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巧妙說話,靈活辦事(2)(3 / 3)

有這樣一個笑話。

有一個人走到一個屋門下,屋門緊閉,他的目的是盡快走進屋裏。他使用全身的力氣推門,但門始終不開。他就這樣推呀推,一直推了快一整天了,還沒有將這扇門推開。黃昏時分,他渾身無力,已喪失了進屋的信心。正準備放棄起身離去時,突然發現身後站著一位老人。

“我已在這兒站了很久了。”老人說。

“我要進這所屋子,但這扇門怎麼推也推不開,為什麼?”

“你拉一下試試。”老人說。

這人輕輕一拉,門便打開了。

“這是怎麼搞的?我家的門可是要推的。”

“這可不是你家。”老人說。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卻折射出很深的人生哲理。他反映出一個人辦事時的變通問題。這個想進屋裏的人,是個辦事不會變通的人,所以他長時間被擋在門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這個故事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辦事會變通是現實生活中必需的,隻有會變通的人,才容易克服辦事中的重重困難,他的人生才能處處充滿春風。

張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他麵臨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麵。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麵,他非常討厭自己的上司,經過多年的共事,他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在經過慎重思考之後,他決定去獵頭公司重新謀一個別的公司高級主管的職位。獵頭公司告訴他.以他的條件,再找一個類似的職位並不費勁。

回到家中,張先生翻來覆去地想,還是覺得自己對現在任職的公司非常滿意,除了那個討厭的上司。可是有什麼方法能改變這一局麵呢?忽然,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方法。他把正在麵對的問題換一個思路考慮,即把問題完全顛倒過來看——他想到的是:我能不能讓上司辭掉這份工作呢?

第二天,他又來到獵頭公司,這次他是請公司替他的上司找工作。不久,他的上司接到了獵頭公司打來的電話,請他去別的公司高就。因為新的工作也待遇優厚,所以他的上司沒考慮多久,就接受了這份新工作。

這件事最恰到好處的地方,就在於上司接受了新的工作,結果他的位置就空出來了。於是,張先生就坐上了以前上司的位置。

在這個故事中,張先生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份新的工作,以躲開令自己討厭的上司。但他選擇了變通,換了一個角度,為他的上司找了一份新的工作,結果,他不僅仍然幹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擺脫了令自己煩心的上司,還得到了意外的升遷。

這種需要變通的情況,常常在我們的辦事中出現。有時候,你會為辦事失敗而懊悔,但是,如果你稍稍變通一下,就會是另一個結局。生活是多變的,事物也是多變的,在這個隨時都在變化的世界中,你得學會隨機應變。多多訓練你的應變能力,你將受益無窮。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辦一些傻事。有時候,這些傻事會傻到讓你吃驚的程度,但你卻又避免不了。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你的腦筋太直,不會轉彎。經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常常以過去的成敗來看將來的機會。如果你的過去特別艱難困苦,你大概得加倍努力,才可以看到將來的前途。

懂得變通、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從來都是聰明人,他們總能獨具慧眼,找到一條新的路,讓自己辦事成功。而不敢創新或者說不願意創新的人,他們頭腦中的標準已經固定,使他們不能轉換方法去想問題,結果當然是失敗了。

在辦事中,怎樣變通,另辟蹊徑,達到辦事成功的目的呢?

(1)變換思維

有一家生產圓珠筆的公司,生產出的圓珠筆一直不受市場歡迎。原因是,這家公司生產的圓珠筆雖然很實惠,但當油還沒有用完的時候,筆尖就壞了,投入市場後效果一直不好。怎樣解決質量問題呢?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筆尖進行了改良,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最後,公司決定麵向社會廣泛征集改良方案,並許諾重金。

廣告發出後,征集的方案不少,但最後公司采用的卻是一個小女孩的建議。她的建議非常簡單:縮短筆杆長度,使筆尖壽命恰好用完油墨一致。小女孩的聰明在於,大家都把眼光放在筆尖上,隻有她逆向思考,把眼光放在筆杆上,從而取得了成功。這就是變換思維辦事帶來的奇效。

(2)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

世界是變化的,人也不能固守著自己的思維而不求突破。有優勢的人常常以為倚仗自己的優勢就可以無往不勝,他忽略了當外麵世界變化時,優勢也不會永遠保持下去。不突破這種固定的思維束縛,本有的優勢也會變成劣勢。

(3)學會改變思路

任何規則都是人製定的,在必要時我們要善於改變,而不能一味堅守過去的規矩。適時改變做事規則,就掌握了辦事的主動權。很多人總是在路走不下去的時候,才想著改變,而事實上,這時已經晚了。我們要獲得主動,就應該未雨綢繆,在最合適的時候做出改變,這樣才能永遠走在他人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