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長相思兮長相憶 一生詩情(1 / 3)

三毛的沙漠文學時期又分為第一個時期和第二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在撒哈拉沙漠時創作的作品;而第二個時期,則是三毛在離開沙漠,來到大加納利群島時的作品。第二個時期的作品主要集結在三個作品集中。

一是1977年出版的《稻草人手記》,二是1978年出版的《哭泣的駱駝》,三是同年出版的《溫柔的夜》,這幾本書都是由台灣皇冠出版社,也就是平鑫濤的出版社出版。

在沙漠文學的第二個時期,三毛作品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沙漠故事;一類是海島故事,主要是大加納利島上的故事;另外一類是她去撒哈拉之前的早期生活。

《稻草人手記》是三毛離開撒哈拉後的第一部作品集。這本書中共收錄了十三篇作品,這些作品都是與荒漠無關的。這些作品包括《序言》《江洋大盜》《親愛的婆婆大人》《西方不識相》《這樣的人生》《士為知己者死》《警告逃妻》《這種家庭生活》《塑料兒童》《賣花女》《守望的天使》《相思農場》《巨人》等。

這些故事都是一些生活小品文。裏麵描述了許多三毛在少年時期、留學時期的生活。在這些作品中,三毛不再專注寫她與荷西,更多地寫了些荷西的母親、同事,他們遇到的賣花女,在島上的鄰居等等。其中,荷西的母親,也就是三毛的婆婆的形象總是不那麼漂亮。這也許出於一個媳婦對婆婆的敵意,但是另一方麵,也可能是出於對婆婆自小便忽略對荷西的愛的憤怒。

在《親愛的婆婆大人》中,寫了三毛初拜婆婆,兩個人在馬德裏相處的日子。故事裏,兩個人最初的矛盾很深,但是經過三毛的努力,終於獲得了婆婆的好感。兩個人化敵為友,演繹了一幕有趣的家庭喜劇。

而在《這種家庭生活》中,寫的是荷西與三毛剛剛從撒哈拉的戰火中逃出來,他們生活困苦,舉目維艱。這個時候,婆婆卻帶著女兒女婿和外孫來這裏旅遊,並在島上購買免稅商品。她不但無視兒子的困境,同時還狠心地在荷西身上敲詐錢財。

後來,婆婆在三毛的作品中又先後出現了兩次。《似曾相識燕歸來》裏,已經失去丈夫的三毛來到婆家。婆婆完全沒有失去兒子的傷心,而是費盡心機與兒媳爭奪荷西的遺產。《背影》裏,描述了在荷西的葬禮上,婆婆自私無情的模樣。她對兒子的死隻是象征性地哭了幾聲,之後仍然帶著家屬們去街上搶購免稅商品。

這些故事,我們並不知曉它們是否真實。我們通過三毛的文字,看到了一個自私的,無情的,冷酷的,斤斤計較的女人。荷西自小便是缺少愛的,所以他的母親或許真的不夠愛他。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是她的兒子。也許三毛仍是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緒吧!

小說散文集《哭泣的駱駝》中,收錄了《塵緣》(代序)《收魂記》《沙巴軍曹》《搭車客》《哭泣的駱駝》《逍遙七島遊》《一個陌生人的死》《大胡子與我》《啞奴》等作品。

《哭泣的駱駝》是三毛一生所有的沙漠作品中,被廣泛認為的最優秀的一篇。與之前的許多輕鬆幽默的小故事不同,這篇作品中,她開始講述沉重的,悲劇的故事。這部作品突破了作者自己的創作局限,無論從思想上,還是整個作品的格調上,都是一種質的飛躍。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撒哈拉已經陷入戰爭的時候,那時候三毛已經準備好要撤離這個她心愛的,帶有前世鄉愁的荒漠。這個時候三毛遇到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子,她的名字叫做沙伊達。她雖然是沙哈拉威人,卻十分淑女,很有教養。但是,這個族的人們並不歡迎她,他們討厭這種帶有白人特色的氣息。

在當地,有位富商的兒子,叫做阿吉比,他殘暴凶狠而且毫無素質,他喜歡上了沙伊達,想要得到她,然而卻遭到了她的嚴詞拒絕。於是他轉為憤怒,時刻計劃著要報複這個高傲的,目中無人的女子。

事實上沙伊達是有丈夫的,她的丈夫是沙哈拉威人中的一個遊擊隊的領袖,叫做巴西裏。他深愛著沙伊達,但是迫於族群的壓力,他不敢將這份愛戀公布於眾,隻能將之默默地掩藏在心裏。巴西裏有一個弟弟,在當地做警察,他的名字叫做奧菲魯阿,他恰是三毛與荷西的好友。

在一個晚上,奧菲魯阿將沙伊達帶到了三毛的家中,沙伊達就這樣與三毛相識了。她們一見如故,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此時,摩洛哥的軍隊已經開進了西屬撒哈拉的土地,沙哈拉威人中,有些人家已經掛起摩洛哥的國旗,有些人則仍在掙紮抗爭著。

這個地方已經無法再待下去,三毛必須離開了。她離開的前一個夜晚,巴西裏和沙伊達忽然來到三毛家,巴西裏請求三毛可以照顧他的妻子,帶她一同離開沙漠。三毛自然不會拒絕這個要求,對一切事情總有著神奇預感的三毛,此次也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悲愴之感,她知道悲劇即將降臨在這個是非之地,降臨在她的身邊。

果然,巴西裏很快遇害了,他沒有死在摩洛哥軍隊的槍下,而是死在了曾經與他共同作戰的同胞的手中。而沙伊達,這個美麗的善良的聰明乖巧的女子,三毛終究沒能將她保護好,她被阿吉比趁亂捉住,被強奸致死。而三毛的那位好友警察奧菲魯阿也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在三毛的敘述中,故事是從他們都死亡的時刻開始的:

“我閉上了眼睛,巴西裏、奧菲魯阿、沙伊達他們的臉孔,蕩漾著似笑非笑的表情,一波又一波地在我麵前飄過。我跳了起來,開了燈,看看鏡子裏的自己,才一天工夫,已經舌燥唇幹,雙眼發腫,憔悴不堪了。”

也許隻有經曆過人間的苦楚,才能寫出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吧!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那布滿硝煙的年代有多麼可怕,永遠不會知道,生長在那個年代之中的人們每日承受了多少的悲苦。所以讓我們憑空杜撰一個關於苦難的故事,也是很難做到的。

而三毛,正是因為她經曆了那場動亂,看盡了人間的悲劇,所以才能寫出《哭泣的駱駝》這樣的優秀作品。沙伊達也許是三毛虛構的,也許是真實存在的,也有可能是三毛將幾個人的形象糅合到了一起,創作出來的。不論如何,這個悲傷的故事和可憐的人並沒有因硝煙而消散在虛無之中,這些可愛的人們都活在了三毛的作品中,那是永遠不滅的靈魂。

三毛的第三個創作時期是在荷西去世後。那之前三毛本已經決定封閉,與荷西安穩過日子。然而荷西的意外身亡,讓三毛心無所依,隻有再度回歸到文學創作的日子。在那之後,三毛創作的作品,被稱為都市玉冰文學時期。

在那段時間裏,三毛通過皇冠出版社出版了十二部作品集,有聲書《三毛讀書》《流星雨》《閱讀大地》三種,另有電影劇本《滾滾紅塵》一部。此外還有與人合作的許多合集,其中包括《昨日、今日、明日》《泥土·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