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侍衛統領江順報,「之前三爺隨我等一塊擒敵,卻不成想,等都忙定規了,三爺突然摔到了地上。」
江順回道:「後來小的準備來向皇上回稟,卻被三爺一把攔了,說是他隻是有些累了,不要打擾皇上和太子爺,然後便帶著自己的人先回去了。」
「太子,回了京後去瞧瞧你三皇叔。」徒元徽知道徒元升定是又傷重了。
「是,父皇!」
☆、第126章 大結局
又一回得勝的徒元徽興高采烈帶著兒子回了宮,康安先去給母後請安,然後再出宮去見三皇叔。
徒元徽忙於政務,便先回了禦書房,結果再回鳳儀宮時,才發現馮玉兒竟是不許他進東暖閣了。
身後小德子低聲道:「皇上,您瞧瞧。」
徒元徽先時沒注意到,等順著小德子指的方向看去,卻見康安跪在西暖閣的地上,一臉無辜地遠遠望著徒元徽。
「你又犯了什麼錯?」徒元徽走到康安跟前,蹲下`身子問道。
「是母後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今日兒臣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便是大不孝,她讓我跪兩個時辰,回去還得罰抄《孝經》百遍。」康安甚覺自己是代父皇受過,因為父皇之前明明說,這一回讓他涉險,專為了磨煉他。
「對,你母後罰得對!」徒元徽衝著東暖閣的方向高聲道。
康安立刻低下頭,果然人不可貌相,覺得父皇也是可卿口中常說的,麵上一套,背後一套的那種人。
「你這麼不知愛惜自己,可不傷了你母後的心。」徒元徽又提高了嗓門,「皇後娘娘如今大著肚子,你身為獨子,除了要體貼關懷,更當保重自己,不得出任何差池,可太子到底做了些什麼?」
康安無語,任由這父皇作態。
「這《孝經》百遍不夠,再抄三百遍才好!」徒元徽看熱鬧不嫌事大,還跟著湊了個趣。
康安垂下眼。
看著東暖閣毫無動靜,心中又明白了些。
徒元徽見這苦肉計顯然沒有奏效,不免有些悻悻然,當晚隻能沒趣地在西暖閣安了寢。
然後次日一大早,便有消息傳過來,徒元升昨晚突發急症,一時救治不及,竟是歿了。
不僅徒元徽震驚,滿朝文武都是覺得無法相信,雖然徒元徽在朝堂上尚未宣布此事,但眾人已有所耳聞,九月二十八日城外校楊有人試圖刺殺皇上,後被一舉剿滅,而據說當時,徒元升也在場。
少不得有人疑惑,難道想刺殺永明帝的竟然是徒元升,而他的暴亡,會不會被人所逼?
徒元徽用實際行動粉碎了這些猜測,在朝會上,徒元徽紅了眼眶表示,對徒元升的英年早逝,他既覺得吃驚又感到痛心,他沒想到,徒元升剛剛幫著自己平定了樊賊的一場叛亂,這麼快便匆匆離世了。
隨後,除了宣布為徒元升風光大葬外,徒元徽不但追復了他的爵位榮銜,還讓其長子承繼王府,眾人心下都覺得寬慰,覺得三王爺徒元升倒也算死後哀榮了。
設靈頭一日,在朝內幾位重臣陪和下,徒元徽攜太子徒康安親臨三王府致祭,太子以子侄之禮向靈柩叩拜,並且哭得極為傷心,連徒元徽也在一旁紅了眼眶。
徒元曄一身邋遢地出現在靈前,原來,他想和姓樊的一起找死,卻被徒元升打暈帶去了原地,這般回來,一切塵埃落定,而三哥卻死了。
徒元徽看了徒元曄一眼,讓人將其帶了過來。
「老三走前留下信,你和麗秋走吧!」
徒元曄不理徒元徽。
「你一直以為麗秋掛著東宮,其實都是為了你,她知道你會輸,不想你死而已。那所謂的東宮簪子,是我以前賜給她的一個承諾,她保護那簪子就是為了有一天可以保住你的命!」
徒元曄終於回過頭去看徒元徽了。
徒元徽卻背過身去:「你還在朝,朕說是放心你,你這性子也會疑神疑鬼,行了,最後一個機會,義忠親王徒元曄傷心過度,也病死了,康遠即了你的位子,也別在朕麵前出現!」
說完,徒元徽就走了。
而徒元曄在地上久久不語。
******
徒元升的書房裡,阿英前來見徒元徽。
阿英身穿孝服,眼圈雖是紅腫,麵上卻平靜無波,隻形容間,讓人有無限落寞之感。
「阿英,老三到底是如何走的?」
沉默了半晌之後,阿英才道:「三爺昨日回來,似乎心情極好,一個人在書房待了好久,並不許人進去打擾,閒暇日久,三爺已養成筆記當年戰事的習慣,有時寫到興奮之處,甚至通宵達旦,所以我並沒有覺得異常,是……我疏忽了。」
徒元徽招手,
阿英起身,從近處書格裡選了幾本已然裝好的冊子,遞給了小德子。
翻看了幾頁之後,徒元徽不得不讚嘆,徒元升確實是位儒將,這一筆一劃間,不但盡述他經歷過的大小戰役,還將每次作戰的戰略考量、戰術得失、以及殺場上勝利失敗的原因分析得極透徹。
「後來三爺喚我進來,又吵著要喝酒。」阿英下意識地看了看徒元徽,道:「他說今日高興,好不容易地,皇上終於肯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