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快樂的心態(1)(1 / 2)

環境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者是不快樂。’重點是我們本身有沒有感受到快樂。

世上沒有注定要失望的人.隻有不肯快樂的心。快樂是你自己的事.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很重要。它會使你在給周圍的人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自己得到豐厚的回饋:會使你的生活隨時隨地充滿陽光。

一個人的處境的苦與樂常是主觀的喬治五世掛在白金漢宮上的一句名言是:“不要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事後悔。”

那一天,伊麗莎白·康妮接到國防部的電報,說她的侄兒——她最愛的一個人——在戰場上失蹤了。

康妮一下子心跳不止,寢食難安。過了不久,又接到了陣亡通知書。此時,她的心情無比悲傷。

在那件事發生以前,康妮一直覺得命運對自己很好。她說:“偉大的上帝賜給我一份喜歡的工作,又讓我順利地撫養大了相依為命的侄兒。在我看來,我侄兒代表著年輕人美好的一切。我覺得我以前的努力,現在都應該有很好的收獲……”

然而,現在卻來了這樣一份電報,她的整個世界都被粉碎了,她覺得再也沒有什麼值得自己活下去的意義了,她找不到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她開始忽視她的工作,忽視她的朋友,她拋開了生活的一切,對這個世界既冷淡又怨恨。“為什麼我最愛的侄兒會死?為什麼這麼個好孩子還沒有開始他的生活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為什麼他應該死在戰場上!”她覺得自己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她悲傷過度,決定放棄工作,離開家鄉,把自己藏在眼淚和悔恨之中。就在她清理桌子準備辭職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封她已經忘了的信——一封她的侄兒生前寄來的信,當時,他的母親剛剛去世。侄兒在信上說:“當然我們都會想念她的,尤其是你。不過我知道你會平靜度過的,以你個人對人生的看法,就能讓你堅強起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你教給我的美麗的真理。不論我在哪裏生活,不論我們分離得多麼遙遠,我永遠都會記得你的教導,你教我要微笑麵對生活,要像一個男子漢,要承受一切發生的事情。”

康妮把那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覺得侄兒就在自己的身邊,正在向自己說話。他好像在對自己說:“你為什麼不照你教給我的辦法去做呢?堅持下去,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把你個人的悲傷藏在微笑的下麵,繼續生活下去。”

侄兒的信給康妮以莫大的鼓舞,她覺得人生又充滿著期望,她又回去工作了。她不再對人冷淡無禮。她一再對自己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沒有能力改變它,不過我能夠像他所希望的那樣繼續活下去。”

康妮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她寫信給前方的士兵——給別人的兒子們;晚上,她參加成人教育班——要找出新的興趣,結交新的朋友。她幾乎不敢相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種種變化。她說:“我不再為已經過去的那些事悲傷,現在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快樂——就像我的侄兒要我做到的那樣。”

伊麗莎白·康妮學到了我們所有人遲早都要學到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必須深知覆水難收的道理。很顯然,環境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者是不快樂,重點是我們本身有沒有感受到快樂。

莎士比亞說:“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座園圃,我們的意誌是這園圃裏的園丁。不論我們插蕁麻、種萵苣、栽下牛膝草、拔起百裏香,或者單獨培植一種草木,或者把全園種得萬卉紛披,讓它荒廢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墾也好,那權力都在於我們的意誌。”

有人安於某種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於自己目前處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隻好努力另找出路。你無法斷言哪一種樣子才是成功的,也無法肯定當自己到達了某一點之後,會不會快樂。

有些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他的快樂隻建立在不斷地追求與爭取的過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標不斷地向遠處推移。這種人的快樂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樂全憑自己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豔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己所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有這樣一個笑話: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的朋友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