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有些禁忌不碰為妙(2)(3 / 3)

小王送他出去,走在巷口時他憤憤地說:“老吳有本事賺錢也不必在大家麵前吹噓嘛!”

小王非常了解他的心情,因為在十年前小王也有過低潮期,當時正風光的親戚在小王麵前炫耀他的薪水如何如何地高,年終獎金如何如何地多,那種感受就如同把針一支支插在心上一般,說有多難過就有多難過。

失意者對你的懷恨多半不會立即顯現出來,因為他們此時無力顯現,但他們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泄恨,例如:說你壞話、扯你後腿、故意與你為敵,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看一看你得意到什麼時候。而最明顯的做法則是疏遠你,避免和你碰麵,以免再聽到你的得意之事,於是你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一個朋友。不管失意者所采取的泄恨手段對你造成多大的損傷,至少這是你人際關係上的危機,對你絕不會有好處的。

小王那位失意的朋友後來再聽見別人一談起那位曾在他麵前談論得意之事的朋友就悶聲不語,後來他才知道,他們再也沒有來往過。

其實,大談特談自己得意之事也是不妥的,就算在座的沒有正失意的人,但總也有景況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神態還是有可能讓他們產生反感;人總是有嫉妒心理的,這一點你必須承認。所以,得意時就少說話,而且態度要更加的謙卑。

不要擋人財路

有些人似乎有一種毛病,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如果別人不如自己,卻發了大財,就更覺心裏不平衡,甚至產生擋人財路的想法。

有句話叫“奪人道路人還奪”。在人際交往中,最好不要擋人財路。擋人財路,別人就一定會擋住你財路,奪你財路。俗話說:窮幫窮,財氣雄;富鬥富,沒房住。這種兩敗俱傷的事,不是智者所為的。

與其擋人財路,還不如自己另辟財路。大多數的人都是為錢而工作,這無可厚非,因為生活需要錢,沒有錢便無法生活了。即使生活已經無憂,錢還是人人喜愛的東西,這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所以擋人財路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擋人財路無非就是指阻擋別人賺錢、獲取利益的機會。一般來說,擋人財路行為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在資源有限時,因為你拿多了,我就拿少了,你全部拿了,我便沒有了;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使用各種方法去爭奪對方的利益。這種擋人財路行為的發生無非是受了個人利益的驅使。

別人有機會晉升加薪,不管你心理感受如何,最好不要去從中作梗。你若因為報複、嫉妒而去擋人財路,這事遲早會外露的。

所謂爭強好勝的心態有時是一種嫉妒的心理。這種人看你拿得多,或是自己雖然也拿得不少,但你拿得比他更多,於是他就起了嫉妒心。而嫉妒的起源無非來自於自己的貪欲,沒有什麼原因,隻因認為自己拿得不夠多,於是就擋住對方的財路,看能不能將之據為己有。通常,持有這種心態的人,往往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存有報複心理的人,多會做些擋人家財路的事。別人和自己有怨,逮到機會便擋住他的財路,雖然自己也得不到,但卻滿足了報複的快感。但這種報複往往得不償失。對自己反而無利。石武與孔育的廠子都同時開發了一個項目,但由於孔育的技術力量雄厚,他的項目比石武早一個月麵市。本來與孔育共同研究一個項目,石武就已經感到窩火,沒想到還讓他搶了先機,石武更是氣上加氣。於是他匿名向質檢部門寫了一封檢舉信,檢舉孔育的產品有質量問題。結果是孔育的工廠停產一個月接受檢查,損失慘重。孔育知情後也憤怒地把石武告上了檢察院,還花重金買到了石武廠子的獨家資料。

正當石武為擋了孔育的財路而沾沾自喜時,也接到了檢察院的檢查通知信,這股風竟然刮到了自己的頭上。石武最終因產品不合格而不得不停產,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擋人財路最終害人害己。

擋人財路的原因和手段有很多,但後果都隻有一個,就是會引起對方的仇恨。有的立即做出反撲的動作,有的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至少你和對方已有了嫌隙。

所以,在社會上行走,最好不要擋人財路。即使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小心擋了別人的財路也是不可以的。因為一旦引起爭奪,可能你什麼也得不到。

但是有些情況可以另當別論,如果是基於正義,還是可以適當地擋人財路的。

說話直爽不等於言語毫無顧忌

說話直爽,常被人們當作一種優點。但在生活中,卻有這樣一種現象,同樣是直來直去的人,有的人處處受到歡迎,而有的人卻處處得罪人,人們都不願意與他交往。

這就涉及到講話的方式方法的問題。首先澄清一點,直爽並不等於言語毫無顧忌,隻圖一時之快,不講方式方法。而那些因說話直而得罪人的人,問題就出在方法上。有的人講話不分場合,比如批評別人,雖然你心地坦白,毫無惡意,但因為沒考慮到場合,使被批評者下不了台,麵子上過不去,一時難以接受。對方的自尊心被傷害,當然會對你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