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留了下來,並把自己攢下來的五萬多美元全部借給了老板約翰遜。為此,約翰遜備受鼓舞,從而再次燃起了創業的信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約翰遜和傑克,兩人都身兼數職,一邊研究過去經營的失誤,一邊做市場調研,為公司重新定位,轉移經營重心,還要為企業研發新的產品。可以說,他們經曆了人生中最辛苦的一段日子,企業缺少運營的資金,他們就四處負債,研發缺少設備和場地,他們就充分利用自己的住處。終於,在經曆了一番磨難後,企業有了轉機。他們新開發的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企業又重新開始贏利。
而在一年後,企業的資產從原來的負債變成了五千多萬美元。
有一天,約翰遜約傑克在一家咖啡廳談心。“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是你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支持。在當時,我就想把公司50%的股權交給你,可當時公司的情況很糟糕,我怕連累你;現在,公司起死回生了,我覺得是該把它交給你的時候了。同時,我誠摯地邀請你出任公司總裁。”約翰遜說著,拿出了早已做好的聘書和股權證明書,一並交給了傑克。
當公司經營出現困難的時候,也正是檢驗員工忠誠與否的最佳時機。此時,如果員工們能夠忠誠堅守,那麼,他們將形成強大的內聚力、卓越的戰鬥力,從而賦予公司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沒有一條長期在海上行走的船不會經曆風浪和打擊,沒有一個長期在商場上廝殺的企業不會麵臨困境和危險。”當企業的經營陷入僵局,我們應做的是與老板共同堅守、共渡難關,而不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企業能否突破重圍,需要每個員工的堅守和鼎力相助。
共同堅守,同心同德,在企業落魄時,堅守就是最有力的強心劑。所以,無論企業麵臨怎樣的危機,我們都應堅定信心,堅持下去,關心企業,支持企業,想方設法與企業共渡難關。相信,隻要員工與企業通力協作,頂住壓力,企業就一定能夠在市場浪潮中經受住磨礪,重新振作。那時,員工在經曆了重大的考驗後,將擁有頑強的毅力,鍛煉出卓越的能力,從而在今後的職場之路上走得剛毅穩健,越走約好,越走越遠。
與公司的節奏保持一致:從落伍者變為“領頭羊”
麵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時,有些人從沒察覺到,有些人雖然有所察覺,卻聽之任之,於是,他們隻能在原地踏步或每況愈下。一個人想要保持競爭的優勢就要看他是否能突破薄弱環節,就要看他能否拉長自己的能力短板。
大學畢業生張吉和杜明同時被招聘到某物流公司。張吉按部就班,認認真真地完成經理交辦的每項工作,沒出什麼差錯,他自己也比較滿意。杜明並沒有自我滿足,在工作中他不斷學習運輸行業的有關知識,很快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客戶的分析中,他發現華北地區的貨物運輸常有滯期現象,經分析發現多是由於修路原因造成的。於是,他通過電腦交通網絡,對北京周邊地區各交通幹線的路況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查摸底,每天列出一份動態的路況交通圖送給經理參閱。就是這份動態的路況圖,對公司的貨物運輸起了重要的疏導作用,不但縮短了有效運輸時間,而且減少了因堵車、繞行而產生的運輸費用,受到公司領導的重視和獎勵。3個月後,公司繼續聘用的是不斷進步、能力不斷提高的杜明。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一個人不能永遠安於一個職位,很多變化是我們無法控製的,我們唯一能夠控製和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實力。努力補長自己的短板,才能以更具競爭力的姿態冷靜地麵對一切變化。
團隊的發展如同部隊行軍,如果你成為拖後腿的那一個,團隊的整體進度就會因你而變慢。與公司一起成長,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不讓自己成為掉隊的那一個,與公司同步前進。
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艾爾·赫希曼針對發展不平衡問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原理”。一個木桶是由許多木板組成的,如果是一個木板長度不一的桶,這個桶能裝多少水,並不取決於長木板的長度,也不取決於各個板的平均長度,而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板以及木板之間結合的緊密程度;如果是一個木板長度相同的桶,裝水的能力是由木板間結合的緊密程度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