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棺3(1 / 1)

好啊。杜興善高興地問,是曹姓人家燒酒坊的燒酒嗎?

不是。魯華棖說,是基督院的洋方丈的女兒送我的,洋酒。葡萄釀的。

杜興善笑著問,我聽說你想娶那個洋婆娘?

魯華棖臉騰地紅了,說,哪裏的事情啊,根本沒有的事!謠傳,純粹的謠傳。

魯姓人家的木匠手藝傳到魯華棖這一代,算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他不隻棺材做得好,就連普通的木活兒,也是一流的。因為開了棺材鋪子,魯姓人家其他的木活兒差不多都被忽略了。人們當然曉得魯姓人家是可以做櫃子的,是可以做床做桌子做板凳的,但是都不肯請他們,因為覺得那不吉利,打出來的床,桌子,板凳和櫃子,怎麼看怎麼都像棺材。

基督院管事的洋方丈不信這個邪。一天洋方丈來到棺材鋪子,問裏頭的夥計,當家的在嗎?魯華棖熱情地接待了他,問他要幾口?大人的還是娃娃的。洋方丈說他來棺材鋪子不是來選購棺材的,是來問問他們,除了棺材之外,還能做其他的東西麼,比如家具?

魯華棖帶著洋方丈,指給他看大戲樓,關帝廟還有遠處的黃姓人家的府邸,指著那些精美的雕花,說這些,這些,還有那些,全都是出自他魯姓人家工匠之手。順手一指基督院,魯華棖說,還有這個,你們的這個洋廟堂,也是出自我魯姓人家工匠的雙手。

洋方丈十分感慨,說真是不得了,偉大的建築,偉大的家族,簡直匪夷所思。不過……洋方丈納悶道,為何你們現在隻做棺材了?

魯華棖告訴洋方丈,在所有的木器活兒裏頭,最有學問的就是棺材,隻要棺材做得好,其他的什麼木器活兒就都難不住。有本古書名字叫《葬書》,一本書說的都是如何安葬的事。好的安葬,於後人後世都是大有裨益。什麼才是好的安葬?除了好風水,就是一口好棺材。所有的木器,無論是櫃子椅子,凳子桌子,還是床,對於生者死人,都沒有一口好棺材顯得更重要。因此,魯姓人家是非常重視棺材這個手藝的,其中有許多精妙之處,也就是技藝中的絕招竅門,是隻傳授給當家人的。因此做棺材在魯姓人家裏頭隻是他魯華棖這一脈,這一脈是魯姓人家的正統,也就是大房,長房,正房。

魯華棖向洋方丈展示了他精巧的木工手藝。叫洋方丈感到驚訝的是,魯華棖居然還能識懂來自西方的圖紙。那張圖紙是洋方丈的女兒托人帶來的,上麵畫著一些器物和家具的圖形,標示著規格大小。洋方丈告訴魯華棖,這些東西是為他女兒準備的,他女兒希望能夠在這裏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屋,屋子裏擺設自己喜歡的家具,因為她準備在這裏長期居住,她想要寫一本關於東方的小說。

魯華棖說,哦,這些東西倒是不難,不過我不認識這上頭的字,這些是尺寸嗎?

洋方丈很喜歡魯華棖,兩人時常談天說地,由此成為了好朋友。叫洋方丈感到高興的是,他的女兒來到後,雖然不是很喜歡土鎮,但是十分喜歡魯華棖做的那些家具。洋方丈說,如果不是那些家具的話,他很擔心會留不下女兒,因為女兒從小就沒有和他生活在一起,他很想做一個合格的父親。說著說著,洋方丈就落淚了。原來洋和尚也不是個六根清淨的人,也有一肚子的苦難經文,有一肚子的恩怨愛恨。洋方丈告訴魯華棖,其實他的命運比許多不幸的土鎮人還要不幸。他之前是個非常有作為的軍官,在地方上威望很高。後來參加一起革命。聽到這裏,魯華棖問洋方丈,什麼叫革命。洋方丈說,革命其實就是推翻現在當權者的江山,自己坐上去。魯華棖恍然大悟,說,哦,原來就是造反嘛,就是揭竿起義嘛。洋方丈說,對,起義。我聽信他們的話,以為那個革命真的會改變民族和國家的命運,參與了起義,可是最終的結果呢?失敗。洋方丈說,如果不是他及時逃往國外,那麼他一定會被砍掉腦袋。但是後來他一直遭到追殺。為了躲避追殺,他不得不選擇尋求教會的庇護。從此,他遠離了許多東西,包括剛剛出世的女兒。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新浪原創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