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就要把眼光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麵,而不是拘泥於狹隘的地方。“心底無私天地寬”,其實,心底如果沒有自卑情結,又怎麼會處處與別人作對,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讓內心平衡呢?在茫茫人海之中為自己定位吧,不要總是受到自卑情結的困擾。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同樣也是獨一無二的,何必讓自卑之情擾亂了自己的生活?減少了自卑感,自然就減少了狹隘心理,生活不就因此而變得輕鬆很多嗎?
心靈體驗
當遭遇他人的冷言冷語時,請盡量放平心態,不要讓狹隘的思想占據自己的全部心思。深深地吸氣,對這些人寬容地一笑。然後對自己說:“我有豁達的胸懷,這些事情完全不能幹擾到我。”一次次地實踐這句話,並從心底開始戰勝自卑情結時,就再不會受到狹隘思想的擺布,生活必然展現出一幅從未有過的輕鬆圖景。
別輕易給自己下“判決書”
有很多人覺得自己相貌平平,毫無美感;天賦一般,沒有特別的愛好;經濟條件一般,沒有固定的資產。他們覺得自己就像毫不起眼的小草,沒有曼妙優美的身姿,沒有惹人喜歡的容貌,沒有一帆風順的命運,有的隻是柔弱和渺小。因此,他們給自己作出了判斷:“我就是如此卑微。”
他們都是屈服於自卑情結的受害者,輕而易舉地就為自己作出了“判決”。他們覺得自己理所當然地會被社會拋棄,仿佛牆角可有可無的蜘蛛網,任人隨意地拭去。
我國著名心靈導師周國平教授曾說:“每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就像一枚錢幣的兩麵,就看你把哪一麵翻了出來。換一種說法,就每一個人的潛質而言,本無所謂短長,短長是運用的結果,用得好就是長處,用得不好就成了短處。”由此可見,沒有人存在著缺陷,也沒有人天生就比別人差,隻是他們不會運用自己的劣勢,從而讓所謂的短處真的變成了“短處”。
自卑情結實際上是一種對自我的折磨,因為它不會給我們激勵,不會給我們力量,隻會摧殘我們的身心,榨幹我們的能力。自卑是人生中最危險的殺手,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掉一個有才華的人,而奇怪的是,這個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才華,因為自卑總是會遮住他們的眼睛。
自卑是對內心潛能的壓抑,更是一種恐懼,一種損害自尊和榮譽的恐懼。我們隻有珍愛自己,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當遭到挫折,受到傷害時,一定要把逆境視為奮發的動力,激勵自己去戰勝一個個難關。從現在開始,喜歡自己,愉快地接納自己。一個人隻有全麵地接受自己,才能走出自卑、自責的心靈沼澤,活出精彩。
自卑者經常把“我不行”“不可能”等掛在嘴邊,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素質評價過低,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行為畏縮、瞻前顧後、心理承受能力差、經不起較強的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等。要超越自卑,就要經常在潛意識裏跟自己說“我一定行”,這樣就會發現“天生我材必有用”,原來自己一直都是最棒的,一直都是最出色的。保持一顆鬥誌昂揚的心靈,無論事情多麼難做,我們都要讓自己充滿鬥誌,迎難而上,並要有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事情完成的決心。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人就像這蘆葦是脆弱的,纖細的,任何力量都可以把它折斷。但即使是這樣,人依然要比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都要高貴,因為人們有思想。不要輕易地否定自己,因為我們的高貴不在於外表而在於靈魂。表麵的高低貴賤不是最終的判斷,內心的不同才造成了彼此之間的差異,保持一顆高貴的心靈要比無意義的自卑更重要。
心靈體驗
拿出一張紙,寫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例如:“我的優點:誠實、正直、善良、熱情……”“我的缺點:自卑、沒有主見、有一點惰性……”把自己的優缺點全部寫出來,針對自己的缺點,集中精力改正。還可以在這個改正缺點的過程中,繼續發揚優點,同時“利用”好自己的缺點。實際上,一個人沒有所謂的優缺點,隻是有些人不會運用自己的劣勢,不需要因為自己的缺點而感到自卑,因為那隻是一種無意義的自我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