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隻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裏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曲》(其一)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捍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塚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其二)
《明妃曲》是半山的名作,千古吟詠王昭君的詩歌未有出其右者。美人好看在哪裏?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反正就是好看!
半山是懂得欣賞美女的,昭君的美不在容貌,而在“意態”,元帝見之,不能自持。可憐畫師毛延壽當年畫不出昭君氣質,被妒火攻心的元帝一刀砍了。《明妃曲一》“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一聯,借陳阿嬌失寵於漢武帝指責君主對女子薄幸,這話宋皇帝勉強還能接受,可《明妃曲二》裏“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一聯卻成了眾矢之的。或謂“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為盜賊者,皆合於安石之意”,或謂“苟心不相知,臣可以叛其君,妻可以棄其夫乎?”曆代選本皆不錄《明妃曲二》大概也是有所忌諱。相信兄弟們也看出來了,王安石說“漢恩自淺胡自深”明顯是指男女關係,無關君臣之義,可什麼事情一旦牽扯到政治,指鹿為驢,指驢為馬,又有什麼奇怪的。
王安石存世的詞隻有二十餘首,《桂枝香》是代表作: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楊湜《古今詞話》雲:“金陵懷古,諸公寄詞於《桂枝香》,凡三十餘首,獨介甫最為絕唱。”金陵一直是亡國之都,曆代“金陵懷古”的詩詞很多,半山卻能以開闊視野、博大胸襟壓倒眾人,難怪蘇軾會見之歎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王安石二次罷相後閑居金陵鍾山,甘於清苦,《東軒筆錄》載:
所居之地,四無人家,其宅僅蔽風雨,又不設垣牆,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勸築垣牆,輒不答。元豐末,荊公被疾,奏舍此宅為寺,有旨賜名“報寧”。既而荊公疾愈,稅城中屋以居,竟不複造宅。
一個退休總理,將沒有院牆的房子築在荒郊野外,以為自己會病死便將家宅捐出,病好後租房度日,放在今日,是不能想象的事情。安石一生就算在政績上無所建樹,僅憑其人品,也當為後人景仰。
社會地位的改變影響了王安石的詩風,隱居後由寫喜歡說理的政治詩,改為寫抒發田園之樂的閑適詩。
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
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鍾山晚步》
小雨輕風下落花滿地,槿籬竹屋前村路逶迤……這樣一幅脫俗清婉的雨後山村圖,是半山洗淨鉛華後的閑適淡定。
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
——《南浦》
扁舟繁花,畫橋斜陽,暗香是青衫少年曾經追尋的理想,斜陽是白發老人回顧一生的悵惘。
司馬光執政後,新法盡廢。公元1086年,聞免役法被廢,王安石歎息:“亦罷至此乎?!”憂憤而卒。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