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處事篇·因果(2 / 3)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還是第一破壞力,關鍵取決於人們對它的運用。如果缺乏健康的心智,科技就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禍害。

家長教育孩子,首先要看孩子是個什麼材料,然後再考慮如何教育。如果不顧實際情況,一相情願地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結果就會令彼此都很痛苦。

祭祖的意義在於紀念,而紀念是為了更好地繼承。繼承什麼呢?一是祖先血統上的特質,二是文化傳承上的特質。隻有繼承具備這些特質的傳統,做一個健康而有高尚人格的人,才是對祖先最好的紀念。

無常的世界,讓我們看到外在的財物越來越靠不住了!奉勸大家多積累心靈財富,有朝一日,能打開心靈的無盡寶藏,成為真正的富有者。

現代人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從擁有的物質條件來說,是很幸福的。但基本生存環境乃至食物的質量都沒有保障,卻又是很不幸的。

不了解快樂之道的人,想要解除痛苦,卻常常自討苦吃;希望得到快樂,卻把快樂像仇敵一樣摧毀了。

對外物的依賴,隻能帶來虛假的安全感。因為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看似安全的東西,其實並沒有安全可言。

有些人擁有用之不盡的財富,可以隨心所欲地購買物品,但就是買不到幸福。有些人擁有炙手可熱的權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他人,但就是對自己的煩惱束手無策。有些人擁有自由自在的內心,麵對任何境界都能隨遇而安,直下承擔。你希望選擇哪一種人生呢?

在人生這場戲中,如果把自己當做真實的角色,入戲太深,就會活得很辛苦。如果把自己當成觀眾,保持超然的心態麵對一切,就會活得輕鬆些。

整個社會都在追求發展。為了發展,不惜摧殘身心;為了發展,不惜破壞生態環境。現在人是不是太有為了?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一下發展的意義?

心靈的寧靜中充滿喜悅,使人能夠自足,自得其樂。

奉獻,本來可以成就殊勝的福報。因為介入過多我執,卻成為痛苦的資本。結果貢獻越大,最終帶來的痛苦也越重。

需求的滿足,帶來幸福也帶來負擔,而負擔時常淹沒了幸福。

擁有,同時也意味著負擔。

能力很容易成為不良串習存在的資本。

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依賴,給你帶來方便,也會給你帶來不便。

能夠帶來幸福的事,同樣也能帶來痛苦。

高度文明的背後,是高度的無明。

煙花是繁華的象征,也是無常的象征。看到煙花,看到繁華,看到無常。

權力、地位給人帶來自由,也帶來不自由。愛情、親情給人帶來幸福,也帶來不幸。一般人隻看到自由、快樂的一麵,智者則如實知其苦樂。

如果帶著標準看世界,就會有好與不好的想法。如果以平常心看問題,那麼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觀念會製造心態,而心態製造的需要也會讓觀念為之服務,使之變得貌似合理。

成佛有成佛的因果,世間做事也有做事的規則。隻有正確了解做事的規則,才能把事做好。

占有的滿足,是產生失落的根源。

任何一件事的成敗都是相對的,是可以轉化的。如果因為這種暫時得失造成壓力,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因此帶來更多的負麵作用。

壓力從哪裏來?往往來自過高甚至是盲目的期待,當我們設定必須達到某個目標而出現障礙時,壓力就隨之產生了。