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申府進入黃埔軍校源於與蔣介石的相識,據張申府回憶:“那是1923年的11月,我從德國回國,取道俄國,住在莫斯科趙世炎處。時蔣介石正奉孫中山先生之命,與張太雷等四人在俄國考察,這是為國民黨創辦軍校作準備的政治軍事考察。經世炎同誌介紹,認識了蔣介石。”
當時國民黨在孫中山的主持下,與中共開展黨內合作,接受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張申府通曉英語、德語,加上李大釗和陳獨秀的推薦,很快成為校長蔣介石的翻譯。
為了辦好學校、培養自己未來打天下的棟梁之才,蔣介石曾請求留學西歐的黃埔軍校學生入學考試麵試主考官張申府(共產黨員),要他舉薦一些國外學習的優秀人才到黃埔執教,蔣介石其實是希望張申府可以接任。
不料,張申府似乎沒有理會弦外之音,他爽快地開列了全是共產黨人的十五個人的名單,其中第一名就是周恩來,第二是周佛海。此外還有惲代英、趙世炎、高語罕、沈雁冰、歐陽繼修等人。
1921年春,張申府在巴黎時,介紹了23歲的周恩來加入中共,成為中共八個發起組織之一的巴黎小組成員。
當廖仲愷提出希望中共方麵能推薦一位適當人選接任軍校政治部主任一職時,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陳獨秀的兒子),也決定派周恩來去黃埔軍校接任這一職務,並同時兼任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長。
接到張申府的推薦信後,當時還在法國的周恩來很快回信,表示願意回來。
張申府將此事報告廖仲愷,廖仲愷立即答應寄路費。
說實話,黃埔軍校地處廣州郊外,實在是個生活艱苦的地方,此外,黃埔軍校內部派係林立,大部分共產黨的高級幹部都不願去蹚渾水,情願在國民黨中央謀取一官半職。
張申府雖然是黃埔軍校第一位中共教官,也介紹了一大批中共人士進去,但他自己在黃埔的時間並不長,任職一個多月就“開小差”了,於1924年6月19日離開黃埔,當時由他舉薦的周恩來還沒回到廣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