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比執著更重要,最優秀的員工是善於思考的人
有的人認為做事情隻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會成功,一個知名企業家曾經對他的員工說:“我們的工作,並濁要你去拚體力,而需要你帶著你的思想來工作。”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勤於思考,善於動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有兩個朋友分別住在沙漠的南北兩端,由於幹旱,飲水成了生存最主要的問題。還好,在沙漠的中心有一眼泉水。為了能喝到水,每天他們都要到沙漠中心去挑水,日子過得非常辛苦。
兩個人每天都在約定的時間到泉水處,先是聊聊天,然後分別挑起水回家,這樣一直堅持了5年。
忽然有一天,南邊的人在泉水處沒有見到北邊的人,他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可是第二天,他還是沒有見到北邊的人來挑水。過了一個星期,北邊的人始終沒有來。南邊的人著急了,以為他出了什麼意外,於是就收拾行裝去北邊看望他的朋友。
等他到達北邊的時候,遠遠看見朋友家的煙囪上冒出濃煙,還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兒。“這哪裏像一個星期沒有水的樣子?”他心想。
“我都一個星期沒見到你挑水了,難道你不用喝水嗎?”南邊的人問。
“我當然不會一個星期不喝水。”說完,北邊的人把南邊的人帶到他家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5年來,我每天都抽空挖這口井。我們現在都還年輕,還有力氣每天走很遠的路去挑水,但等我們老了的時候怎麼辦?就在一個星期前,我的井裏開始有了水,這口井足足用了我5年的時間才挖成。雖然很辛苦,但是以後我就不用走那麼遠的路去挑水了。”
可見,每天都堅持辛苦地挑水並非最佳的選擇,找到水源才是根本方法,最優秀的員工是善於思考的員工。
堅持固然是一種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過度堅持,反而會導致更大的浪費。因此,做一件事情時,在沒有勝算的把握和科學根據的前提下,應該見好就收,知難而退。
1847年李維·斯特勞斯從德國移民至美國紐約。1853年,這個猶太小夥子放棄了輕鬆的文職工作,趁著加州的淘金熱前往舊金山,做起了帆布生意。
一天,一個來斯特勞斯店裏的淘金工人無意中對他說:“你們的帆布包很適合我們,為什麼不用帆布做成褲子給我們這些工人穿呢?我覺得,那一定比我們現在的棉布工裝褲要結實耐用得多。”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斯特勞斯經過一整夜的反複思考,決定立即采用這位淘金工人的建議。於是,他馬上取出一塊帆布拿到裁縫店,做出了第一條帆布工裝短褲。這種工裝褲誕生以後,果然受到了眾多礦工的青睞。這就是現在風靡全世界的牛仔褲的前身。
過了些日子,一位從遠方來看望斯特勞斯的朋友見到工人們購買工裝褲的情景,向他建議道:“我認為,你應該聘請一些有豐富經驗的裁縫,先把褲子重新設計一番,再投入一些資金,進行相應的廣告宣傳,然後把它們完全推向市場。”斯特勞斯立即接納了朋友的建議,把經過重新設計的褲子推向市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這種褲子不但吸引了大批礦工,而且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喜愛。
後來,他引進設備,組裝生產線,開始大批量生產牛仔褲,並利用各種媒體對牛仔褲進行大量宣傳,大談特談牛仔文化。無孔不入的宣傳使牛仔褲深入人心,牛仔褲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銷路也越來越好,他的公司因此而獲得了蓬勃的發展,最後成為世界牛仔褲的第一品牌——Levi′s。
斯特勞斯去舊金山淘金,他沒有執著於淘金,而是經過思考和大膽的實踐開發出了牛仔褲,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和市場的熱捧。
在形形色色的問題麵前,在人生的每一次關鍵時刻,帶著思想工作的員工會靈活地運用智慧,作出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同時,他會隨時檢視自己選擇的角度是否產生偏差,適時進行調整,而不是“一條道走到黑”。
追求成功,並非意味著我們必須全盤放棄自己的執著,去遷就成功法則,在意念、方法上進行靈活的修正,時時留意自己執著的意念是否與成功的法則相抵觸,這樣,我們將離成功越來越近。
三分苦幹,七分巧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