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頂柱和李經緯一天進的辦公室,平時在談到辦公室的事情時,比較投機,因而對這個事情格外敏感。往回走路上,李經緯想到了早二年分房時的情景。新家屬樓建好以後,辦公室成立了由秘書長任組長的分房領導小組,下邊還設了辦公室。發了表,讓大家按參加工作年限、到辦公室工作時間、職務、任職時間及計劃生育等情況填表,由分房領導小組辦公室打分。分數出來了,寧頂柱同誌綜合指數最高,以為可以分到好房子了,整天喜氣洋洋的樣子。誰知到分房子時,分房領導小組決定從一樓的某一套開始。寧頂柱不願意,他的理由很充分,說我的分數最高,就應該整座樓房僅我挑,我想要哪兒就要哪兒,要不然還打分幹啥哩。分房領導小組說那不行,這是組織決定,有民主還得有集中。寧頂柱嗷嗷叫不願意,說這淨是捉眼兒哩。寧頂柱又把分房的格局看了,三樓最好的位置正好都到了分房領導小組成員和辦公室幾個人的名下。這下寧頂柱明白了,是這些人在作祟。於是隔過秘書長告到了市長跟前,市長把上訪信批給了秘書長,這等於沒批。於是又告到監察局。監察局也下來調查了,結果也是不疼不癢,不了了之,結果是寧頂柱功敗垂成。倒也有收獲,寧頂柱同誌落了個”造反專家”的美名。
這以後的事情,就是寧頂柱同誌因”禍”得”福”,這位高考恢複以後第一批考上哈工大的高才生,在黨澤明科長去世以後,本來該接任工業科科長時,秘書長為了照顧他的身體,減輕他的負擔,把他調到了農業科,繼續幹副科長。在調整時,秘書長為了尊重他的感情,在寧頂柱同誌隨一位副秘書長到西安出差時才下手。寧頂柱同誌出差回來,鑰匙插不進鎖眼裏,幹著急進不了屋。後來一問,原來在科室調整之後,秘書長讓行政科當即換了各科室的門鎖。大家已按秘書長的旨意,替他把他的辦公桌椅櫃子統統搬到了農業科。可寧頂柱同誌還不領情,說秘書長打擊報複他,還大言不慚、毫無自知之明地說秘書長是在搞”政變”。在寧頂柱同誌到新科室上任談話時,秘書長態度極其誠懇,從當前國際政治鬥爭的嚴峻形勢,講到國內政治穩定的重要性,再講農業和社會穩定的關係,繼而講農業對我市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又講農業科在辦公室中的重要地位,又說服從組織決定是一個黨員應盡的義務。又說你雖是學工的,但搞搞農業也沒啥壞處,辦公室的同誌都應該是全麵手,這樣將來安排時路也寬點。又說農業科的工作搞好搞不好,你將起到主導作用。最後語重心長地說:“我今天給你說句大實話,不能和人比,常言說人比人氣死人。你現在正是蹲苗時期,隻要根紮得牢實,還愁以後沒得發展。”
寧頂柱同誌說:“我懂,我懂,我去過北京的潭柘寺,那兒的鬆樹長那麼大,全憑根哩。請秘書長放心,我一定把根紮好,將來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棟梁之材,以報答你的栽培之恩。”
寧頂柱同誌嘴上這麼講,心中卻咽不下這口氣,弄的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思來想去,決定還是要申訴,但有了上次上告失敗的經驗,這次便不再上告,而是”中告”--在科長層講,”下告”--在科員層講,在他的那些已經掌了實權的同學們麵前講,在老百姓中講,逢人就講。然而,講歸講,秘書長連根汗毛也沒傷著。與其同時,寧頂柱同誌經浴血奮戰打下的副科長的江山卻愈加牢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