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身心安在(2)(1 / 3)

達摩說:得失從緣,心無增減。每個人的一生皆有二境:外境與內境。外境是無常的,時常變化。而內境是永恒不變的。兩者隻有協調統一,才能對始料未及的變數處之泰然。如何協調二境?最好的方法便是萬事隨遇,隨緣,隨喜。緣來時坦然接受,緣去時也不要強留,順其自然,不怨尤,不躁進,不強求。要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二境就能協調一致,而我們亦能為此在順應自然的心境裏尋到難得的淡然和靜謐。

萬事皆有緣,萬法不離自性。隻有一切隨緣任運,才能對生活的各種變數應對自如。

古德嚐言: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擺脫欲念,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平淡,自然達觀,便識得萬事隨緣皆有味。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世上光陰短,地獄噩夢長,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逆境禪悟——逆境都藏有生命的贈禮

人生有悲歡離合,有高潮起落,也有順境逆境。麵對順境,我們要心存感激,遭逢逆境,我們要懂得感恩。

麵對逆境時,要告訴自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隻要人的心念一轉,逆境即會變成機遇,壞事變成好事。每個逆境,都藏有生命的一份贈禮,但這份贈禮,隻有對逆境本身心存善念的人才會發現。

同樣麵對一鍋滾燙的開水,胡蘿卜、雞蛋、咖啡豆三者的反應各不相同。對於這三種食物來說,滾燙的開水是他們共同的逆境,麵對逆境,三者的態度截然不同——本來硬實的胡蘿卜進入開水後逐漸變弱變軟,失去了自身的本性;一向被一層薄薄外殼包裹而身軀呈液態的雞蛋,一經開水的洗禮,反而變得堅韌硬實;更令人驚歎的是,咖啡豆攪入開水後,透明無色的水反倒被它們改變了??麵對逆境的時候,不妨先返觀全身,捫心自問:“我會選擇胡蘿卜、雞蛋還是咖啡豆?”你是看似強硬,但遭遇逆境後畏縮了,變軟弱了,失去了力量的胡蘿卜嗎?是內心原本可塑的雞蛋嗎?還是改變心態,利用開水的滾燙特性將其變成了香濃咖啡的咖啡豆嗎?

我們必須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業力和自然對我們最好的安排。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存喜,微笑著麵對生命。為此,我們才會明了,每一個逆境,都蘊藏著生命的機會和希望的種子。

“得意須坦然,失意須淡然”。當人們能看清生命的實相,體悟到有苦必有樂、有生必有死、有順必有逆、有得必有失的因果循環定律,便懂得因循自然,珍惜生命中每個逆境所藏有的贈禮。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衝得過逆境,才能學到本領;經得起考驗,才能擔當大任。

處世禪悟——止惡修善,以笑代罵

學會如何處事、待人接物,這是禪學中所謂的用。我們明了世事真相,掌握待人處世的法則,與眾生和睦相處,生活才能順暢無阻。

一個人因為很笨,所以很窮,可是他運氣好。一次下雨的時候,圍牆被雨衝倒了,他居然從倒了的牆裏挖出了一壇金子,於是他一夜暴富。可是他依然很笨,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就向一位禪師訴苦,禪師告訴他說:“你有錢,別人有智慧,你為什麼不用你的錢去買別人的智慧呢?”

於是這個愚人就來到了城裏,見到一個僧人,就問道:“你能把你的智慧賣給我嗎?”僧人答道:“我的智慧很貴,一句話1000兩銀子。”那個愚人說:“隻要能買到智慧,多少錢我都願意出!”僧人對他說道:“遇到困難不要急著處理,向前走三步,然後再向後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這麼簡單嗎?”那人聽了將信將疑,生怕僧人騙他的錢。僧人從他的眼中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對他說:“你先回去吧,如果覺得我的智慧不值這些錢,那你就不要來了,如果覺得值,就回來給我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