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孤獨是靈魂深邃的內涵(2)(2 / 3)

但是,有些孤獨感是老年人強行加在心頭的,如相思。他們在空閑的時候,常常會想起原來的種種事情:那個時候孩子們還小,做什麼事情都會與自己商量,而自己也能帶著他們一同出去遊玩,是他們最崇拜的對象。但現在不同了,兒女們都長大了,他們能為各自的人生做主,再不需要自己了……種種消極的想法侵襲而來,會讓老年人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價值了,從而越發地感到孤獨。

其實,這種孤獨感並不單單體現在老年人身上。現實社會中的許多人,也在受著這種相思之苦的困擾,最終被孤獨感緊緊地束縛。相思讓人們忘卻了此時擁有的一切,隻是沉溺於過往的哀愁之中,陷入深深的孤獨。這些人站在用相思包裹起來的孤獨之中,猶如在一個玻璃製成的器皿中,外麵的人如何拍打都不能進來。而唯一的出口,隻能從裏麵打開,有些人卻不想打開。

這種孤獨感的傷害力太過於強大,常常讓人們傷感與寂寞。這個時候,隻需要適當忘記就好。生命中,總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們牢記於心頭,而又有另外一些事需要我們忘卻於腦後。什麼該記住,什麼該忘卻,需要用心去體會。而命運中,是相思還是遺忘這種相思之苦需要我們仔細衡量。

也許,我們忘不掉那無邊無際的相思之苦,這種相思之苦會折磨我們的心,我們的每一條神經,直到五髒六腑都為之顫動與悲傷。但這隻是一個開始,這種相思一定會緊緊纏繞住我們的心靈,把我們束縛在孤獨寂寥之中,痛苦難當;而如果忘記了,那天地之間便頓時呈現出一片清明,心頭的烏雲散去了,陽光又穿透陰霾,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而僅僅是“忘記”兩個字就可以把它們隔開。

忘記是人的天性,一生中,我們要經曆許多事,要結交許多人,而心像是一個篩子,在世事滄桑顛沛流離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遺漏許多事、許多人。有些人,會為這些遺漏下來的人和事傷感流淚,甚至是緊抓住不放,從而把自己包裹在孤獨之中無法逃脫,以至於錯失更多;但有些智者,他們不會為任何離去的人或事悲傷苦悶,因為他們更懂得忘記。忘記不是絕情,隻是給自己一把鑰匙,打開孤獨的枷鎖,讓自己能夠接受更多的祝福與希望。而實際上,懂得忘記的人,往往會得到更多。

心靈體驗

如果覺得此時自己已經沒有了價值,那就找一些簡單的事情來做。例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這樣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當開始思念一些人或事,從而讓自己陷入孤獨的時候,不妨對自己說,“這些都是過去,我要享受當下的生活”“我除了輝煌的過去,還有美好的今天”“忘記並不代表抹去,隻是讓我能從此時的孤獨中走出來”……總之,想盡一切辦法來化解思念之苦,從而擺脫孤獨。

走出自我封閉的小世界

美國著名導演巴瑞·萊文森在1988年推出了一部以自閉症者為題材的影片《雨人》,該片不僅獲得一億的票房,並且拿下奧斯卡多個獎項。而更重要的是,影片上映之後,立即引起了醫學界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自閉症這一概念是在1943年提出並確定下來的,那時被稱為“情感接觸孤獨障礙”,也叫“孤獨症”。但自閉症在其概念被確定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可以說自閉症有一個很長的過去,但卻有很短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