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出色員工以一當十,拉著企業奔跑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1)(1 / 3)

做受企業歡迎的人,更要做拉著企業奔跑的人

在鬆下公司還是無名小廠的時候,鬆下幸之助本人不得不親自帶著產品四處奔波推銷。每次鬆下總要費盡唇舌,跟對方討價還價,直到對方讓步為止。

有一次,買主對鬆下幸之助的還價勁頭欽佩不已,就向他討教原因。鬆下幸之助微微一笑,平靜地說:“每次當我要脫口說‘我就便宜賣給你吧’時,腦際就會突然閃現一幅工廠景象。那是什麼景象呢?那是正值盛夏、酷熱蒸人的工廠猶如熾火炙烤的鐵板,整座工廠宛如炙熱的地獄一般令人汗如雨下,工廠中辛勤揮汗的從業人員的臉部表情。”就是這麼一幅場景,時刻激勵著鬆下幸之助不能懈怠,必須兢兢業業地工作,要不然自己的企業就會瀕臨崩潰,自己的員工就會麵臨下崗,他必須要有危機意識。

鬆下幸之助的一番心裏話也許能讓每一個員工領悟出其中的真諦。隻有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做拉著企業奔跑,才能贏得企業的歡迎,也隻有這樣,他們才會為自己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

不受企業歡迎的人,就是絲毫沒有危機感,對企業充滿抱怨,抱怨工資待遇太低、工作環境不好的人;那些不思進取,混日子,沒有任何工作效率,隻想著拿薪水的人;隨波逐流,循規蹈矩,浮躁倦怠工作的人;自以為是,沒有工作激情的人,他們不但得不到上司的器重,反而,稍不留神就會陷入被企業淘汰、被社會淘汰的深淵。

拉著企業奔跑的人不但可以為企業帶來豐厚的收益,他們自己也能夠成為最終的受益者。他們不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而且能夠樹立自己常青的職業品牌。

工程師出身,戴著眼鏡,氣質儒雅的尹同耀喜歡穿工作服,他的交談同樣也不加修飾,坦蕩直白。“奇瑞一定要做一個進攻型企業。我非常希望先進攻,而不是防守反擊,要不就不幹,要幹就拚命往前衝。商量就沒前途,不瘋狂,就死亡!” 就是這樣一個“書生”,在短短數年時間裏創造了一個中國汽車業的奇跡——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年生產能力為65萬輛整車和65萬台發動機,40萬套變速箱的大型汽車工業基地,其打造的民族汽車品牌奇瑞,年銷量已超過35萬輛,汽車出口連續6年穩居中國第一。如今,躋身中國轎車行業前五強的奇瑞汽車,早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張“世界名片”。

以“聚集優秀人力資本,追求世界領先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打造國際知名品牌,開拓全球汽車市場,躋身汽車強者之林”為奮鬥目標,尹同耀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帶領一大批有夢想、有激情的奇瑞人,創造了中國汽車業的奇跡。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風雲轎車駛下生產線。3個月,造就一座現代化轎車工廠,這是世界汽車史上的奇跡。隨著奇瑞的出現,中國汽車市場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汽車高價神話的堅冰被打破了。

2005年3月28日,奇瑞公司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台高性能發動機下線,這是中國汽車在核心零部件方麵“零”的突破。一個中國汽車裝配“中國心”、一個屬於中國高性能發動機的時代從此到來。

尹同耀和他的奇瑞團隊,敢於亮出自主創新的“利劍”,在1996~2006年間為中國民族汽車工業史書寫輝煌的一頁。奇瑞也成為世界汽車工業史上發展最快的企業。

“世界著名汽車企業在‘走’,而我們隻有‘跑’才能追得上。”尹同耀走路速度之快,在奇瑞公司非常有名。許多員工幾乎沒怎麼看過他走路,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他在跑步,從這兒到那兒全是一路小跑。尹同耀拉著奇瑞不停地向前跑,越跑越快,越跑越好。

員工跟經理的使用是一樣的:做出色的員工,拉著企業跑,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隨著公司水漲船高,你也能從中得到更大的好處。

做主動負責的員工,更要做可托大事的稱職者

沒有哪一位老板會信任一個能力低下、缺乏責任感的員工。當你敢於麵對擺在你麵前刺手的難題的時候,這會使你變得更加優秀,努力,遲早有一天,你會變得稱職。

李鶚鼎是新中國水電事業的開拓者。他曾主持過獅子灘、三門峽、劉家峽等一批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和顯著的經濟效益。他曾對烏江渡、二灘、小灣、龍灘等十幾座大型、特大型水電工程設計的完善優化。

1940年大學畢業時,李鶚鼎便抱定了“興建水電,造福人民”的誌願。那時想找一個修建水電工程的機會是很困難的,畢業後他計劃在昆明螳螂川修建一個幾千瓦的水電站,住在一間破廟裏,幾個人日夜趕工,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全部設計圖紙,在設計完成後卻被告知無錢開工,隻好作罷,忍痛離去。之後又去雲南騰衝準備修建一個幾千瓦的水電站,剛開了個頭,日軍打到了騰衝計劃又隻能中止。1946年從英國學習三年水力發電工程回國的李鶚鼎堅決要求不留都市,到四川龍溪河上清淵硐工地參加施工,但不久國民黨政府經濟麵臨崩潰,連工資都發不出,又被迫停工。解放以後,水電建設得到黨和國家的極大重視。為了準備大規模開發水電資源,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了大規模的大江大河的水電查勘選點和勘測工作,很快一些大型水電工程如獅子灘、三門峽、劉家峽、鹽鍋峽、新安江等就相繼開工興建了,這堅定了李鶚鼎一生從事水電事業的誌願和決心,大大提高了他一生為水電建設服務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