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目標融入企業目標:變“局外人”為“局中人”
有一天,船身和船帆閑聊起來,聊著聊著,它們發生了爭執。
船身說:“我的功勞實在很大,你依附在我的身上。如果我不前進,你也動不了。所以,你應該聽從我的命令。”
船帆聽船身一說,心裏很不服氣,就說:“憑什麼聽你的?你又不能判斷方向,再加上你連航行到哪裏都看不到,更別說帶路了。假使我不借助風的力量供應動力,你就連動的力氣都沒有,所以我們還得配合好才行。”
船身雖然知道船帆說的話句句在理,但還是不服氣讓船帆領路。船帆不得已,隻好從桅杆上下來,讓船身自己行駛。
於是,在微風輕拂的湖麵上,船身隻能隨波逐流了。
船身如果沒有船帆的帶領,船身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標。
在職場中,企業就像一條船,若沒有企業這條船,船上的人也無法生存。既然同是企業這條船上的員工,就應該共同為企業的生存考慮,為企業的共同利益考慮,而不是過多地考慮自身的利益,不要因為一己之私而使船沉沒。
員工與企業應該是一個同心圓,不管是一名普通員工,還是一名管理者,既然進了這家公司,就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公司的成長壯大緊密結合起來,與公司同生死、共命運。
而那些沒有以公司為家的人,就如同離群的孤雁一樣,永遠沒有依托,自然也不會從公司這個大團隊中獲得鼓勵,更談不上和公司一起成長了。當然,每一個致力於持續發展的公司也不會吸收這樣的人進來,因為他們不但不會促進公司的進一步發展,而且還會成為公司前進的阻礙,甚至導致公司受到重創,比如商場上屢見不鮮的泄露公司機密、帶走公司重大客戶等現象。
公司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意義,也許不盡相同,但對於忠誠的員工來講,則有家一樣的感覺。讓我們一道來看看,一個杜邦公司的明星員工是如何對待公司的。
如潮的掌聲向我湧來。11月24日,我,麥克爾·柯維,美國海軍退伍軍人,杜邦公司兩年工齡員工,正在底特律第二次接受“年度杜邦員工最高成就獎”。
作為一名軍人,我已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而作為一名員工,我僅用兩年就達到了個人職業生涯的高峰。
我出生於美國底特律南郊迪爾本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歲高中畢業就應征入伍。1991年9月1日那天,我穿上了軍裝,開始了十年的軍人生涯。在這十年的軍旅生活中,美國海軍的“軍人之魂”重新塑造了我的性格,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這對我後來走入工作崗位,並成為一個出色的員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在,我已在杜邦公司工作兩年了。在第一年我就被評為公司“優秀員工”,在第二年被評為杜邦公司唯一的“明星員工”。10月份,我幸運地被提升為分公司營業部經理。公司總部的嘉獎令上是這樣寫道:“麥克爾·柯維先生已經把杜邦公司當成了他自己的公司,我們沒有理由不獎勵麥克爾·柯維先生。確實,這是我們共同的公司。”
把公司當做自己的,這就是我們成就個人事業的最高行為準則。我們既然是同在一條船上,同在一個大家庭裏,就理應成為一個團結互助的團隊,大家同舟共濟,擰成一股繩,朝著同一個目標共同前進。
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相融合,可以促使組織成員更加出色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促使組織更加高效地運轉。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個人利益)是否協調一致以及一致的程度,直接影響著組織目標能否實現以及實現目標的效率。所以,每個組織目標的製定都要考慮個人目標的影響。一旦組織成員的思想統一到組織的整體思想體係中,組織成員認同組織的目標,把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牢牢地結合在一起,那麼,落實工作就容易多了。
在實際工作中,組織目標有可能與個人目標不一致,也就是組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這時,組織製定目標的過程也就是協調組織和個人雙方利益,以求得雙方目標之間最大限度一致的過程。
上升時期推動公司發展:變“阻力”為“推力”
對於企業這艘大船來講,船員的每一點進步和成長都關係到它的命運。你用多大的力量來“劃船”,怎樣“劃”,都直接決定了大船能走多快、多遠。
微軟、IBM、沃爾瑪,這些企業能夠成長為世界一流的企業,是因為始終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員工在和這些企業一起奮鬥,與企業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