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巧妙說話,靈活辦事(2)(2 / 3)

一天,公司來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別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將會成為你的搭檔。上司把他交給你,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紹公司的架構、分工和其他製度。這時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來閑言閑語。

與好朋友搭檔工作應該是一件好事。但在工作中,你們的友誼往往會麵臨各種各樣的挑戰。你與搭檔的職級相同,但工作量卻大大不同。人家可以“煲電話粥”,你卻整天忙得不可開交。雖然你心情不佳。但切勿向搭檔發脾氣,因為你們日後並肩作戰的機會還有很多,許多事還是唇齒相關的。

表麵上,你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分內的工作,對這位搭檔要保持一貫的友善作風。

不過,最重要的策略是向上司表態。上司不一定是偏心,有可能是對各項工作所需時間不大了解而已,所以你行必要找他商談,讓他知道,每件工作所花的時間為多少,在一個工作日裏可以做些什麼,你的任務又是如何得多。隻要講出你的困難。不要埋怨搭檔相對地閑著,對事不對人,才能讓事情圓滿解決。

總之,大前提是公私分明。你要記住,在公司裏,他是你的搭檔,你倆必須忠誠合作,才能創造出優秀的工作業績。私下裏,你倆十分了解對方。也很關心對方,但這些表現最好在下班後再表達吧!閑暇時,以少提公事為妙,難道你一天8小時的工作還不夠嗎?

三、閑談時莫論人是非

隻要是人多的地方.就會有閑言碎語。有時,你可能不小心成為“放話”的人;有時,你也可能是別人“攻擊”的對象。這些背後閑談,比如領導喜歡誰、誰最吃得開、誰又有緋聞等等,就像噪音一樣,影響人的工作情緒。聰明的你要懂得,該說的就大膽地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要亂說。

宇宙之大,談話的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何必一定要把別人的短處當作話題?你所知道的關於別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許另外還有許多隱衷非你所能詳悉的。若貿然把你所聽到的片麵之言宣揚出去,不亞於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說出去的話收不回來,當事後完全了解真相時,你還能更正嗎?

“王某借了李某的錢不肯還,這真是豈有此理!”昨天你對一個朋友說,這是從李某那裏聽來的,他當然把自己說得頭頭是道。人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你明白了人類的這一弱點。你就不會詆毀王某。因為你若有機會見到王某,他也會告訴你,他雖借了李某一筆錢,但有一張房契押在李某手裏。因房租跌價,到期款未還清,隻好延長押期。而李某則急於拿回現款,王某一則無法立即清付,再則借據上寫著若房租因環境關係而減租時,可以延長押期,到李某將該款全數收回為止,所以不能說他是賴債。由此看來。雙方皆有道理。人與人的種種關係大半如此複雜,你若不知內情,就不要胡說八道。

社會上行一種人,專好推波助瀾,把別人的是非編得有聲有色,誇大其詞,逢人便說。世間不知有多少悲劇由此而生。你雖不是這種人,但偶然談論別人的短處,也許無意中就為別人種下了惡果。而這種惡果的滋長,是你所料想不到的。

四、注意對方的語言習慣

我國地域遼闊,方言習俗各異。一個規模較大的單位不可能隻由本地人組成,一定還會有來自各地的同事,所以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不同的地方。語方習慣不同,自己認為很合適的語言,在其他不與你同鄉的同事聽來,可能很刺耳,甚至認為你是在侮辱他。

比如:小齊是西北某地區人,而小秦是北京人。一次兩人在業餘時間閑聊,談得正起勁,小齊看見小秦頭發有點兒長了,便隨口說:“你頭上毛長了,該理一理了。”

不料小秦聽後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長了呢!”

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無疑,問題就出在小齊的一個“毛”字上。小齊那個地方的人都管頭發叫做“頭毛”,他剛來北京時間不長,言語之中還帶著方言。因此不自覺地說了出來。而北京人卻把“毛”看作是一種侮辱性的罵人的話,什麼“雜毛”、“黃毛”,無怪乎小秦要勃然大怒了。

各地的風俗不同?說話上的忌諱各界。在與同事交往的過程中,必須留心對方的忌諱話。一不留心,脫口而出,最易傷同事間的感情。即使對方知道你不懂得他的忌諱,雖情有可原。但你終究還是冒犯了他,因此應該特別留心。

五、不要顯示自己的優越

有些人動不動就提到自己或家人的輝煌業績和顯赫地位,向同事們炫耀,這將造成對同事們自尊心的傷害,引起大家的不快,導致對你的厭惡和反感。

“我在北大當學生會主席的時候……”

“我們家的大理石地麵……”

久而久之,同事也會覺得你“高人一等”、“異於常人”,所以,就會把你摒棄在他們這些“常人”的圈子之外,冷漠你,孤立你。

辦事會變通,人生處處有春風

事事順通很難,但隻要你多花點心思,多角度考慮問題,也許事情就會變得容易許多。很多人在辦事的時候,往往會依據經驗確定辦事的原則和方法,然而這並非總能奏效。第一次遭到對方拒絕的時候,往往也是真正考驗一個人辦事能力的時候、善於辦事的人懂得變通,這等於增加了更多機會,這樣人生之路走起來會很順暢,處處如沐春風;而有的人不懂靈活變通,最終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