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我們怎樣學習曆史、地理(4)(3 / 3)

這界說怎樣定呢?實在不容易下得恰當。我們如隻粗粗一想,則究明一山一水的狀態,未嚐不是地理的知識,然而支支節節的太覺片段,太覺零碎,則又宜求會通,自成一個統係。據一般學者的研究,對於地理學的界說,約有三派主張:

(一)研究地麵自然現象的真相。

(二)研究地麵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三)各科學研究的綜合

這三派中,一派太偏自然,不能包括地理學的全體。

因為地理學的目的,不單是認識地球表麵自然界的實況,還要研究這自然現象與人類的生活有怎樣的關係。三派則範圍太廣,隻可依為精深研究的根據,似乎與普通地理學的目的不能適應。那麼合乎一般目的的,隻有二派最適我們的要求。原來我們在地理學上唯一的需求,就是要了解這環境於我們四周的自然環境。所以簡單說來,地理隻是關係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地理學隻是究明這自然環境怎樣會得影響於人類的生活。

二 為什麼要研究地理

我們既然知道地理隻是關係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那麼,“為什麼要研究它”的問題,當然已有較切的解答。因為人類的生活固然受自然環境的支配,而自然環境也因人為的事實而變動。所以人類的生活與自然環境,是一刻不可分離的。這樣說來,我們的生活已為自然環境所限,似乎不能不順應它;但我們的希望,總想把它改造了,使它來順應我們,決不甘心被環境把我們完全征服。

然而怎樣才得改造呢?那第一要究明的,便是這自然環境的真相究竟怎樣,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又怎樣。把這幾點究明了,然後才有鮮明的關係顯露出來,於是哪一項可以改造,哪一項隻能順應的事實,般般清楚,我們便得到一個進行的方針。我們不必說什麼遠大的話,隻要出門問問道路的遠近,居家問問風土的宜忌,已隨處脫不了應付的方法。如欲進一步,求為事業的幫助,則尤其不可忽略這環境的研究了。譬如政治家要討論怎樣地施政設治,自然必需周知天然的形勢和各地的民情;商業家要打算怎樣地調盈劑虛,自然必需熟悉貨物的支配和運道的便否;軍事家要規劃怎樣地設防置守,自然必需編察形勢的扼塞和輸送的途徑。這許多必需的條件,試問能不能離開地理的研究?因此,我們自己要明白自己的生活意味,就不能不對於環繞著自己的自然環境求一個真知灼見。換句話說,我們所以要研究地理,便是要了解自己的地位。

三 怎樣研究地理

地理的關係於人生這樣的切要,而地理內容的包含又這樣的繁富,我們怎樣去研究,打從什麼地方入手呢?驟然想來,固然很茫漠,很籠統,似乎無從下手。其實我們無論做什麼事,總有一個較有界限的範圍,研究學問,也是這樣。雖是做精密考查的不能不廣討旁搜,以求其通,然而範圍終得勒定,才可較有把握。不然太廣泛了,竟要弄到像大海迷津一樣,必致泛濫無歸的。今先假定一個研究的目標,這目標可分三步:

(一)就地理表麵的種種自然現象一一究明它們的真相。

(二)就已然的現象——現在地麵上人地相互共存的現象——和已然的事實——曆史上已往的事實——歸納起來,究明地理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三)根據(一)、(二)兩步所究明的事實,——人地間的真關係——推斷人類對於地理環境應當持怎樣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