給斯大林,他後來回憶:“斯大林拿起藍鉛筆一勾表示同意,然後把字條遞回給我們,一切就這樣解決了,比把它寫下來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