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必須放棄自信的語氣和神態,多用疑問句,少用肯定句。不要讓下屬覺得你已成竹在胸,說出來隻不過是形式而已,真主意其實早就已定了。
其次是挑選一些薄弱環節暴露給下屬看,把自己設想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告訴下屬,引導別人提出不同意見。隻有集合多方麵的意見,不斷改進自己,才能更上一層樓。良好的相處往往不是相互忍耐而得到的,有很多時候,反倒是爭吵的結果,俗話講“不打不相識”,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當你決定選擇下屬提出的意見中的某一種時,必須注意切不要傷害其他意見提出者的自尊心。首先,必須肯定他們的辛若是有價值的:其次,用最委婉的方式說明公司不采納該意見的原因。不要讓持不同意見的下屬有勝利者或失敗者的感覺,不要讓他們之間產生隔閡和敵意。若能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反對之聲不僅不是領導者的禍水,或許還是領導者的福音。
樂於聽取抱怨
任何組織,在它生存、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某些成員對該團體或負責人心生不滿,或有所抱怨的現象。作為一名領導者,在此種情況發生之時,若未能有效地加以解決,往往會使問題擴大化,並更加棘手,最後演變為不可收拾的局麵。
員工們的抱怨對領導者來說可能是小事一樁,但對員工們自身來說卻非常重要,領導不應該把員工們的抱怨看成是幼稚、愚蠢的而予以忽視。員工雖然不會在心存抱怨的情況下辭職,但他們會在抱怨無人聽取又無人考慮的情況下提出辭職。如果事情弄到這一步就難以收拾了,因為他們會感到一種對他們。人格的不尊重,令他們無法忍受。
身為領導者,撫慰、禮遇下屬就必須舍得花時間聽一聽他們的怨聲。不滿並不意味著不忠。一般人的觀點認為對某一事情不滿的人一定對公司、管理部門充滿怨恨,這是極為荒謬的。實際上,正是這種抱怨和不滿,才使你意識到公司裏可能還有其他人在默默忍受著同樣的不滿。
默默忍受可以使下屬忍氣吞聲,表麵上一團和氣,但卻會嚴重影響工作的效率,進而會危及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如果你能隨時處理抱怨者的不滿,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就會對你心存感激,因為他們會徹徹底底地感到領導對他是重視的。因而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更努力地工作,依你的計劃辦事。
從某種意義上講,領導者的很大一部分職責是聽取抱怨。一名出色的領導者應該樂於接受下屬的抱怨。如果你一時沒時間聽他們訴說,也應約一個時間讓他們向你訴說。切記不要當場反駁下屬的怨氣,要讓他們一吐為快。有時候,他們似於希望你采取什麼行動。但是隻要你給他們一對善於傾聽的耳朵,他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抱怨的對象涉及另外的下屬或其他部門的員工,你還必須聽取另一方的意見,以求問題得到公平、有效的解決。
對於抱怨,傾聽是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真正要解決問題,消除抱怨。還必須采取實際行動。這裏詳細介紹一下處理抱怨時的注意點:
(1)不要忽視。不要認為如果你對出現的抱怨不加理睬,它就會自行消失。不要誤以為如果你對雇員奉承幾句。他就會忘卻不滿,會過得快快樂樂。事情絕不可能如此簡單,沒有得到解決的不滿將在雇員心中不斷發熱,直至沸騰——這就是你遇到的麻煩——你忽視小問題,結果惡化成大問題。
(2)認真傾聽。認真傾聽雇員的抱怨,不僅表明你尊重雇員,而且使你有可能發現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例如,一個打字員可能抱怨他的打字機不好.而他真正抱怨的是檔案員而不是打字機,是檔案員老打攪他,使他經常小錯。因此,要認真地聽人家說些什麼,要聽出弦外之音。
(3)掌握事實。即使你可能感覺到迅速作出決定會有壓力,你也要在對事實進行充分調查之後再對抱怨作出答複。要掌握事實——全部事實。要把事實了解透了,再做出決定。隻有這樣你才能做出完善的決定。小小的抱怨加上你的匆忙決定可能變成人的衝突。
(4)解釋原因。無論你讚同雇員與否。都要解釋你為什麼會采取這樣的立場。如果你不能解釋,在你下達決定之前最好再考慮考慮。
(5)不偏不倚。掌握事實,分析事實,然後做出不偏不倚的公正的決定。作出決定前要弄清楚雇員的觀點,如果你對抱怨有了完整的了解,或許你就能做出支持雇員的決定。在有事實依據需要改變自己的看法時,不要猶豫,不要討價還價。要爽快。
事實上,許多身為上司者盡管本身才幹不出眾,卻仍然能有效地掌握人心,其關鍵在於他們能首先考慮下屬的心理因素。所以,隻要上司不忽略此種方式,讓下屬享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相信必能培養出優異的下屬。
有低姿態去說話做事
有這樣一個職場大故事:
不到30歲的史強,居然當上了羅茜莎西餐廳的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