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至情至性歐陽修(3 / 3)

永叔另一闋寫離別之情的是《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歐陽修詞風受“花間派”的影響較深,《踏莎行》卻沒有“花間派”的鋪金綴玉、濃脂豔粉,通篇情景交融、曲盡其妙。前闋寫有我之景,“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兩句有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之妙。後闋寫女子離愁,伊人扶欄遠眺,春山迢迢,客在天涯。俞平伯論“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兩句:“似乎可畫,卻又畫不到。”

歐陽修的詞基本承繼五代詞風,借女子視角寫離愁閨怨是“花間派”標準格式,《蝶戀花》是其中的代表: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瓊瑤《庭院深深》的最初靈感絕對是從《蝶戀花》來的——深宅大院裏楊柳如煙、簾幕重重,羔羊樣的女主角忍受婆婆、妯娌和小姑虐待,妓院舞廳裏男主角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你看看,衝突就是這樣來的,清末民初豪門大戶裏的恩怨情仇,你就可著勁想吧,反正是女主角怎麼委屈怎麼來,把握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淒婉哀憐就行,拍成電視劇,一準讓少女和師奶們淚眼滂沱。想寫瓊瑤式愛情小說就這麼簡單,不信你試著這思路寫下去。

我真是妖孽,愣把歐陽修和瓊瑤扯到了一塊兒。你儂我儂並非瓊瑤專利,威嚴正直的永叔一樣有過愛情。誤傳是朱淑真所作的《生查子》,就是高舉“道統”大旗的歐陽老夫子少時情殤: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這樣一闋雋永含蓄的小令,露出的僅是冰山一角,卻令人刹那看清背後隱藏的點點甜蜜、滴滴心傷。鄭智化唱的《淡水河邊的煙火》就是現代版的《生查子》:

看過了一場精彩的煙火表演

我捕捉到你難得一見的笑臉

突然間忘記這是一個分手的夜

在這熙來攘往熱鬧的淡水河邊

從此不再相見 不再相見

你善變的臉像煙火

隻有短短的一瞬間 一瞬間

今年這一場精彩的煙火表演

我孤孤單單隻有一個人

現在的你有誰陪在身邊

在這熙來攘往熱鬧的淡水河邊

原諒我用這首歌詞來表達對《生查子》的共鳴,那些初戀的青澀情懷、夏夜的花香晚風,都被這短短的四十字勾起。文字的魅力大概就是如此,給你一個無限大的聯想或回憶的世界,令人甘心沉淪。

月上柳梢,人約黃昏,元宵燈市熙熙攘攘,有人偷偷牽手。

明月依舊,燈市如晝,淡水河裏蓮蓮盞盞,有人淚濕衣袖。

永叔,你也有一顆至情至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