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指出,現代人一生當中平均要換5到6次工作。不過,在一個人的職場生涯中,換工作畢竟是一件需要深思熟慮的大事,人不要動不動就期望通過跳槽來改變自己的境遇。有位在兩年內換了四份工作的感慨地說:“原本想通過跳槽得到更好的職位和待遇,結果發現處處碰壁,現實總是不如想象的好。”
知識需要積累,財富需要積累,人生的體驗也需要積累,而積累總是在一定的時期內才能完成。對許多就業者來說,在一個企業待上3~4個月,應該說對企業才剛剛有所了解,崗位的技能也才剛剛上手,這時候跳槽,對個人來講,是一種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也是對企業的不負責任。
許多年輕人渴望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施展才華、使自己有所發展的工作環境,這是值得鼓勵的。但過於頻繁的跳槽,對企業的負麵影響是相當大的,同時也會影響到個人的發展前景。沒有哪家企業會任用不忠誠的人。頻繁跳槽的人,在無休止的折騰中,其結果往往是——丟了西瓜揀到芝麻。
危難時與企業同舟共濟:把“離心圓”畫成“同心圓”
企業中有一個無形的同心圓,圓心是老板,不同程度忠誠於老板或公司的人,分布於離圓心不同遠近的外圓上,忠誠度越高,離圓心越近,忠誠度越低,則離圓心越遠。
忠誠度決定了一個人和老板距離的遠近。離老板越近的人,不一定是公司的高層主管,離老板越遠的人,也不一定是公司最基層的職員。危難時,那些與老板同心抗擊危機的忠誠員工是老板最感謝的人。
有一家生意不錯的旅遊公司,老板出差期間,有人偷偷把公司的客戶資料出賣給了競爭對手。旅遊旺季到來之時,這家旅行社以往的簽約顧客居然一個都沒有來。旅行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沒有人知道是誰幹的。客戶服務部的經理引咎辭職,盡管她是無辜的。麵對所有的員工時,老板覺得自己對不起他們。
“我很遺憾公司出現了這樣的事情,”老板說,“現在,公司的資金出現了周轉困難,給你們發完兩個月的薪水,在你們找到新的工作之前,這些錢可能還夠用。我知道,有的人想辭職,要是在平時我會挽留大家,這個時候大家想走,我會立刻批準,因為我已經沒有挽留大家的理由了。”
“老板,您放心,我們是不會走的,我們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我們一定會戰勝困難的。”
“是的,我們不會走的。”很多人也都表了態。
後來,這家旅行社並沒有倒閉,甚至比以前做得還要好。
老板說:“我最應該感謝的是我的員工,他們的責任感和忠誠給了我動力。在我要放棄的時候,也是他們的責任感和忠誠幫助公司戰勝了困難,我為他們驕傲。”
背叛和忠誠出現在同一家公司。背叛可以摧毀一家公司,忠誠卻可以拯救它,這就是忠誠的價值。當企業遭遇風雨、身陷困境、麵臨破產,這些員工沒有逃避,選擇了堅守。這不但給了老板信心、勇氣和力量,而且也給了企業起死回生的機會。
一個老板能遇到這樣一群堅守的員工是幸運的,這樣的員工是值得老板尊敬的,其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一個選擇堅守的員工不僅成全了一個企業,同時慰藉了企業老板絕望的心靈;一個選擇堅守的員工,甘願與企業共渡時艱,無論命運如何,他已經為企業注入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堅守的員工其行為本身已經超越了未來的成就,其堅貞的職業精神已經戰勝了企業的頹勢,為企業樹立了一座精神豐碑,供後來的員工效法。
約翰遜的公司因為經營不善麵臨破產,員工們得到補償金後紛紛離開了,約翰遜以為整個公司就隻剩下自己一個人了。當他走出辦公室時,發現還有一個人在安靜地工作著,這個人就是傑克。平時,傑克並不怎麼接近老板約翰遜,也從來沒有表白過自己的忠誠。約翰遜見狀非常感動,同時顯得十分驚訝,“難道你以為公司還有希望嗎?不怕你笑話,連我自己都沒有信心了。”
“不,我認為公司還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員工,公司在,我就該留下來。”傑克以出人意料地回答道。
約翰遜當時感動得幾乎潸然淚下:“有你這樣的員工,我當然應該重振起來。可是,我不忍心你和我一起吃苦。你是知道的,事實上我已經破產了,你還是趕快去另謀新的工作吧。”
“老板,我願意和你同甘共苦,公司發展好的時候,我來到了公司,如今公司有困難了,我就離開公司,這是不道德的。隻要公司沒關門,我就有義務留下來。你剛才不是說你的朋友願意幫助你嗎?如果你樂意接受我這個朋友的話。那麼就讓我來幫助你吧。至於工資,我可以一分錢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