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國文化問題略談(1 / 3)

一.文化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如吾人生活,必依靠於農業生產。農工如何生產,所有其器具技術及其有關之社會製度等等,便是文化之一大重要部分。又如吾人生活,必依靠於社會之治安,必依靠於社會之有條理有秩序而後可。那麼,所有產生此治安此條理秩序,且維持它的如政治、如法律製度、如道德習慣、如宗教信仰、如軍隊警察種種,莫不為文化重要部分。又如吾人生來一無所能,一切生活多靠後天學習。於是一切教育設施,遂不可少,而文化之傳遞與不斷進步亦即在此。那當然,若文字,若學術,若圖書,若學校,及其相關相類之事,更算是文化了。

我今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告訴人,文化是極其實在的東西,俗常以文字、文學、學術、思想、教育、出版等為文化,乃是狹意的;文化之本義,必包括經濟、政治,而且作為主要部分。

然則,若音樂戲劇及一切文學與藝術,是否亦在吾人生活所依靠之列?答:此誠為吾人所享受,似不好說為“所依靠”。但人生需要,非徒衣食而止,故流行有“精神食糧”之語。從其條暢涵泳吾人之精神,而培養增益吾人之精力以言之,則說為一種依靠,亦未為不可耳。

古人謂:“言各有當。”讀者其善會作者立言之意,可也。

二.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是說我們自己的文化,以別於外來的文化而言。於此求一清楚之劃分,是不可能的。不過以近百年世界大交通,中國所受變於外洋者太大,盡失其故步;故大略劃取未受近百年影響變化之固有者,目為中國文化。這亦就是特指吾中國人夙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從文化比較上來看,此中國文化具有極強度之個性。所謂極強度之個性,蓋從下列各層見之:

一、它是獨立創造積久形成之文化。

二、各地文化均有多少差異,然未若中國自具特征(如文字之特殊,如法學上所謂法係之特殊,如是種種,有許多特征)與其他文化距離之大者(自具特征,獨成係統堪與中國比肩者,唯西洋文化、印度文化,故世稱文化三大係)。

三、從已往曆史征之,其同化他人之力量為最偉大,幾乎未見其比(故能吸收若幹鄰邦、外族,而融成後來廣大之中國)。

四、曆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先若後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等,或已夭折,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國始終以其自創文化綿永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於今日,壽命稱最久。

五、非唯時間上最久,抑空間上亦最大。由中國文化形成之一大單位(社會),占世界人類之極大數字,亦為其他文化單位所不及。

六、又可詫者,在此綿長之壽命中間(特別是後兩千多年),此文化自身乃殊少變動與改進,似顯示其內部具有極高度之穩妥調和性,亦為其他文化所沒有者。

七、其文化放射於四周之影響,最遠且大。北至於西伯利亞,南迄於南洋群島,東及朝鮮、日本,西達蔥嶺以西,都在其勢力範圍。其有些直是多半依中國文化為生活,如安南、如朝鮮、如過去之日本,以至暹邏、緬甸等等。又如學者研究所得:歐洲十四、十五、十六世紀之文藝複興,實以中國若幹物質發明(特別是造紙和印刷術等)之傳習為其物質基礎;歐洲十七、十八世紀之啟蒙時代,實以中國學術思想、社會政治之傳說為其精神來源。然則遠若西歐,所受影響,猶如此其巨大也。

如果我們取有史以來世界上每一個文化民族的成績,比較檢討一下,便可知道中國民族所成就的,真乃自古人類唯一奇跡。它之相形見絀,隻是最近一百餘年的事而已。

三.文化大轉變時代

今天我們正處於社會大改造、文化大轉變之時代。這不僅為中國而言,抑整個世界都是如此。

距今四百年前,西洋人開始向世界作探險遠征。距今二百年到距今一百年(1750-1850)前,西洋文化有突飛之大進步。其進步足可比擬人類由石器時代而進於銅器時代,或由銅器時代而進於鐵器時代。然而此一百年間之中國人,或亞洲、非洲任何一地之人,卻沿襲其祖先之生活,安然未變。西洋人以其進步所得之交通工具(輪船、火車)更助成其遠征,而向世界各洲土侵略殖民。特別是產業革命後,新工業之興起,已完全變動了世界自然力之均衡(balanceofphysicalpowerintheworld)。因此,西洋人及西洋文化在距今一百年到距今三四十年前,就宰割支配了整個世界。世界上各洲土各民族,即不被它宰割統治,至少在文化上亦輸誠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