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夢中花落最無情 但願長久(2 / 3)

台灣作家心岱,在她的三毛訪問記中有一段描述:“盡管分離短暫,但戰亂之中,誰對自己的生命有信心?荷西每一趟回家,對她就像過一個重大的節日。在確定的兩天之前,她就興奮著,而他一回來,立刻跪在她麵前,抱著她的腿,他不願她看見他的眼淚,把頭埋進她的牛仔褲裏不肯起來。”

在戰火中謀生的荷西並未發生什麼意外,但是為他心驚膽戰的三毛倒真的出事了。那是在1976年初,一直在對荷西擔憂中的三毛,因為心神恍惚,不小心在島上出了一場車禍,傷勢十分嚴重,她傷到了脊椎,無奈隻有住進醫院。這個時候,荷西毅然辭掉了工作,安心在家照顧三毛。

後來三毛出院了,這一次,她死死緊咬著不讓荷西回到撒哈拉。她寧可死,也不願再過這擔驚受怕的日子。愛妻子的荷西自然答應了她的懇求,於是他們開始麵臨無收入的失業生活。

盡管如此,既然他們決定在這裏定居,就要有一所用來居住的房子。三毛經過一番分析和思索,最終選定了離城二十多裏的海邊社區。這個遠離繁華的社區,人稱“小瑞典”。“小瑞典”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裏雖然沒有外麵世界的繁華,卻有著遺世獨立的寧靜。這份安寧正是三毛所需求的。這裏是一片純白色傍山建造的居民區,山坡對著蔚藍色的海洋,坡上一幢幢西班牙式民居錯落有致。三毛的家,是一幢白色的平房,連著一個小花園。從窗口往外望,可以看見一艘艘輪船在海風中漂泊。這樣的花園別墅,價錢非常昂貴。雖然正麵臨失業,但他們還是狠下心來,住進了這所風景如畫的房子。

在大加納利島的第一年或許是三毛一生中最貧困的一年。先是一場讓三毛的身體狀況急速下滑的車禍,接著又是荷西的失業。

貧賤夫妻百事哀。

盡管三毛與荷西都是極盡浪漫的人,盡管他們都更加享受精神世界的富足,盡管三毛就如同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但是終歸他們還是凡人之身,要吃五穀雜糧,要住房子,要交水電費,要生活的。不論多麼鄙視物質生活的世俗,他們仍然不能羽化成仙,仍然要過著普通人的日子。

而荷西在許多年前就曾經說過,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保護三毛,照顧他美麗的妻子。於是他開始到處求職,可是結果總不如意。無奈之下的三毛甚至寫信給蔣經國,信中說荷西是中國的女婿,想在台灣找一份工作,待遇不計。然而蔣經國回信道歉,稱台灣暫無荷西合適的工作。

人在困苦的時候真的是到處碰壁,到處都是走不通的道路。三毛與荷西陷入了他們婚姻生涯中最難熬的日子,也許這是上天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考驗他們的愛情吧。好在他們通過了這場考驗,不論多麼艱苦,他們始終不離不棄。

當然,他們也並非完全沒有生活來源。他們的生活費就是三毛來自台灣的稿費。這稿費雖然不多,但已經可以讓他們不至於餓死。然而,這隻讓荷西更加難受,比自己失業還要難受。這個男子有著他自己的自尊,有著他的驕傲。他無法接受靠妻子生活的現實。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他的精神也要徹底垮掉了,這個時候,唯一支撐著他的,就隻有兩個人堅如磐石的愛情了。

愛情,是他們努力活下去的動力。

就算艱苦,就算窘迫,至少他們在一起。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三毛的身體越來越差,她不得不回到台灣去療養一段時間。然而,荷西並沒有與她一同回去。對此,三毛解釋說,是因為當時他們實在太窮,隻能買到一張機票。但我們能夠明白,事實一定並非如此。

那個自尊心很強的荷西,他在高中時期就已經愛上三毛,之所以沒有對三毛展開猛烈的追求,隻因他覺得當時的自己無法承擔這樣一份愛情,他還沒有能力去照顧養活三毛。所以他讓三毛等待六年。

他固然是愛三毛的,可是這愛是建立在他自身的強大之上的。若是他不強大,他寧可空守著對三毛的愛戀,也不願意留在三毛的身邊。

這就是荷西,一個開朗樂觀,同時又浪漫細膩的男人。

這樣的男人,在他失業期間,是不可能與三毛回到台灣見自己的嶽父嶽母的。他不希望三毛的父母看到自己窘迫的模樣,這對他的打擊簡直太大太大。

送別三毛,讓荷西痛苦,但他又是這樣無可奈何。他這次真切體會到了,什麼是無能為力,什麼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看著三毛的飛機離開,他難過得哭了起來,但哭泣,並不能改變現實的分毫。這讓他下定決心,必須努力工作,必須盡最大的付出來獲得足夠的,能夠養活家庭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