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生活禪妙(4)(2 / 3)

工作累的時候,不妨靜坐片刻,眼睛閉起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耳朵上,靜聽一下辦公室的聲音,你會聽到同事的交談聲、電話鈴聲、打印聲、走路聲、牆上的鍾聲,甚至窗外的車流聲、喇叭聲,許多過去沒有注意到的聲音都會在此刻出現。

這時你不必理會同事交談的內容,隻聽聲音,對於過去厭惡的車流聲、喇叭聲、刺耳的電話聲也不必抗拒,隻聽聲音。此刻,所有的聲音突然會變得很有節奏,像是山穀中的跫音,你會感到周圍突然間變清淨了,這種清淨是你平常從來不曾察覺的。其實這不是周圍環境清淨,而是你的心清淨,所謂“心淨則國土淨”。

平常靜坐也可以用耳根,就像這樣專注地聽,不做作,不用力,久了,一入坐就會聽到蟬鳴蟲叫聲,聽到自性之音。《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提到,觀世音菩薩就是在海邊聽海潮音依耳根圓通而成道的。

奕堂和尚有一天聽到鍾聲而入定,出定後問敲鍾的是誰,說是新參的小沙彌,就問他是以什麼心情敲,沙彌說:“隻為打鍾而打鍾。”敲隻是敲,聽隻是聽,也能入道。

《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自述借著耳根圓通悟道的經過:“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兩相,了然不生。”一個大乘修行者一定是從發菩提心起修,從聞法、思法、修法中入禪定、得智慧。初觀聞性,返照離緣,不隨塵緣流轉起滅,久了之後,動靜兩相寂然不生。

眾生六根當中,最靈敏的是耳根。

放下妄念,心念耳聞,如法修行,即能深入禪定。

專注地聽,不做作,不用力,聆聽自性之音。

睡覺禪——醒夢如一,睡覺亦可清醒

睡覺對一般人而言是很好的休息,宇宙運行之所以有白天夜晚,就是讓所有的生物都能在工作一天之後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以備第二天的工作體能所需。睡眠占去了人們一天將近一半的時間,也就是說,占去我們人生的一半,所以,一個修行人是不會浪費睡覺時間的。

對一般人來說,睡著以後就失去意識,從修行的角度看是大昏沉,完全昏睡,失去自主能力。接著就出現種種夢境,這些夢境其實就是念頭的不斷流動,念頭的出現也可以說是一種業力的呈現。一般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想念延伸成為夜晚的夢境,有時候念頭奔馳,大部分卻都是貪念和嗔念,因為那是人的根本習氣。

但是覺性強的人,即使是睡覺時意識也是清楚的,這就是“醒夢如一”的境界,醒時和睡時意識是一樣清楚明白的。一般人會覺得,這哪有可能?試想一位修行者,平常如果不能做主,睡覺時如何能做主?

要想睡覺時能做主,就要先學會睜眼時能做主。一般人不過是睜眼睡漢,醒時和睡著時一樣,都是昏沉散亂的;修行人則醒時和睡時都是清楚明白的。

西藏有一種修行法門叫做“睡覺瑜珈”,就是訓練自己在睡覺時保持清醒,這是很重要的修行過程,想要達到功夫成片,沒有經過這一關,就好像斷線的念珠一樣,連線都無法串綴,遑論成片。

一般人常提到“不倒單”,就是能夠徹夜打坐不睡眠。其實不倒單不是盤腿硬撐一個晚上不睡覺,如果徹夜忙於克服妄想,就算坐個三天三夜又如何?能夠醒夢如一,即使是躺著,也就是不倒單了。

對一般人而言,睡覺是補充體力、修補身體免疫係統和各種自律係統的時刻;對一個修行人而言,睡覺也正是用功的時候,除了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外,還繼續開發明覺的自性。兩者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