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的夢想是當個“隻動口不動手”的高級主管。
總計:分
症狀1
懶人的告白
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依賴
璦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就被父母照顧得很好,凡是學校裏的所有大小事情,父母都幫她準備得好好的,從來不讓她受到任何委屈。
因為這樣,璦玲從小就缺乏自我獨立的能力,如果功課寫不完,隻要向父母撒幾句嬌,隔天早上起床時,寫好的功課就會自動放在她的書包裏。如果忘了帶什麼上課要用到的東西,隻要一通電話,媽媽就會立刻送到學校給她。璦玲從來不需要自己動手做太多事,因為她的父母會為她做好所有準備。
因為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養成了璦玲凡事依賴他們的懶惰病。
大學畢業後,璦玲換了幾份工作,都無法做得長久,她覺得工作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公司裏有一些前輩都自以為自己很偉大,常常要她做東做西,而且還會責罵她。久了以後,她就不想工作了,反正父母也沒有要求她趕快找到工作、獨立自主。
第三部分 第20節:20幾歲,不要再懶惰(20)
沒有錢時,隻要開口向父母要錢,隔天就會有一筆錢自動彙進她的戶頭。因此,璦玲就這樣在家裏當了一年的米蟲。璦玲的媽媽常常對她說:“你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我們要疼你愛你一輩子,絕對不會讓你吃苦。”
璦玲覺得自己很幸運,有這樣肯為自己無私付出的父母,如果有朋友認為她應該要更獨立一點,她會認為是他們在嫉妒自己的好命。她絲毫沒有覺得現在的自己有什麼不好,甚至認為:如果一輩子都可以這樣,依賴著父母、凡事不用自己動手,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
懶人特效藥
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了解相互幫助與依賴之間的差別
大部分擁有依賴他人基因的人,都是家裏備受寵愛的小孩,他們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裏嗬護,而父母也舍不得讓他們受到任何的委屈,就像璦玲一樣。相對來說,這類人大多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是屬於群居的生物,必須與同伴相互幫助,才能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完全獨立、不依靠其他人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但是,我們必須要了解一件事:所謂的相互幫助絕對不是依賴,也不是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別人來處理。
相互幫忙是指當你有了困難,且評估過自己的能力與時間後,發現的確沒有辦法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這件事,或是在嚐試過後,你得到了失敗的結果,而且你也了解到自己必須與他人合作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而依賴則是指完全不努力,也不嚐試,就把事情丟給自己依賴的對象,這個對象可能是父母、師長、朋友或戀人等,甚至以各種方式(撒嬌、耍賴或拜托等)要求對方給予你所有無私的協助。
因此,為了克服這個有可能導致自己討人厭的懶惰基因,我們必須清楚地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拒絕所有非必要的協助
有時候,依賴他人的基因一開始並不是自己所造成的,而是身邊的人(最常見的是父母)導致這種狀況的發生,就像故事中的璦玲,她因為父母的寵愛而逐漸懶惰、依賴父母,最後喪失了獨立自主的機會。
因此,當我們下定決心要擺脫這個基因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拒絕所有來自身邊的過度關懷,以及非必要的幫助。
或許有人會問:“什麼才算是非必要的協助?”簡單地來說,所有你可以靠自己完成的事情,你卻要依靠他人來幫你解決,這些就算是非必要的協助。
當我們露出困惑的表情或是以抗拒的心情去麵對這件事時,身旁那些基於愛護、保護自己的人就有可能因為同情、不忍心而給予過多的協助。因此,千萬不要濫用他人的同情心或是對於關心自己的人予取予求。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勇氣
當我們拒絕他人協助的同時,也必須確保自己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否則,這件事情恐怕永遠不會有被解決的一天,甚至有可能導致另一個懶惰基因的形成。
前麵提到: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我們不可能完全不依靠任何人。所謂的獨立自主是有限度的,當我們遇到問題,絕對不是自己如同瞎子摸象般地不停摸索,也絕對不是自以為是地盲目進行而導致錯誤百出的結果。
我們還是可以向身邊的親朋好友請教、解決自己的疑惑,再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決。
想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之前,必須要了解相互幫忙與依賴之間的差異。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拒絕任何人非必要的協助、也要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千萬不要瞎子摸象或自以為是,以免陷入另一個困境。
偉人很少是孤立的山峰,他們是眾山中的最高峰。
——希金森
症狀2
懶人的告白
麵對突發狀況
就會手足無措
蓉蓉今年20歲,是一位長相甜美的女孩。她剛從學校畢業,進入一家不算小的公司擔任業務助理。學生時代的她,有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動手做,從高中開始,人緣極好的她,隻要遇到麻煩的事情,就會有同學或打工的同事幫她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