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長相思兮長相憶 九月牧場(1 / 2)

離開莫高窟,下一站是烏魯木齊。這裏並沒有特別吸引三毛的風景,除了一個人,一個充滿了才氣與智慧,同時又感性浪漫的老人。他的名字是王洛賓,是《達阪城的姑娘》《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曲作者,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願變成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抽打在我的身上。”這歌詞充滿詩情,充滿著一個多情的老人最溫柔的感動,它曾經打動過千千萬萬的人們。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是來自一位美麗的藏族少女。當時那少女給了年輕多情的王洛賓一記溫柔的牧羊鞭子。這記鞭子讓王洛賓懷想了一生。

在這半年前,三毛曾經來過烏魯木齊,那時候她就直接找到了王洛賓。然而,與已經對三毛有了些許了解的張樂平不同,王洛賓對三毛簡直是一無所知的。他雖然聽說過三毛的名頭,知道她是一名台灣的暢銷書作家,卻並不知曉她寫過什麼,對三毛的書,他連一個字都沒有讀過。

當然,出於禮貌,他仍舊熱情地迎接了三毛的拜訪,他與三毛握手、拍照,並且如對待所有的崇拜者那樣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歌曲和經曆。他覺得三毛就好像一個大孩子一樣活潑而天真,他當然更不知道眼前的這個女子曾有個自閉的童年,親身經曆了許多次的人生悲劇,並且一度熱衷於自殺。

到了晚間,王洛賓到賓館去為三毛送行。當王洛賓向服務員詢問三毛時,服務員驚訝了,他們並不知曉原來這個賓館竟然住著那位了不起的女作家三毛,因為在這之前,三毛是用陳平這個名字登記的。當知曉原來她竟然就是三毛時,整個賓館的服務員們奔走相告,並將那些三毛在大陸出版的書抱出來讓她簽名。

直到這個時候,王洛賓才知道,原來這個女子並不簡單。可惜當時周圍人太多,太過熱鬧,他們沒有機會再仔細攀談,而三毛也即將離開了。不過分別的時候,三毛許諾:“九月份我一定再來看望您,請給我寫信。”

三毛離去之後,他們二人共往來六封信。王洛賓寫信告訴三毛:“蕭伯納那柄破舊的陽傘,早已失去了傘的作用,他出門帶著它,隻能當做拐杖用,我就像蕭伯納那柄破舊的陽傘。”後來有一次王洛賓給三毛的回信遲了許久,三毛責怪道:“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九月終於到了,這個季節裏,夏日剛去,空氣中彌漫著尚未隨夏日離去的花香。三毛沒有違背自己的約定,她再次來到了烏魯木齊,來到了這片讓她懷想許久的牧場。

在機場,王洛賓穿著精致的西裝,打著領帶,走到機艙口,迎接三毛。飛機著陸,三毛剛剛走出機艙,這個時候,強烈的熒光燈亮了,攝影機對準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